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亮:从特朗普现象看民主的运作

作者:韩家亮  来源:共识网

  我对美国选举的观察从学习(英语、民主、政治、文化)为目的开始,到欣赏大选的辩论,到淡化,到重新关注。看美国大选辩论有时比看电影还有意思。有些辩论中的对白成为政治谈话中的经典。例如里根在竞选连任总统时(1984年)已经有七十三岁的高龄。在辩论时涉及到他的高龄时,他开玩笑说:“我不会把年龄作为竞选的题目。因为我不想欺负我的对手的年轻和缺乏经验。” 当时全场哄笑,连蒙代尔也被逗笑了。里根总统的机智和幽默感为他挣分不少。其实蒙达尔的资历也不算太浅,他曾做过参议员又是卡特总统时代的副总统。1988年大选时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劳埃德·本特森与共和党候选人但·奎尔辩论。当辩论涉及到奎尔的资历相对来说较浅时,奎尔反驳说我的资历与肯尼迪总统当选时的资历一样。本特森说我曾与肯尼迪共事过,我了解肯尼迪,你不是肯尼迪(原话"Senator, you’re no Jack Kennedy"的意思比中文更强:你想与肯尼迪总统比?不沾边!)。后来我对美国大选逐渐淡泊,因为学业和工作忙也因为两党的政策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最近我逐渐对美国大选又开始提起兴趣,主要因为“特朗普现象”。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现在领先共和党的初选。如果特朗普当选总统,不仅美国政局会有巨大变化,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世界和平和安全也可能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例如特朗普对北约和日本和韩国是否应该发展核武器与以前多年的两党一致的外交政策大不相同。本文先比较深入地分析“特朗普现象”的产生原因,然后指出大选时特朗普的难处,最后略谈美国这次选举对民主运作的普遍启示,怎样防止民主走偏。后面这个课题实际很大,可以说从柏拉图以来哲学和政治学都未能完善解决这个课题。因为篇幅所限(网文如果过长,后面的内容就很少有人读了),有些地方的讨论属于一笔带过。

  特朗普在美国政治上的兴起有一些深刻原因。现在我初步分析为什么不符合共和党意识形态主流的特朗普能够在初选时领先。我认为有三个重要因素:经济、现代新闻媒介、政治分化。首先我们来看经济。经济对多数选民来说都极为重要。我在《今年美国大选与经济学》一文中分析了这次美国大选时的经济背景。美国中产阶级中有许多蓝领工人。他们在最近的大衰退(指全球金融危机–GFC–导致的衰退,因为这衰退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中受到严重打击,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美国工薪阶层中许多人十年里生活水平几乎没有进步。有调查显示,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中有许多这种人。从经济学来考虑,最近美国经济差强人意的原因不是完全清楚。经济学肯定贸易和全球化的正面作用。虽然贸易对整个国家公民和经济的整体有好处,但是国家内部各阶层得益或受害不同。经济全球化对高科技,特别是软件类的公司,有很大好处。像Google,Facebook的软件开发以后基本上不用很多成本就可以扩展全球。但是经济全球化对无技能和低技能的工人可能有相当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也容易加剧贫富分化。对于这些问题,经济学和政治学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最近十年美国平均工薪很少增加可能还有一层更深刻的原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工业革命以来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的最重要的原因。许多人可能认为工业革命这二百多年的经济发展是当然的事(taking for granted)。历史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欧洲中世纪的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廷的影响。但是即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二三百年内各国经济仍然发展缓慢。没有本质的理由认为今后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加是必然的事。劳动生产率对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极为重要,但准确计算它却相当困难。研究表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最近十几年增长非常缓慢。这可能是造成美国下层中产阶级收入停滞的重要原因。美国劳动生产率最近增长缓慢有各种解释。有一个名校的教授出了一本书,书中认为最容易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发明创造已经穷尽,以后劳动生产率增长将一直缓慢。也有别的名校教授提出不同的解释并认为现在的劳动生产率减缓只是暂时的现象。谁对谁错现在很难断定。它的答案会导致大不相同的政治和经济解决策略。美国的中产阶级中间,特别是受影响较大的下层,极少数对经济学有很深的了解。美国最近十年的经济状况使这些人感到受挫折(frustrated)。这是导致美国选民支持非主流派,即共和党的特朗普和民主党的桑德斯,的主要原因。许多左倾和民主党的选民转向桑德斯,而不少右倾和共和党的人倾向于特朗普。不过我以前写过文章指出要小心单以左右来分析政治。特别是特朗普提出的有些政策比希拉里·克林顿还要左。这关系到某个候选人是否有个一致(cohesive)的政策。经济因素影响两党的初选,但是下面两个因素基本上是特朗普现象所独有的。

