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东: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契机
作者:林晓东 来源:中美印象
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契机– 关爱、引导与独立之间的冲突和因应之道
(点击这里查看林晓东教授的研究中心)
【编者按:2020年8月1日,“纽约聊斋”云沙龙第十期迎来哥伦比亚大学耐挫与创新教育中心主任林晓东教授,通过Zoom做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契机的演讲,探讨培养子女所面临的沟通障碍和如何改进沟通技巧。美国纽约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的沈澜老师通过点评,分享了海外华人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所遇到的困惑和应对方式。在北美新冠疫情蔓延、未来极不确定的时期,这场讲座给华人家庭带来了一个释惑和解惑的教育大餐。林教授的演讲生动地引用了鲜活实例,结合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家庭教育的挑战。她从关爱、引导与独立等维度,讨论了家长和子女相处的各种“限”和“度”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来源和解决方案。林教授还从心理学家们对中美两国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与子女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发现大部分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不是生而即为独立的个体。由此,林教授抽丝剥茧地展示了华人家庭中各种观念碰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中矛盾产生的根源,最后给予了专业的指导意见。】
1. 父母与儿女在爱与独立之间的矛盾
在剖析家庭教育矛盾时,林教授指出“父母与儿女关系的特殊在于它的不可选择性、不可代替性、以及时间上的单向性”。所以,家长对孩子深度的爱与孩子要求独立之间必然产生碰撞,引发家庭矛盾。
比较典型的矛盾有:1. 父母不由自主地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教给孩子,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帮助下少走弯路,但孩子更希望自己去经历和体验。2. 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太小,所以对孩子的事情都代劳、代办,而孩子却一点都不领情。3. 边界尊重与冲突:家长在很多方面都想立规矩,比如穿着、用手机、社交择友、选择专业等,而孩子方面觉得父母管教太严,不应该干涉他们的自由。4. 信任危机: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信任,父母也觉得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隐瞒。5. 孩子认为家长对于他们的关爱实际上是为了家长自己,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情感,不愿倾听自己的心声。
面对这些矛盾,逃避和忽略是行不通的,父母与儿女唯一的选择就是面对和解决,应用成熟的心理学沟通技巧(比如:确认和认可),进行反馈并化解矛盾。林教授引用了5年级小学生和北京若干校长的来信,用实例展示了家庭教育矛盾可能产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让双方都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甚至让孩子作出不明智的选择。对于中国家庭而言,在考试的加持下,这种矛盾往往呈现更加激烈的态势。
2. 矛盾的来源
林教授大量地引用了教育心理学界对上述矛盾产生根源的研究,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了分析:1)做家长的价值观和目的;2)父母对孩子各个阶段发展的需求缺乏理解;3)家长与孩子的信任度;4)以及家长与孩子沟通方式的选择。
第一,家长价值观与育儿目标。中国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续,而美国父母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观念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于孩子培育方式的不同。林教授展示了一项由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的一项比较研究。该研究在中、日、美三国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察和采访,覆盖500多个家庭。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父母与孩子身体上的亲密程度更多,抱孩子的时间也比美国父母多;而美国父母则更注重孩子的表达能力,希望孩子能尽快沟通他们自己的想法。另一项研究同样发现,中国家长在孩子哭和发脾气的反应速度比美国家长要快的多。这侧面地说明了,中国家长希望尽快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而美国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地学会自我表达。
中美培育方式的差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对于家庭与自己关系的理解,也影响了孩子对于家庭的依赖程度。大多数中国孩子认为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美国孩子认为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前者界限模糊,后者界限清晰。斯坦福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对比中美五年级学生在独立选择字谜和父母选择字谜时的不同表现。研究结果发现,美国孩子在自己选择的字谜上表现略优于中国孩子;中国孩子在妈妈选择的字谜上表现大大优于美国孩子。
第二,父母对于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需求理解不完全。林教授类比了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孩子教育成长中不同阶段,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需求。
