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未来,我们选择不记录什么
作者:涂子沛 来源:财新网
美国大选进入最后角逐,候选人特朗普正坐立不安,他的风流“旧账”正被翻出来一一清算。
先是《华盛顿邮报》披露一段16年前他在“更衣室”的录音,录音中特朗普自夸曾玩弄已婚女性,言语轻佻,以对女性“动手动脚”为傲,事件导致共和党数名大佬倒戈。后是《纽约时报》又报道30年前他曾经性骚扰一名女性。这些旧账,若真是希拉里阵营抛出,想必捂了许久,等到节骨眼儿上才甩出“王炸”。
30年前的性骚扰,目前还缺乏有力的证据,但16年前的录音可谓证据确凿,原因是,彼时记录设备已经大量普及。
希腊神话中,国王宴请达摩克里斯,命其坐在一根马鬃悬挂的利剑之下,谁都不知道,马鬃何时断裂,这把剑何时落下。特朗普过去的记录,正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无法预知何时会伤及自身。
今天的世界,每个人、特别是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电子设备记录,它们一被记录就变成数据,然后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极快的速度被复制、分享、传播。
我认为,这是数据赋能,电子设备的普及,赋予了人类强大的数据记录能力,而且是,直接赋予给了每一个普通的个人。
你可以记录,你也被记录。
万事可记录,人人被赋能
越先进的技术,意味着越强大的记录能力。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发明结绳记事,想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文字发明后,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如记录占卜结果。在古代,史官是个重要角色,随时记录大事小事,改朝换代还要修史,今天看来,这都是保留数据。即便这样,留下的史料仍然是九牛一毛,为留下图像记录,乾隆皇帝也只能请来郎世宁为自己画像。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泰戈尔的诗歌是过去所有时代的写照。
但是,时代烈变。今天一台最普通的智能手机,也能随时随地录制声音、图像、视频,甚至现场直播。记录,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记录的规模正在不断增大。IDC对2015-2019年全球数码照片的估计,2015年用户每分钟拍摄数码照片达240万张,全年达106万亿张,其中每10张中有7张由移动设备捕获。
曾经,我们是选择记录什么,现在和未来,我们是选择不记录什么。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摄像师,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时代。
随着记录成为一种举手之劳的便利,个人能力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
2015年7月,洛杉矶有一场球赛,前排坐着一对夫妻,后排坐着一对姐妹。坐在后排更高位置的姐妹发现,前排太太正在手机键盘上敲打一条暧昧的短信,其内容表明她已经出轨。姐妹中一人立刻掏出手机拍下这一过程,散场时她给那位先生递了一张纸条:“你太太劈腿了,我看到她给名叫艾伦的男人发短信。我们拍下照片以防止她删除短信”。半小时后,这位先生联系了这对姐妹并索要了照片。
类似的“出轨”信息被路人撞破,居然还不是孤例。2014年12月,一位女孩在观看底特律雄狮队的足球赛时,有一位男性和他怀孕的太太坐在前排。这位女孩也目睹了该孕妇和一名叫 “Jason”的男子发暧昧短信的过程,她也掏出手机拍了下来,随后给那位“不幸”的先生递了纸条。
显然,这两位太太丝毫未察觉自己发短信的行为已经被旁人记录,正如16年前特朗普没有意识到,他的调侃言行会成为一把今天才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今天,谁都可以拿出手机来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和稍纵即逝的瞬间变成数据,这是一种能力,就像人人皆持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人人又皆是剑下之人,这是大数据时代和以往的一个本质区别,这将不仅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还将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治理。
零碎的数据如何助力公共治理
我们常说,监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但这项权利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因为不掌握有效信息,监督权旁落。
数据赋能,让公民监督的能力空前强大,改变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权利空洞,并进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2012年8月,陕西包茂高速发生导致36人死亡特大交通事故。一张时任该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现场微笑的新闻图片,遭网友声讨。之后,网友开始“人肉搜索”,找出了杨达才至少佩戴11块不同名表的图片并发布于微博,有专业人士鉴别出表价3万-40万不等。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微笑门”迅速地演变为“戴表门”,杨被谑称为“表叔”。照片随即引起大众的关注、纪委的介入,杨被调查、免职,随后入狱。
有了“表叔”的前车之鉴,一些官员有意识地减少了在公开场合佩戴名贵手表、饰品的次数。2013年佛山的一场新闻发言人培训中,专家公开建议,发布会场合官员“最好项坠也不要戴,现在有拍表的,也有拍首饰的”。这之后,有细心的观众发现,面对镜头时,有官员的手腕处留有一圈浅色的皮肤印迹。
数据赋能也告诉我们,即便是一条碎片化的数据,同样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一个月前,白银案的侦破引起了大众的讨论,我当时提出,未来的破案,就是一个数据分析的过程,数据即证据,若要数不知,除非己莫为。对此,公安部门也有认识,今年9月,公安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网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图片、音视频等电子数据,可作为刑事案件证据。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附近发生2起爆炸,造成4人死亡183人受伤。爆炸现场混乱复杂,但是,警方仅用了四天就成功破案,其中照片、视频功不可没。
爆炸3天后,警方就公布了2名嫌犯照片,照片截自比赛终点附近的监控录像。其中,一家百货商场的监控录像至少捕捉到其中一名男子的图像,该男子将背包放在终点线附近。警方介绍,案件侦破中,证据的获取并不只依赖于监视摄像头,警方还收集、分析了现场观众发来的大量图片和视频。
今年7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培训会上指出,民警执法时,面对群众围观拍摄,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民警要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过去,群众拍摄民警执法被打事件发生多次,今年5月兰州大学生小鹏就因拍摄警察粗暴执法被民警殴打至“屁股开花”。
我认为,美国警察分析观众拍摄的照片,中国警察在“镜头”下执法,都是社会治理思维的进步,它们为部分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路径。随着智能设备、互联网对社会的进一步渗透,数据的作用将愈加凸显。
无处不在的手机、监控摄像头将记录下零碎的数据,也记录了社会运转的更多细节,这将是数据社会的“新常态”。
作者为观数科技联合创始人、著名大数据专家,阿里巴巴集团原副总裁。本文发表于微信订阅号“涂子沛频道”,财新网经授权转载
来源时间:2016/10/19 发布时间:2016/10/19
旧文章ID: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