  第二个因素是特朗普利用现代新闻媒介(这里主要是电视)得心应手。电视没有普及以前(譬如二战时罗斯福总统)广播是政治领导人与民众交流的主要新闻媒介。从五十年代起,电视成为非常重要的候选人与选民交流的工具。因特网现在已经开始对美国选举有影响,将来可能会起更大的作用。但大多数美国平民现在还是通过电视来了解候选人,包括候选人的知识、理念、智慧、机智、幽默和气质。这次初选辩论的电视收看率超出以前各届的初选就说明了这点。不知读者是否注意到,这次民主党初选辩论的框架与以前差别不是太大,即集中在施政纲领上,而共和党的初选基本上没有触及施政纲领。主要原因是特朗普非常了解怎样利用电视。特朗普曾经做过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他有时讲些惊人的话,例如在美国墨西哥边境建立高墙并要墨西哥政府出钱。任何一个有些知识的人知道实施这个提议是没有可能的,墨西哥政府和人民也不可能同意承担这个费用。但是因为这个提议非常出格,得到了媒介和民众的注意,抓到了眼球。一时特朗普成为媒介和选民热议的人物,使电视报纸的评论为他作免费广告。虽然他到现在为止没有在竞选上化很多钱,但是他通过新闻媒介使他的知名度比打许多广告还要有效。再者辩论中每次特朗普碰到可能不利于他的题目,他过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验总使他有办法岔开。到现在为止,他基本上还没有详细介绍他的执政纲领。有评论员说特朗普劫持了辩论。

  第三个因素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两极分化,或者多极分化。这个趋势不是最近才有的,至少从小布什总统就开始了。到了奥巴马政府,政治分化严重很多。奥巴马的国际政策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他的国内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拿奥巴马医疗保险案来说。美国确实需要医疗改革,但是奥巴马应该尽量争取跨党派的方案。奥巴马医疗方案不能说没有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大问题。当然共和党里有些顽固派竭力阻扰,但是奥巴马还是应该争取尽可能多共和党议员的意见并改进他的方案。奥巴马初当总统时曾经说过他的楷模之一是里根总统。里根总统执政时完全不同,那时的许多法案是两党合作通过的。克林顿总统是另一个例子。克林顿在第一次竞选时以大政府高福利为目标。当政以后他的施政方针遭到国会的反对。克林顿然后修正他的政策,达到一些两党的共识。结果克林顿执政时期成为美国近来的较好时期。对许多支持特朗普选民的有一些民意调查(在华盛顿邮报一篇专栏文章【1】有分析)显示他们对政治正确很为反感。有些读者可能对政治正确这个词还不是很清楚。现行政治可能实行某些政策,例如美国对黑人上学和找工作有优待,努力改善女士平均薪水偏低的现状等等。这些优惠政策与市场的机会平等的竞争有矛盾。类似的矛盾,即如何能够做到公平(justice),从古希腊时就存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许多世纪的研究还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意味着某个阶段的政治正确不一定确保真正公平。一个好的政治家会深刻懂得这个问题,能够处理的使多数人感到公平。奥巴马当总统期间政治分化加剧,使得一些人觉得不公平。有时这些人的感觉不对,有时他们的看法有道理。考虑一个例子。前些时在密苏里州Ferguson发生过一起白人警察开枪打死一个黑人青年的事件。开始我从报道来看大概是警察乱开枪,因为这种事在美国各地确实不少发生。但后来有几篇报道指出这是一个谎言(参考【2】)。奥巴马政府明显偏袒死的黑人青年一边,。后来政府的司法部长下令对Ferguson警察局进行了深入调查,指出Ferguson的警察局长期存在种族歧视的问题。我不否认这个调查结果大概属实。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开枪的警察有种族歧视。即使开枪的警察有种族歧视,在这件案子上他是在那个黑人青年吸毒以后企图袭击警察的情况下自卫而开枪的,仍然不应该判罪。司法部应该公布全部真相并指出原来流传谎言的不实地方。奥巴马执政的几年政治分化越来越严重。当然这不全是奥巴马的责任,但是他应该可以做的更好一些。一些选民(多数是共和党选民)难以忍受政治正确的政策,特朗普迎合了这些人的心理。

