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说说美国对华政策的“理想”与“现实”
作者:刘晨 来源:中美印象
理想主义是美国始终抱有“改造”中国的幻想,中国是美国的“改造”对象。现实主义以美国国家利益为重,往往存在对华务实的考量。以往美国对华观念经常处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摇摆之中,对华政策的出台往往出于折中主义,有时呈现出模糊的态度。
近年来,在美国两党之间、非建制派与建制派之间、左派与右派之间,在对华认识问题上的分歧明显减少,出现了一边倒的负面评价。以往美国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较多分歧,如合作和遏制主张同时存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考量交替出现,但目前来看,民主党与共和党人似乎在对华强硬政策的基本意向和内容上找到了共识。现阶段美国对华战略的认识与思考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相比之下,理想主义色彩趋于减退,更多强调的是中国作为崛起大国构成的挑战。同时,对于中美关系,美国已经较少地关注对长期走势的塑造,转而强调对挑战和冲突的应对与准备,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
历史上,美国对于自己决定中国航向的能力总是有一种超级的自信。美国多次希冀改造中国,当改造中国的幻想落空时,历史的钟摆又走向另一极端,失望感剧增。此种情形总是反反复复发生,它的抱负一而再、再而三地落空。在20世纪50年代或80年代末乃至于21世纪近阶段反复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往中国的美国特使乔治•马歇尔曾希望调停陷入内战的国共双方,但美国的预期落了空。中美建交后,美国对华政策向来基于“中国将逐步自由化并融入由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秩序”的预期假设,老布什总统曾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称,加强与世界的关系“对于中国重新回到经济改革道路上的前景至关重要”。这一论调几十年来一直占据着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导地位。它导致美国决定在上世纪90年代授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在2001年支持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6年设立髙级别经济对话机制以及在奥巴马总统任内进行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中国近年来的走向使美国对中国的预期落了空,理想主义色彩趋于减退,现实主义色彩越来越浓。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的来源广泛,背景不同,不同“中国通”的世界观与出发点本身是不同的,对中国的看法也存在各种观点交织的情况。有的“中国通”从现实主义出发,是务实派,中美两国都是大国,解决全球问题需要依靠中国,中美冲突将造成世界灾难。他们认为中美矛盾不是主要方面,两国利益广泛交融,必须面对现实克服相互误判和猜疑,继续保持中美关系上升势头。有的“中国通”是理想主义者,对中国充满特殊情怀,关注中国,帮助中国,改造中国,有的甚至是宗教式的热爱中国。他们期待通过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促使中国改革,从而促使中国成为西方式的国家。有的“中国通”是保守主义者,是战略学家,从美国对华大战略视角认识到中美不同制度文化的差异,出于如何维护美国世界领导地位而提倡对华强硬立场。美国“中国通”对中国的看法有时也体现着乐观论和悲观论交织的情况,潮涨潮落交替出现,美国“中国通”对于中国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同情中国,希望帮助中国,但同时也存在着失望之情。这可以上溯到美国传教士“天赋使命感”的意识形态历史根源。有时一种论调渐渐失去了声音,又会出现另一种论调,如“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美共治论”、“中国强硬论”等,因此美国关于中国的辩论始终没有停止。
近些年美国整体政治氛围转向保守,美国“中国通”在此氛围下开始下意识地秉持政治正确,失去理性分析,妖魔化中国,理性务实的声音开始减弱,悲观失望情绪增进。目前有点类似于20世纪50年代初那种政治气氛,接触派“中国通”声量明显减弱,遏制派“中国通”声量逐渐增强,犹如50年代谢伟思等“中国通”发出点务实的声音就容易受到迫害,有鉴于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造成的严重历史教训,今天“中国通”在此群体氛围下也会发生心理变化,对华观点更加激进,更加失去个人独立判断与客观认识,越是批评中国的声音越是会受到关注,可能比较友华的李侃如、谢淑丽、傅立民等人的声音也被明显边缘化了。(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来源时间:2020/7/5 发布时间:2020/7/5
旧文章ID:2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