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蓬皮奥远离了经典外交的真谛

作者:王黎  来源:中美印象

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州尼克松图书馆发表的极端性讲话,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因为他试图重新挑起意识形态对立,从而把世界引入一场新的冷战。为此,7月25日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撰文,坦率地批评了身为美国首席外交官的蓬皮奥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及其观点。哈斯认为,蓬皮奥既不懂中国和美国的历史,也不知美国现实主义政治家老罗斯福的忠告,甚至对经典外交传统的核心价值与使命也表现出惊人的无知。
""

哈斯先生本人是一位资深的美国外交官和训练有素的国际事务学者。他在英美接受的博雅教育以及犹太人家庭培养出来的君子之风,再次让笔者深信美国绝不缺乏熟谙国际事务的专业人才,故美国知识精英拒绝不理想的剑指中国。因此,无论蓬皮奥团队是否有来自东土大唐的高僧指点,中美关系对两国的福祉以及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都不会被削弱。哈斯不仅目睹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地走出了“冷战”阴霾,而且见证了双方的通力合作促进了远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四十年。为此,他的观点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公允、客观和“权威”性,甚至有助于没有实际工作的学人和评论群体澄清一些基本事实。

首先,哈斯坦诚道,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及其首席顾问基辛格前往北京的目的,不是意在帮助中国走出国际“孤立”或者国内“文革”的困境。其根本原因犹如基辛格本人所说,切实推进由他设计的“大战略”内容,即与苏联签订战略核武器限制条约,体面地摆脱越战泥潭以及现实地同中国接触。其中,核心的一步是结束与中国20余年的对抗,以便“借助中国之力对抗苏联”,或曰希望塑造今后中国的革命外交政策,而不是中国的内政。但历史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本来主要是由于苏联第四代领导人的天真想法和不切合实际的政策所致(详见前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的回忆录《信赖》),但可笑的是自由主义学者偏偏迷信所谓“不战而胜”神话。可是,历史上的政治化神话终究都沦为了笑话。
""

与哈斯不同,蓬皮奥属于越战后成长的新一代美国人。他的军旅生活以及亲自目睹苏联的解体,让他对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产生了一种虚幻,那就是美国无所不能。虽然他有过哈佛法学院的学习经历,但是蓬皮奥的理工科学习背景以及传统的技术性思维让他在美国首席外交官的位子上常常表现出过于执着和不懂妥协的一面。这些都有悖于经典外交的传统;况且,哈罗德﹒尼科森早就告诫这些不是外交官员应有的素质。也许是“天定命运”的驱使,蓬皮奥在接管美国国务卿大印后,无论他如何不辞辛劳,游说盟友,但还是被美国媒体评为“历史上最差的国务卿之一”。诚如哈斯所指出的,蓬皮奥在罔顾事实的同时,夸张性地给“美国承诺了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历史早已证明,美国企图决定中国的未来,或者改变它,这些均不在美国的能力范围之内。的确,中国仍然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并且面临很多挑战——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包括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诸多软肋;经济增长模式过多依赖于大规模投资等等。但所有这些问题以及中国执政党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层长期探索和逐步改进的事务。美国政府、尤其是蓬佩奥只有通过与中国政府的直接谈判而非所谓“脱钩”才能够得以解决上述问题。毕竟,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守城大国,美国还有很多事务需要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比如朝鲜、阿富汗和气候变化、核不扩散这样的全球性挑战。

具体地讲,美国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依赖于盟友的支持和广泛的国际共识。想当年,正是中美关系的缓和带给了全球战略平衡的重大影响,它不仅结束了两国在东亚的对抗,而且推动了后来苏联的解体。的确,“冷战”后期苏联在地缘上是相当孤立的,它不得不同时在欧洲面对北约和在东亚针对中国,以及在中东地区和战略武器上面对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然而,今天特朗普政府却把欧洲主要大国视为经济竞争的对手,同时,他与其欧洲盟友以及日本和韩国在分担美国驻军费用问题上争执不休。更有甚者,此届美国政府还威胁要从那里撤军。这些一意孤行的做法已经让世界各国不得不质疑美国到底有多可靠。

毋庸置疑,鉴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实力发生了变化,疫情之后的两国关系不可能再次回到40年的朦胧关系。虽然美国两党在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在中国崛起问题上似乎达成共识。同样,笔者相信大选之后的美国“建制派”会重返理性的对华政策,其中包括经典外交奉行的核心原则:通过谈判与合作解决国家间争端;双方必须坦诚自己的核心利益与底线;为此,双方需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在这一点上,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是长期的;为了这一历史使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也有赖于中国的强盛与稳定。虽然美国的特朗普政府总是拥抱“美国第一”的口号,但是他推行的与中国“脱钩”政策不会让他及其美国得到任何好处。甚至连著名的保守政治家、前美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都说,现在是蓬佩奥和他的同事需要同中国政府谈判协商的时候了。哈斯本人也表示,美国能做的或曰应该尝试做的是“影响中国的选择”而非中国的决策本身。
""

16年前,英国资深政治评论家瑞戴尔(Peter Ridell)写道,美国人必须学会要在耐心说服而非强制的情形下建立起国家间平等关系。鉴于此,只要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的冲突,而是致力于与中国发展建设性、结果导向的关系,中国就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与美方合作,建立必要的危机沟通机制,并且与其他大国一道在共同发展的框架下努力构建新的全球秩序。

来源时间:2020/7/31   发布时间:2020/7/31

旧文章ID:2251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