线上讲座:美国的旧中国贸易:茶叶、鸦片和治外法权,1784-1844
作者:乔桥 来源:中美印象
北京时间11月22(周日)上午9点到11点
美国东部时间11月21日晚上8点,《中美印象》和美华史记(http://ahistoricalrecord.com/)联合推出中美关系史系列线上讲座首讲。主讲人为美国特拉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元崇,评议人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睿恒,主持人为《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
从1784年美国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到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刚好60年,即美国所谓的“旧中国贸易”(Old China Trade)。在这一时期,遵照清政府的外贸规定,美国同欧洲诸国均在广州进行贸易。美华贸易的大宗商品是茶叶、瓷器、丝绸、棉布等,但在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影响下,非法的鸦片贸易也占据了相当的部分。在同中国方面发生一系列的法律冲突之后,英美等国开始关注在华治外法权的问题。英国在1842年《南京条约》和1843年《虎门条约》之后,扩张了通商范围,获得了以领事裁判权为标志的治外法权,美国通过《望厦条约》亦获得了同等权利。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延续了整整99年,到1943年二战期间正式废除。本场讲座通过“旧中国贸易”来讨论中美交往初期的历史,兼及近代欧美对中国印象的变迁、欧美为中心的“文明”话语的再构建,以及欧美近代外交体系和国际法在东亚世界的逐步建立。
《中美印象》、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China Research Center) 和美国中文同学会(American Mandarin Society)从2020年10月10日起推出“美国面面观”系列线上中文讲座,内容包括美国的政治、社会、外交、民间组织和种族关系等。美国的“龙鹰卫视”是本系列讲座的战略伙伴,每次演讲都会成为“龙鹰卫视”的节目。
王元崇,美国特拉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清代中外关系史和近代中国国家的形成与变迁,相关研究作品发表于美国《清史问题》(Late Imperial China)、欧洲《通报》(T’oung Pao)、中国《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英文专著《重塑中华帝国:1616-1911年之满韩关系》(Remaking the Chinese Empire: Manchu-Korean Relations, 1616-1911 ,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8年)荣获美国CHOICE杂志 2019年杰出学术著作奖。中文专著《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将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
王睿恒,2003年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硕博连读,201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斯基德莫尔学院(Skidmore College)、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访学交流。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对外关系史、中美关系史、跨国史。代表论文有:《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中的中国形象》(《历史研究》2016年第4期)、《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世界历史》2017年第5期)和《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宣传:起源、政策与机制》(《世界历史》2014年第4期)。
【主持人介绍】
刘亚伟,中美印象网站主编,美国外交学会会员,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兼职教授。1982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在夏威夷大学获得美国历史硕士学位,1996年在埃默里大学获得美国外交史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卡特中心工作,2008年出任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网站(cn3.uscnpm.org) 创办于2014年9月,是全球唯一专门关注中美关系的中文网站。
来源时间:2020/11/11 发布时间:2020/11/11
旧文章ID:2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