  本文写在印第安纳州初选刚结束之际,特德·克鲁兹(Ted Cruz)已经退出,共和党提名特朗普已成定局。许多共和党人士预见到特朗普的总统提名可能对共和党有很大破坏性的冲击。譬如,非常保守或非常右的George Frederick Will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栏文章。我没有时间读他的文章。文章摘要是如果特朗普得到共和党提名,共和党人士应该尽力不让他入主白宫。我在80年代读书时George Frederick Will就想当有名,当时他常在Newsweek上发表文章。我很少看他的文章,部分原因是他是远右。他肯定是铁杆共和党人。你想他都这样说,可见特朗普在共和党上层中得到的支持会怎样。如果特朗普得到共和党提名,在这次大选中共和党参议员和众议员可能受到牵连失去一些席位。但是特朗普入主白宫的机会仍然很小。希拉里应该会得到民主党的提名。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总统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记得尼克松总统讲过美国大选的诀窍是(共和党人在)初选时尽量往右靠,大选时尽量往中间靠。对民主党候选人来说,应该是反方向:初选时尽量靠左,大选时尽量往中间靠。仔细观察的读者会发现希拉里与桑德斯竞争时有些政策往左偏。TPP贸易协定就是一例。TPP是希拉里在当国务卿时起草的,但在受桑德斯攻击后希拉里反对现在形式的TPP。特朗普在初选时已经讲了许多极端话,在大选时很难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其次,虽然民主是多数人决定总统,但是一个总统必须团结所有公民。特朗普得罪了西语系人和妇女。据民意调查,在剩下的候选人中特朗普的负面最高,也就是说许多选民无论选谁也坚决不选特朗普。还有重要一点,希拉里曾是总统夫人参议员和外交部长,有丰富的经验,恐怕特朗普在辩论中不是那么容易像初选时岔开主题。最近的民调显示希拉里与特朗普对阵,希拉里会大赢。除非出现意外,譬如希拉里的电子邮件事件有非常不利的发展,希拉里入主白宫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考虑我们从这次美国选举可以学到民主运作的经验,这对其它国家的民主会有借鉴作用。民主确实可能走偏,雅典民主的领导权就曾被所谓demagogue篡夺。Demagogue这个词百度翻译成煽动者,蛊惑民心的政客,这不太准确。韦氏大字典对Demagogue的定义是:一个政治领袖为了得到支持不惜造假和作不可能实现的许愿,立论是基于情感而不是理性(a political leader who tries to get support by making false claims and promises and using arguments based on emotion rather than reason)。Demagogue并不是纯粹煽动。特朗普明显是一个Demagogue的现代典型。他没有坚定的意识形态或明确的信仰,以前他曾支持民主党。他在竞选中善于观察(至少部分)选民的喜好并迎合这种喜好,这与一般的煽动者不一样。意识形态与施政纲领有一定联系。一个政治领导人需要有意识形态的主导又需要在实际中作出必要的折中。

  现在来看美国总统以前有没有先例,就是说以前哪些美国总统像特朗普。我可以想到比较相近的是第七任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 1767 – June 8, 1845)。关于杰克逊的评价可以参考【3】。特朗普有一方面像杰克逊,都依靠平民大众的支持(populism)。但是杰克逊有理念,不是一个demagogue。所以特朗普在美国历史上很特殊。我认为即使特朗普当总统,也会修正他提出的政策。特朗普的有些声言只是为了竞选,最近一个他的高级助手与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领袖们会谈时也指出了这一点。另外国会会阻扰他的许多不实际的提议实施。民主在美国以前也曾经经历过挑战,读者可以查查越战时期的选举,那时比现在的难处还要大。一般来说,美国会克服特朗普现象。

  美国人民其它国家人民都可以从这次选举学到一些东西。总而言之,民主不是万能的。这也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对雅典民主的看法。普通公民大多数对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不可能有深入的了解。各类专业人士,新闻媒介,和政治家需要较好地与选民沟通。政治家需要很好地把主见和施政纲领解释给选民。里根总统就很会这点,他被称为特好的交流者(great communicator)。辩论的主持人和新闻界的报道和评论需要注意客观和不偏离关键内容。这样才能使民主健康地发展。

  注释:

  【1】Greg Sargent: Why Trump is winning: His supporters think America is screwing over whites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plum-line/wp/2016/03/23/why-trump-is-winning-his-supporters-think-america-is-screwing-over-whites/?wpmm=1&wpisrc=nl_popns

  【2】Jonathan Capehart: Hands up, don’t shoot’ was built on a lie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post-partisan/wp/2015/03/16/lesson-learned-from-the-shooting-of-michael-brown/

  【3】We can celebrate Harriet Tubman without disparaging Andrew Jackson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we-can-celebrate-harriet-tubman-without-disparaging-andrew-jackson/2016/04/24/2f766160-0894-11e6-a12f-ea5aed7958dc_story.html?wpmm=1&wpisrc=nl_opinions 另一篇文章 钱绛:安德鲁·杰克逊–如何从万众敬仰沦落到千夫/妇所指?http://hx.cnd.org/?p=123363 也有参考价值。

来源时间:2016/5/9   发布时间:2016/5/9

旧文章ID:10248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