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美舰来巡给正在纠结的中国送来契机
作者:王鹏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日前,美国海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已经进入南沙海域,并进至中国扩建岛礁(渚碧礁和美济礁)的12海里范围内,停留了数小时。美方称这次行动旨在捍卫航行自由,并将定期举行。美军表示行动得到奥巴马总统批准,并特意强调行动之前没有通知中方。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迅速向美国表达“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台州号巡逻舰以及海军航空兵则对拉森号“进行了必要的、合法的、专业的跟踪、监视和警告”。
很显然,中美之间的一场战略游戏正在南海上演。那么,美国此举是对中国构成严峻挑战,还是送来难得契机,这就要看纠结中的中国会在这次考验中如何过关了。
中国承诺岛礁建设“非军事化” 外界啥反应
此前,中国官方在不同场合都有强调:“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有关建设活动不针对、不影响任何国家,也无意搞军事化”。无论从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的表态来看,还是就中方实际行动而言,该承诺无疑都是善意且真诚的。从理论上讲,该承诺应该可以起到缓和矛盾、降低“中国威胁论”的作用。
但实际上问题依然存在:第一,这一承诺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赞赏,尤其是区域外的某些西方大国和本地区的若干声索国,屡屡对其曲解。譬如,正如路透社报道的,华盛顿的分析人士和美国官员坚持认为“中国已经开始在岛屿上建设军用设施,唯一的问题只是中国安装军用硬件的多少。”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Harry Harris上将公开对中国开发岛屿及建设可用于军事目的的飞机跑道表示“严重关切”,并指责中方行为“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
第二,单纯从技术上讲,“非军事用途”承诺的可信度也无法让其他国家信服。以机场为例,无论中国如何声明“建造机场不是用于军事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机场一旦建成,只要能够起降民用客机,那么它为何就不能起降军用战机呢(对跑道有特殊要求的个别大型机种除外)。
这样的承诺不仅无法让周边及域外大国“安心”,反而更让其提高戒备;不仅“中国威胁论”没有压制下来,“中国阴谋论/阳谋论”却反而甚嚣尘上了。
第三,这一主观善意、初衷真诚的表态,在客观上不仅没有消弭他国的戒心,反而对中国在南海的实际行动产生一定限制。原因很简单,南海问题涉及主权,极其敏感,而相关声索国国内民族主义高涨,彼此间寸土必争,故又矛盾深刻、难以调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通过建设军用设施以提高中国在当地的军事存在,则无异于战略自戕。既然如此,那么承诺“非军事化”的言论就必然与实际行为产生差距,于是不可避免地既授人口实,又自我设限。
事实上,据外媒报道,中国在岛礁上的军事设施建设是颇有成效的,譬如Jane Perlez在今天的《纽约时报》上就撰文称:“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已用大量的泥沙将这一暗礁修建成一个岛屿,并在其上开始修建能够容纳军用飞机的跑道。中国已在斯普拉特利群岛的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上建成一条这种跑道,而且正在第三个礁石上施工。”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承诺“非军事化”还是承诺“决不动武”,都是对中国战略意志与战略信誉的考验和展示。譬如,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从来不放弃使用武力。事实雄辩的证明,这一表态对威慑台独是有效的。同理,在南海岛礁、领海/领土主权等问题上,历来爱好和平的中国承诺“决不轻言动武”。但正如著名国际关系专家阎学通教授所精辟解读的,“决不轻言动武”不等于“决不动武”——即,只有在保持动武权的前提下,和平解决才有可能——这才是明智、务实的态度。那么回到南海岛礁“非军事化”的承诺上,如何将和平主义的国际承诺与实际的战略诉求、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美舰一声响,给中国送来了意外的契机。
中国在南海岛礁上建设军事设施并没有错
美舰来巡,客观上给正在纠结于话语与行动之背离困境的中国送来了转圜契机。实际上,中国在南海岛礁上建设军事设施并没有错,关键在其目的:第一,不违背国际社会最基本的“公序良俗”;第二,与自己的现有实力及可行手段相匹配。
过去,现实主义者往往忽略国际规范的作用,而简单(甚至粗暴)地把国际竞争/斗争与丛林世界等同起来。而“道义现实主义者”(Moral Realists)则不然,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国际规范对大国崛起、世界秩序转型的重大作用。有关“马六甲困局”的议题曾长期占据国内有关议程的中心位置,它背后所反映的是中国对马六甲海峡“通航权”的焦虑。
如果美国在岛礁主权上还能装出一副“超然”的面貌(譬如宣称不卷入有关国家对岛礁主权的纷争),那么在通航权上则是涉其命门。
