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建国:中印关系会复制中美关系?
作者:储建国 来源:中美印象
持续已久的边界紧张给中印关系蒙上难以拂去的阴影。导致众多死伤的肢体冲突事件在印度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这边由于一定的與情管理,类似的情绪不那么严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事件来自印度高层的谋略,很大的可能是较低层面的恣意妄为。在中美关系趋紧以及疫情危机的背景下,不排除更高层次的利用。
武汉中印首脑会晤之后,两国最高层在维护中印关系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这种共识在边界冲突的处理中应该起到了一定作用。莫迪表现得相对克制,应该相信中国不会是主动挑事的一方。中国的应对还是比较强硬,一方面有国内與论的压力,另一方面摸不清印度的真实意图,怕吃大亏。这说明中印之间的互信程度有限,这与南亚地缘政治生态有很大关系。
如果没有严重的疫情危机,相信中印领导层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处理好边境冲突问题。洞朗事件的处理就是较好的例子。
然而,相关信息透露出,印度已陷入非常严重的疫情危机,主要是因为其人口密集度高,医疗卫生体系比较脆弱,相关管控措施很难到位。如果情况恶化下去,其所酿成的灾难远比美国严重。
疫情影响下的印度與论,反华声音渐长,“重置"中印关系的呼声日增,一些政客跟随美国的步调,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强。在疫情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政客甩锅,民众发泄会越来越失控。如此“敌对化"中国的情绪可能不是一种短期现象,有可能在边界危机和大国战略的作用下,演变成长期的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心态。
民族主义在哪个国家都是双刃剑。如果是一名通晓印度历史和现实的印度学者,他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人民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因为这几乎是这么一个松散的庞大国家的唯一可靠的粘合剂。但这种民族主义走过了头,又会损害印度的现代化事业,并可能让印度的国家安全变得更加脆弱。
莫迪是印度比较有智慧的政治家,试图在某种平衡中加快印度的发展。但天意、民意均难测难违。在中美关系变化的背景下,边界冲突、新冠疫情冲击了原先的盘算。对于中国来说,局势变化增添了新的危险。印度可能不会在边境有太大的冒险,但会借小的冒险而有意恶化中印关系,从而在国家安全战略上更加倒向美国,让美日澳印军事同盟落地。这个围堵中国的亚太版“北约"让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得更加险峻。
中国一方面从大处规劝,希望两个发展中大国不要相互伤害,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从地缘政治入手,做好坏的打算,尤其是重视发展与印周边国家的关系。
但中国的盘算也充满风险,如果中美冲突持续加剧,印度彻底倒向美国,以华为敌,并像中国当年与美交好一样,从美国那儿换取发展的机遇,中国西部至少要进行更多的安全投入,对处理台湾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中美印关系不能简单地与当年中美俄关系相比较。美国固然想拉印度反华,但中国并没有像当年苏联威胁中国那样威胁印度。另外,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文明的角度,中印有较大的差异,但其本身不会成为刺激冲突的因素。中印这方面的和平共存不是很难的事。而且,就文明的角度来说,中印还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很大的交流、互补和融合的空间。
要维护和促进中印关系,还是应该着手处理当下几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首先,中印边界谈判是至关重要的,简单地说,要跳出传统领土争端思维是不管用的,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妥协。中国可能准备好了让步,但又担心印度得寸进尺,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双方可以利用各自政-军体制的优势,由政治领导人直接推动,持之以恒地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其次,中国也许可以更加主动地帮助印度战胜疫情。印度出于大国面子或其他考虑,不太愿意接受中国帮助。中国不妨通过非公开的方式与印度互动,提供其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但媒体不作报道,效果和面子都能照顾。
第三,与中俄关系不同,中印关系的地缘政治因素难以处理,当年中俄既解决了边界问题,又与中俄之间诸国家共同保持了友好关系,而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比较紧张,尤其印巴不断发生冲突,中国态度又很鲜明,这是中印关系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不久前,中国外长与印周边国家开视频会议,浓厚的地缘政治气味印度人肯定是闻得出来的。也许中国可以换一个角度,以缓和印巴冲突为主线,改善南亚地缘政治生态,以降低印度对中国的敌意。印巴共同加入上合组织是朝着这个方向行走的一个步骤。
最后,中印这么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量一直上不去,还比不上中越贸易量,这就让“互为对方发展机遇"打了折扣,再加上美国努力让印度成为中国制造的替代者,中印之间经济互赖关系似乎跑不过竞争关系。如果往深了想,中国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欢迎印度经济比较快速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双边贸易量。两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任何有远见的政治家和企业家,都会琢磨如何进入和拓展,不会想着放弃。
就当前来说,中印之间首要的问题还是国家安全,希望双方政治家能够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尤其是中国,要努力避免印度跟着美国的步调,把中国敌对化。然而,就目前的趋势看,中印关系复制中美关系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印度精英即使从长远的角度看,也认为中印的竞争面会越来越大于合作面,印度民族主义发展需要一个外部的对象。但印度真的走上那一步,固然会影响中国的发展,但印度的发展也有可能梦碎。因此,两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应该从携手发展的道路,否则,极有可能愧之莫及。(作者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时间:2020/9/5 发布时间:2020/9/5
旧文章ID:2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