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义乌指数泄美国大选天机
作者:杨丹旭 来源:联合早报
大量美国总统大选的应援物品出口自义乌,例如支持特朗普的旗帜、面具,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竞选口罩。(杨丹旭摄)。
美国总统大选谁能笑到最后?远在中国浙江义乌的小商家凭着神奇的“义乌指数”心里有个答案。这个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中国小商品集散地,是窥探全球动态的特殊窗口。冠病疫情显著冲击国际贸易,今天的义乌是一番怎样的光景?从无到有的“小商品之都”能否延续义乌奇迹?
今年11月后,谁将入主美国白宫这个年度国际政治悬念正牵动人心,但在义乌小商家李清香(化名)看来,谜底已经揭晓。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不足5平方米的小店铺中,李清香头也不抬地抛出政治观察家不敢轻易做的预测:“当然是特朗普赢。”
如此笃定,是因为她掌握了一组神秘的“义乌指数”。
李清香从货架下的麻袋中翻出一面5英尺长、3英尺宽的蓝色应援旗,印着大大的“Trump 2020”(特朗普2020)字样,以及一排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竞选连任口号“让美国继续伟大”(Keep America Great)。
去年底以来,她在浙江绍兴的工厂已经“出”了10多万面这样的应援旗,每面批发价4元8角人民币(下同,约9角5分新元),而同样大小的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应援旗,只“出”了区区几千面。
她因此很有把握,特朗普的赢面比挑战者拜登更大,“订单不会作假的”。
尽管美国民调显示拜登目前略胜一筹,但如果要赌一把,商贸城里另一家旅游用品公司的周姓业务员也会押注特朗普。
她告诉《联合早报》,负责国际业务的同事最近还源源不断地收到特朗普竞选产品订单。几天前,有同事在工作群中发信息,要求工厂加急处理一批特朗普应援旗。
据小周介绍,工厂去年底就开始接到美国大选的应援旗订单,最初都是特朗普的应援旗,厂里打过样的图案有10多种,近两个月陆续有一些拜登的订单进来,但图案只有一种,而且数量还不到特朗普应援旗的五分之一。
候选人订单成美国大选形势风向标
每届美国总统大选,大量候选人的竞选物料,例如旗帜、棒球帽、T恤、橡胶手环、乳胶面具等都采购自这座中国浙江中部的小城。今年因疫情缘故,从义乌发往美国的大选应援物种类增加了印有候选人名字、竞选标语的口罩和面巾。
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以小商品批发闻名全球,来自于不同地区的“中国制造”汇聚到这里,再从义乌流向全球。
当地定期根据小商品批发行情发布“义乌指数”,反映市场的景气活跃程度。业界有句玩笑说,“义乌指数”出现风吹草动,大洋彼岸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就得打一个喷嚏。
2016年,特朗普第一次问鼎白宫,虽然美国舆论普遍看好特朗普的竞争对手希拉莉会胜出,但义乌小商家却凭着手头上两名候选人的竞选物品订单,成功预测特朗普会笑到最后。
那次“神预测”以后,外界开始把义乌商家手中的候选人订单,视为观察美国大选形势的风向标。这也并非毫无根据,因为竞选人财力越雄厚,购买的竞选物料更多;支持者越多,应援产品的销量也越大。
据统计,截至本月21日,特朗普筹集的资金已达到12亿美元(约16.4亿新元),而拜登只有6.99亿美元,特朗普在竞选物料上的投入力度势必比拜登更大。
窥探全球动态义乌成为特殊窗口
根据订单做出的预测并无严谨的科学依据,但国际局势里的波澜和商业世界的变化,已不止一次准确传导到义乌这座有130万人口的城市。欧美国家下来会出现什么大趋势?义乌商贩春江水暖鸭先知。
今年5月底,美国警察暴力执法导致黑人弗洛伊德死亡,在全美乃至欧洲引发一场持续好几周的“黑命贵”(Black Life Matters)种族平权运动。接到大量印有“黑命贵”字样口罩订单的义乌商贩就能准确判断,这场示威活动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大型活动都需要道具与物料,义乌是“世界工厂”小商品的集散地,这让义乌成为窥探全球动态的一扇特殊窗口,但绝大多数当地商贩并不喜欢花时间胡侃这些。
“我们做点小生意,谁当上(美国总统)好,我们也不懂”,李清香说。
但出于商人的敏锐度,她会留意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新闻,并且迅速化为行动。两个多星期前,她就把苹果手机换成了华为手机。“他们不是说9月多开始,苹果手机很多功能都不能用了,好像特朗普要制裁。现在客人都用微信联系,不能用微信,我(手机)里面的记录都没有了。”
对美国大选一无所知 商家专注做生意
经营印花口罩生意的应彤(化名)受访时则说,虽然做了好几笔特朗普的生意,但她不希望看到特朗普连任,反而希望拜登胜出。
前几天她在刷抖音时看到一段拜登的演讲视频,让她对拜登好感倍增。应彤说:“拜登说如果他当选,会强制所有美国人戴口罩,我们就可以卖很多口罩。”
更多当地商家即使每隔四年都会以特殊的方式参与其中,却对大洋彼岸正在火热上演的选举一无所知,甚至叫不出特朗普的名字。
一名做面巾生意的商家,听到记者询问时一脸疑惑地问:“什么大选?”在看到记者手机中印有特朗普头像面巾的照片后,她连声说:“哦,这个人头我们印过的,你要多少?”