类似地,南海海域作为全球最繁忙、最重要的水道之一,同样关系到中国等一系列国家的生存命脉。如果说中国对美方封锁马六甲海峡(譬如在台海有事时)的担忧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同理,所有仰赖南海水道换取原油、出口商品、进行各类物资交易的国家,它们对中国将南海海域“领海化”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尽管中国目前从未公开、明确表示九段线以内为其领海,但模糊的界定就会产生猜忌。而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更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让步。它必然会不惜代价维护包括南海在内的全球性的自由通航——这是华盛顿全球霸权与声望的根基。
这意味着:第一,中国在通航权上的诉求如果表述不够清晰,则必然在两国关系中埋下巨大的隐患和猜忌;第二,如果要强行推进“领海化”,则“中美必有一战”恐怕将不再是耸人之辞。而美国的盟友、同样仰赖南海自由通行权益的日本等国,早就摩拳擦掌,更不会袖手旁观。好在从目前的态势看,除了两国民间的“愤青”,中美高层和智库都无意于迅速升级冲突,而是采取一定措施管控危机。
目前来看,在南海海域保持通航自由就是本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公序良俗”。对此,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也一直强调,绝无控制海域,干扰航行自由的意图。”这说明中国政府的立场与国际规范本质上并不矛盾。根据道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推论出,善于利用国际规范的国家往往更能降低扩张成本和控制崛起风险。
既然维护航行自由是人心所向,那么中国就必须主动出击,抢占这个“道义制高点”,而不能被美国丑化为霸占航道、欺压邻国的“秩序破坏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必须两手都要硬,即,既是在硬件措施上做到“加强、加快相关能力建设”(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语),又要在道义上要打出自己的旗帜——决不是排他性地“霸占领海”,而是在“有理”地捍卫我岛礁主权、“有利”地开发专属经济区的同时,“有礼有节”地以愈加强大的南海军力,打击海盗、实施救援、调停争端。当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国际公共物品与“服务”时,中国海上武装力量的合法性自然会得到提高。由此,中国也将逐步具备给相关国家提供安全保障的本钱和手段,从而在与美国竞争盟友的过程中增加己方的筹码。
再说目的与自己的实力及可行的手段相匹配。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美国军舰过去往来穿行于南海,同样从不与中国通报,中国似乎连抗议都没有。如今美国却用心良苦、精心选择渚碧礁和美济礁这两个只有500米的安全区的“低潮高地”并小心翼翼地设计航行路线,不招摇、不逗留地快速通过,其实是变相地承认了中国近来岛礁建设的卓越成果,用实际行动高度肯定了习主席“奋发有为”外交大战略的有效性。这都是因为中国不断增强其在南海的力量与存在。反之,如果中国没有这样的实力,美国连挑衅的兴趣都没有。
所以,接下来,中国在抗议美军挑衅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加快岛礁建设:扩礁为岛,筑岛为城,移民实岛,创建家园。因为考虑到现行海洋法的相关规定,从长远看中国必须走军民两用、双管齐下的道路,即审慎地考察相关岛礁地质地貌与战略位置,然后因地制宜的制定开发方案,使它们或发展成良港、基地——“南海的珍珠港”,或成为旅游胜地——“南海的夏威夷”。毕竟,只有使其成为有常住人口的岛屿,相应的权利才有争取的可能。
抛却“模糊战略”,有利有节、正大光明地武装南海岛礁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中国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低调地“苦练内功”,在经济和综合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如今,在一个中国自身加速崛起、亚太地区中美“两极化”趋势愈加明显的时代,“光”、“晦”已经无处可以“韬”、“养”。用佐利克的口头禅来说,就是“树后面的那头大象再也藏不住了”。
在明确上述大趋势后,我们再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与对策。与“韬光养晦”相匹配的是模糊战略。它的好处显而易见:不置可否,不支持不反对只弃权,从而让别人“枪打出头鸟”,自己“闷声发大财”。但它的运用有前提:一是自己的国际/海外利益有限,所以“别人家的事儿”可以高高挂起;二是自己实力弱,反正在国际上说话也没有分量,说不说都行,那就索性不说话。但现在这两个条件都已不再具备。当今中国的国家利益遍布全球,同时其实力、体量巨大。小熊猫可以躲躲藏藏,大象却做不到。所以中国必须表态,必须捍卫自己的海外利益,同时旗帜鲜明地争取国际支持。
明确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罗援将军最近的一段访谈《中国应确认南沙领海基线并明确九段线地位》——这的确是老成谋国之道。接下来,与“确认南沙领海基线并明确九段线地位”相匹配的举措则是借着美国军舰“武力进入”这个事件,顺理成章的放弃“南海岛礁非军事化”的承诺,转而有利有节、正大光明地武装南海岛礁,从而不仅使我国在当地的军事存在大大加强,同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地增强我在南海的军力存在。由此,中国可以争取到战略与道义上的双重主动,如此方可为南海战略做长远之计。
来源时间:2015/10/31 发布时间:2015/10/30
旧文章ID: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