婴儿时期的孩子刚开始是生理层面的需求,需要父母喂食、换尿布等等;2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开始有了安全方面的需要,父母需要指导他们不要玩火、玩危险的剪刀、跑到马路上等等;上学时期,孩子开始与朋友建立联系,希望自己能在群体内被接受;到了初高中,青少年开始树立自信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接着,进入成年阶段,孩子开始寻求和建立自己的社会地位。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增高,从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到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孩子需要依靠家长的程度依次递减。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孩子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更需要家长适时调整自己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比如,青少年越来越需要独立寻找自己在社会的定位与价值,而一个警察和保姆式的家长会阻碍他们前行。此时,孩子更需要家长充当听众、观众和顾问的角色。
第三,父母与子女的信任关系不牢固。林教授总结了一项来自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究数据,阐述了不信任的来源与危害。
大部分中国孩子反映,父母经常对自己的事情大包大揽,密切监督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父母的这些行为都让他们感觉自己不被信任。同时,在家长方面,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有所隐瞒,所以希望所有事情亲力亲为。而这种不信任也会引起方式上的不妥当处理,例如,中国父母使用“假威胁”的频率远高于美国父母,假威胁内容包括:“你如果不听话,我们把你一人留下,不要你了”, 或者 “ 你再哭,我们不爱你了”,或者 “ 你要是不好好吃饭,你就会长成一个侏儒” 。假表扬的内容经常是:“你太聪明了!你好棒呀!”; “你的钢琴弹的太好了!比 xxx 弹的强多了” ; “你长大了肯定是拿诺奖的人!” 用假威胁来胁迫孩子做一些事情,或假表扬来得到孩子的高兴或爱,不仅会进一步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而且孩子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信任度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假威胁和假表扬对孩子今后在社会中的交往及工作能力都会有负面的影响。
第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方式不正确。首先,林教授介绍了四种类型的育儿风格、家长类型与子女今后成长的关系。
这四种类型分别是纵容、权威、忽视和专制型。
1. 纵容型(接受):家长制定了规则但却没有严格执行,家长不会及时阻止孩子不良选择或不良行为。
2. 忽视型(放任):家长不过问孩子的学校表现或学业情况,很少知道孩子的交友情况,也不会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在前两类育儿风格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习成绩不好,更容易吸毒、酗酒等。
3. 专制型(拒绝):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处于监管之下,但是不会注意孩子的感受;具体表现为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经常拿别的孩子做比较;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社交能力、耐挫能力、抗压力普遍较差,患抑郁症概率大,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容易受到影响。
4. 权威型(控制):家长努力去创造并保持与孩子的积极关系,会执行规则并给出后果,同时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这类家长会耐心为孩子解释他们的行为目的、规则以及背后的原因;这类育儿风格下长大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得体大方,愿意与父母沟通,用毒品比例相对较小,即使父母没要求,他们自己也会努力。
而且,心理学家发现无论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控制欲、父母对成绩的看重程度和对生活的过度关照是成反比的,而与对子女的信任是成正比。同时,林教授也指出,家长往往以为他们知道孩子的需求,所以不会考虑给孩子自由和空间,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一项研究对比了孩子眼中和父母眼中的理想父母,指出孩子衡量理想父母的指标与父母认为的理想父母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研究都值得父母思考,如何调整自己与子女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林教授借用了卡普曼三角关系的模型,解释了很多家庭矛盾不能解决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卡普曼三角关系是一种可以简化描述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心理学模型,包含施暴者、拯救者和受害者。家庭冲突中往往存在施暴者和拯救者在教育理念、沟通方式的不一致,造成矛盾不能有效解决,并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性存在。因此,父母和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需要同步和统一,打破三角戏的影响。
3. 解决矛盾的措施
通过大量的研究实例,林教授提出了解决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矛盾的方法,包括打破卡普曼三角,不要躲避问题,学会使用确认和认可的方法反馈与聆听,合理地对待错误和挫折的方法。
林教授的团队采访2006 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利普斯博士。
