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只是一颗棋子,我们要看整个棋局

作者:万喆  来源:澎湃新闻

  经过近一周的谈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在亚特兰大召开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TPP协议引发轩然热议,这是一场对中国的挑战?这是一场对中国的挑衅?或者,这是一场对中国的激(dao)励(bi)?

  尽管不乏还有人在谈这只不过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资本流动的大势所趋,但鉴于此场协议已经迫在家门口,而任何再想说什么“我们不要多心”之类中立客观冷静的专业技术人员们也只好承认完全被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判后难掩春风的专门提到了所谓的什么“中国规则”而功力全破。

  诚然若此,我们也不要过于纠缠于这种利益之争的口舌和概念陷阱里去。仍然必须保持更为清醒的头脑和更为清澈的视角,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来看美国这一布局的战略构思。尤其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有人说“中国规则”,他不知道,中国人讲见心见性,所以这场TPP或者是将来的TIPP,抑或是任何时候的APP、BPP都好,无非只是透视着美国的一个核心需求,“制定规则”。

  美国对于国际规则制定的渴望和筹谋由来已久,其念想是一直在出演着“借东风”。

  设坛台借东风相助上场

  二战后,美国凭借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战后获得的新贵身份,便开始了其制定和操控全球新秩序和规则的宏大和深远计划。当时的设想是成立“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从而使它们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事实也确如其所愿,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便是美国掌握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强大助力。而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也率先提出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ITO。

  然而,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贸组织,却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不能成立。

  动议国却成为阻挠国?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美国决策层这时不仅意识到了稳定世界经济的“责任”,而且积极致力于主导国际贸易新机制的实践。但贸易协议不像是货币和金融那样容易达成,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领域,各国的传统商业和贸易方式、主张和利益都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固定的自我意识形态。现在猛然想让大家出让利益,赢得共识,美国有这个心气儿,没有这个力量。

  首先是固有势力的不服。美国极力要求英国承诺战后废除歧视性的帝国特惠并且支持美国建立一个非歧视的全球贸易体系。英国老而不僵,谈判十分艰难。直到严重的财政危机迫使英国寻求美国的援助,两国才达成谅解。可是,英国仍不愿意美国主导战后国际贸易制度。在随后召开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伦敦、日内瓦预备会议以及哈瓦那正式会议谈判中,英国都在英联邦国家帮助下,极力伸张自身利益和对美国进行制约。为了达成协定,美国不得不妥协。

  同时,新兴势力也不服。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谈判中,欠发达国家要求宪章积极关注它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哈瓦那会议期间,美国对拉美等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进行妥协,而且也被迫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重建”做出让步。

  当然,“敌对”势力肯定也是不服的。在冷战形势下,美国特别担心会议失败的严重政治影响。委曲求全在所难免。

  你们都不服,我美国难道能够服?在冷战逐渐升级的背景下,美国认为国际贸易组织不再具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北约以及贸易协定法延期的优先性。

  美国急欲确立自己主导的贸易制度霸权,因此希望在协议谈判中获得成功,但美国当时的地位还并不牢固,为了达成多边协议,不得不作出许多让步。最终,国际贸易协定有了突破,但世界贸易组织却被杜鲁门以国会不会同意的名义杯葛了。美国寻求主导国际贸易制度的宏大目标没有立即获得预期的成功。但在让步和妥协的同时,美国也时刻不忘本国的利益和目标,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GATT,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提出协议,谈判协议,反对协议,另提出临时协议,处处体现着美国制定国际规则的野心和守护自我利益的衷心以及步步为营的耐心。

  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

  有了神坛,就能借得东风。有了东风,就能风生水起。有了风生水起,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一年后,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与关贸总协定相比,WTO为什么又成立了呢?

  一方面,GATT建立后,通过谈判促使缔约方的进口税率不断下降,也集中体现了美国当时在全球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思想。美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主导权也日趋稳固。美国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的概念也随着GATT的谈判等活动和其他方面的共同推进在全球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广泛响应。美国已非当日吴下阿蒙,其握兵权,居新府,爵封王,经略四方。今时今日,再来成立一个能够主导国际贸易制度的国际组织,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因此,世贸组织必须成立,因为它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产业结构从资源密集型转向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服务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美国迫切地需要将自由贸易的一般原则从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在1986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开始极力推行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应运而生。首次确定了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法律框架,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服务贸易更进一步的发展。这就不难解释,WTO与GATT的差别在于,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而这已经不完全适应美国新时期发展的新需要了。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这些为世界贸易设定的战略新规则,正是和美国经济发展战略高度一致的。

  半个世纪,美国主导国际贸易制度的目标终于达成,美国主导国际贸易制度为美国发展服务的目标终于达成。

  山姆叔占天时兵多将广

  有了WTO的山姆大叔应当如离弦之箭、破空而去,呈现出鹰击长空、凤舞九天之势啊?为什么又巴巴地跑回来,搞了个谈得十分辛苦,闹得纷纷纭纭,最终结果还未可知的啥TPP呢?