义乌危中有机
义乌对美国大选的预测或许只是茶余饭后的趣味谈资,“世界超市”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晴雨表却名副其实。
过了立秋的义乌持续38摄氏度高温,但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一股冷清扑面而来。虽已是上午11时,商贸城一区的玩具店铺,好些还没开门,有些商家隔着空旷的通道闲聊,有的在电脑屏幕前看连续剧,有的干脆趴在桌上打瞌睡。
这里是义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它由五栋大型建筑相连而成,占地面积相当于18个“鸟巢”国家体育场,内里有7万5000多个商铺,售卖超过200万种小商品,销往全球210多个国家。
有人计算过,每天在商城逛10个小时,每个商铺停留一分钟,走完整个义乌国际商贸城,需要整整四个月。
商贸城每个区每层楼都按行业布局,箱包、首饰、雨伞、文具……大到几千元的健身设备,小到几分钱的纽扣,都能在这里找到。用当地人的话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
疫情重创出口 商家生意断崖式下跌
冠病疫情之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客流量超过20万人。
商家罗德香受访时介绍,卖玩具、首饰、工艺品的一区市场历史最悠久、人气最旺,疫情前这里“乌泱泱的都是人”,现在每天的客流量顶多只有疫情前的三分之一。“来这里的很多是老外,现在还是要等国门打开。”
每年到访义乌的采购商超过50万人次,来自中东、印度、非洲、南美、东欧等地。疫情全球大流行后,国际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如今商贸城中还零星可见的外国面孔,大多数都是长期居住在义乌的客商。
少了海外客商就很难发展新客,多数小商家只能通过网上沟通维持老客,可罗德香店铺今年老客的订单也显著减少。
她经营假发、狂欢服饰和鬼面具生意,这类派对用品在人群无法聚集的情况下销量断崖式下跌。几天前,店里好不容易等到菲律宾老客户下了一张1万多元的订单,往年这名客户的订单都在10万元上下。
危机感推动产品创新 发现内销新出路
不过,交织着焦虑、无奈和彷徨的空气中,也有一股不肯坐以待毙的求生欲。
商贸城一区市场的中庭,来自饰品行业的商家轮流走进商贸城所设的直播间,上网推销自家产品。一些商家则直接在店铺里做起直播,向海外客户介绍新品。
经营床上用品生意的周金福(化名)受访时说,经历过2003年沙斯和2009年金融危机,“从来都没有像现在那么差过”,好在工厂有些底子,熬过最糟糕的上半年,7月终于慢慢回暖。
“有起有落很正常,有危总是有机。如果生意很好,肯定不思进取,一直靠老客户、老产品,现在有危机感,反而会去突破、去创新。”
过去半年,周金福的公司力推产品创新,加入文化元素,发展品牌故事,也研发新材料和改进现有工艺。
他也坦言,过去外贸订单源源不绝,从未考虑内销市场,现在发现往国内转才有出路。他说:“14亿人口的市场在家门口,何必舍近求远?”
“鸡毛换糖”能否再出发?
义乌面对的困境并非全由疫情而起,在冠病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和贸易之前,这座中国小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城市已经面对转型困局。
互联网电商抢滩对实体商贸市场构成挑战;原材料、人工成本飙涨,导致民营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传统小作坊也面对整改压力。
当地很多小商家受访时不约而同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但真正退出的人并不多。
今年4月,义乌在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万户。据统计,义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第一个10万户用时近30年,而从50万到60万户用时仅10个月。
很多义乌商人,包括近年来涌入义乌创业的“新义乌人”,都相信只要传承“鸡毛换糖”的精神,就能继续创造奇迹。
“鸡毛换糖”是一句吆喝,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义乌小商贩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加工好的糖块换取鸡毛等废品获取微利,这也是义乌发展小商品市场的起点。
这种争取毫厘、积少成多、勇于求变、刻苦务实的干劲,感染了一代代义乌人与外来落户者。周亮(化名)15年前从四川到义乌打工,如今已有自己的工厂,每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他告诉记者,他在义乌学到最重要的生意经是“不要想一口气吃成胖子”。“一根橡皮筋、一粒纽扣、一个钥匙扣,利润可能只有几分钱,但只要你愿意做、愿意拼,都能挣到钱。”
来自安徽的刘园利2012年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最初每月薪水只有2500元,她一步步自学设计,成为工厂产品设计师,月薪达到1万4000元。
但刘园利没放弃创业梦想,两年前和丈夫投入20万元成立小作坊,生产自己品牌的儿童发饰。刚刚起步的生意如今因疫情充满未知,但她坚信:“年轻就是要拼一下,再小也是一番自己的事业。”
“鸡毛换糖”的义乌精神未来能否让义乌延续辉煌同样充满未知,但这座城市今时今日依然举足轻重,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选都离不开这里。
来源时间:2020/8/30 发布时间:2020/8/30
旧文章ID:2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