其中,林教授展示了她对奥林匹克运动员和诺贝尔获得者挫败心理研究的成果,总结了四条可以让家长们实际使用的理念和方法:第一,没人喜欢失败,但必须培养对失败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二,目标越高,经历失败的可能越大。希望父母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天的教育目标。第三,智慧地决定失败后的行动,对重新振作起到关键作用。第四,认识到失败的价值,并反思失败的各个环节,这是走出失败的必要步骤。
接着林教授的话题,福坦莫大学沈澜老师分析了家庭矛盾中,作为家长应该反思的部分。家长应审视自己,是不是很容易过度地使用权力,过度地控制或者过度地放任自流。在传统的教育中,父亲对于孩子具有绝对的权威,家长通常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如今,母亲的角色举足轻重,孩子也有了一定的发言权,但是家庭当中的平等观念依然薄弱,在很多人生选题上,家长越俎代庖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家长过度质疑、打压孩子,必然会把沟通的渠道堵塞。而另一个极端是家长彻底解放孩子,有求必应,但是没有及时地给孩子一个平等、尊重的环境,让孩子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极其自我,无法接受自己不满意的结果,心理承受能力弱。有些孩子在公共场合对家长出言不逊甚至动手。过度放任或过度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摆正自己的地位。而很多人长大后会重复自身熟悉的模式,在教育子女上重蹈覆辙。
沈老师还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了在海外养育孩子存在的沟通障碍和解决方式。她认为,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文化背景和语境上的差别。价值观方面,在美国的孩子从小被教导要为自己争权益,强调平等,学到的是不断地认识自己,保持个性和批判精神。这和国内的教育注重“听话”并寻找标准答案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华人家长需要认识这里的差异并做调整。
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不可忽视。在海外长大的孩子眼里,中国式家长都比较喜欢评判别人,喜欢比较,喜欢为孩子做决定,不尊重孩子的选择,也不太尊重隐私和孩子的个人空间。文化差异需要去面对,不然矛盾会越来越深。
语言环境对沟通也有影响,很多亚裔父母会被孩子认为有种族歧视倾向,这其中就有文化语境的不同所造成的误解。华人在自己的圈子里说话比较直接,喜欢对他人评头论足。家长在那种语境下成大,对有些话题比较麻木,缺乏敏感性。在如今更讲文明和关心弱势的时代和环境中,家长要有一定的警觉,要特别重视孩子的感觉,也要及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观点,并避免在翻译或转述中引起误读。
那么应该怎样去建立好的沟通渠道,减少矛盾?沈老师认为首先是相信孩子,和孩子之间建立信任,不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孩子继承了你的基因,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而孩子只有选择了自己有兴趣、有热情的事才会有动力去做,有耐心把它做好。第二,把握晚餐的时光,把它当成轻松的平等交流和讨论问题的契机,形成分享观点和看法的习惯,但要避免争吵和偏激。第三,父母要当好倾听者和陪伴者的角色。要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机会,多听、少评判。平时要认真参与一些孩子们热衷的,但看起来很幼稚的活动,在活动中给一些建议,不管意义有多大,家长的参与是孩子渴望的,尤其在幼年。家长也可以通过纸牌问答游戏,让孩子有兴趣了解自己的父母。第四,不能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在家里注意控制情绪。用冷静的态度去处理问题,跟孩子交流有障碍尤其是出现冲突时,要有一些克制,但同时也要从小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第五,处理好关键事件与平常事件的关系,看到问题的苗头,要见微知著。在常见问题中及时沟通和解决,这样可以避面未来的大冲突。
本次“纽约聊斋”云沙龙吸引了近500人参与,全程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在提问时间,听众提出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华人应教育子女如何在中华文化和美国文化中去粗取精?北美华人家庭成员如何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怎么说子女才会听,怎么听子女才会说?如何把握专制式教育和权威式教育的限度?美国孩子在自己选择的事情上表现好 ,而中国孩子在妈妈为他们选择的事情上表现的更好,原因在哪里?怎样帮助孩子更具备耐挫素质?如果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做的也很好,是否说明孩子的耐挫能力更强?对孩子的信任边界在哪里?林教授都一一给予了专业的反馈。很多参与者希望林教授以后能再次与大家在线互动。
“纽约聊斋”是由Fordham大学洪朝辉教授牵头组织,在新冠蔓延期间,纽约聊斋的活动改为云沙龙聚会,两周一次,邀请华人专家学者通过zoom,主讲关于经济、文化、教育和时事的热点话题。这次林晓东教授的演讲创下了沙龙开办以来参与人数的新高。
林晓东教授曾荣任美国卡内基学者,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事业成就奖、杰出研究奖等多项荣誉;2018-2022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席教育专家,全面参与未来20年教育发展框架的制定。林教授主要致力于耐挫能力培养、学习动机和元认知等研究。得到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人才性格开发大型教育实验项目的资助。
沈澜老师现任教于福坦莫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学系,曾为纽约大学图书馆教学部Instruction Librarian、普渡大学西北校区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副教授、图书馆馆藏发展主管,也曾为《大公报》、《大众电视》等报刊杂志专栏撰稿多年,并为海外中文媒体担任特约记者。
来源时间:2020/8/12 发布时间:2020/8/12
旧文章ID:2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