  TPP谈判涉及30个章节,比较新鲜而尖锐的有例如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劳工、环境等规则内容,这些也被坊间广泛认为与“遏制”中国有关。

  事实上,这些内容并不新鲜。在1998年于日内瓦举行的WTO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中,美国由总统克林顿亲自督阵,发表长篇演讲,为新一轮谈判提出框架,并为21世纪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方向定下基调。美国希望借助西雅图会议在美国举行的天时地利,主导WTO的会议进程,增加对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有利的新议题,如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环境、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商业腐败等等。1999年1月,西雅图会议召开,启动关于贸易自由化的新一轮谈判,史称“千年回合”。美国力图把新议题的重点放在美国最具有优势的领域,如农业、服务业、基础电讯和金融服务领域等。此外,美国还对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电子商务和WTO 的体制等问题表示极大兴趣,而对投资和竞争政策反应冷淡。但是,西雅图会议最终在抗议的声浪中黯然结束,计划中的新一轮谈判也以流产而告终。但“千年回合”反映了美国贸易的发展战略和其意欲领导新一轮世界贸易规则的意图的同时,也反映了在包括WTO在内的国际组织中,由于其它经济体和新兴国家等的兴起,世界格局已经开始向多极化发展,美国既往的战略意图已无法那样如意的在既有制度体系中实现。

  反观TPP,号称内容广泛,标准高,具有综合性、战略性等特点,其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然而,在目前的12个国家里,有些国家无论哪一方面的指征都不足以达到所谓的TPP要求吧?这是因为,TPP本来就起源于小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其成员国均不属于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且经济总量十分有限。但正因为如此,作为世界领导者与最强大国家的美国,加入之后即在TPP 内拥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在谈判议题设置上,美国对自己的利益偏好游刃有余,致使TPP更能符合美国构建新型自由贸易规则榜样的要求,并响应其“重返亚太”的政治军事策略,成为其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中进行制度竞争的重要抓手。

  你当我无决策难以抵挡?

  料峭春风吹,斜照却相迎,一曲定风波,不觉已遂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管TPP是不是TPP,国际贸易体制从来就不只是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运用自己的优势权力资源,主导建立了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与经济霸权。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霸权权力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运行的主导动力。

  多边贸易体制并不只是贸易,它是一条加强美国结构性权力的途径。

  从经济层面上,多边自由贸易使美国获得更多财富,也带动了西欧盟国及日本的经济复兴。美国通过主导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和议程设定,将符合自己利益的内容纳入到多边贸易规则中来,并以不断强化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规范国际贸易冲突。与此同时,美国也利用了自己对多边贸易规则的熟悉和掌控,钻空子,在实际行动上对本国产业给予保护措施,维护己方的经济利益。

  从政治层面上,美国通过建立贸易自由化体制强化政治同盟关系。多边贸易体系中,军事和政治尽管不出现,其实却是隐藏在幕后。美国向盟国提供安全保护,从而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加强权力影响,这种权力反过来又帮助了美国在这些地区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冷战时期,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冷战对手实施了贸易限制,如另行成立贸易管制机构——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对方的贸易和发展,并阻止对方获得资源和技术;冷战后,面对新的地区冲突和安全威胁,美国也是采取打击和扩大贸易自由双管齐下的方式,将贸易自由化政策与美国的安全收益预期紧密结合。

  在价值观方面,美国通过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推广至全球,促进了多边贸易体制成员方的观念转变与制度变迁。多边贸易体制本身就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价值观,而美国决策者通常认为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可以与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一脉相通。无论是在冷战前后,美国政府都通过推动经济主义来促进多边贸易体制成员方的观念变化和制度变迁,以自由贸易在热点动荡地区塑造开放社会,并争取将代表西方人权观念的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纳入自由贸易体制的轨道,这在TPP的建立过程中也一览无遗。

  回首望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GATT的建立到TPP的谈判,美国经历得也不少。从国际贸易的跟随者到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者,美国经历得更多。从重返亚太战略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美国想得还真不少。从贸易到经济到政治到国家安全,美国想得更多。

  这是件好事。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而且无论单个国家或经济体是否愿意,此种趋势已无可避免。在这种形势下,重返任何区域也好,各种贸易协定也好,其涵义早已改变,它们不再是对单个国家或者组织的狭义认同,更不是对某些所谓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的拉帮结伙,它们的背后都是各国和经济体在对新一轮国际秩序的重建中争取一席之地的不懈努力。这种努力,说明新的机会已经到来。

  这可能不那么好。每一次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旧有的秩序和霸主都会不愿意让路。在GATT建立之初我们也曾看到相似一幕。而中国在高速经济发展后,逐渐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不愿也不能落后。我们虽然没有野心,但也有雄心。我们不一定想要操控,但秩序却为我们而改变。无论这种布置是提防、是遏制、是竞争、是鼓励,都说明新的挑战已经到来。

  TPP只是一斑,我们却并不管中窥豹。

  正相反,这却更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国家成长的必经之路和国家战略的结构性布置,同时,我们也更清楚地发现了国家竞争的真正内涵和国家利益的核心关键。

  TPP只是一颗棋子。我们要看整个棋局。

  中国正处于战略崛起期,这意味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更为险恶的外交经略关系。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手法,需要更为精准、务实、老到、世故的治理方式。把那些关于形而上学的书生气讨论收起来,把国家利益放在当头第一位,把国家战略考虑得深些、更深些。

  有人说,TPP来了。有人说,TPP不会马上来。

  这要紧吗?

  行未动,意先行。重要的是,我已经知道了。

  因为,如果你已经来了,那我也只能微微一笑,说,我等你,很久了。

  (作者系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时间:2015/10/7   发布时间:2015/10/7

旧文章ID:6365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