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兴平:崛起的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际法研究
作者:叶兴平 来源:国际法促进中心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本质上是一项自由贸易协定,但却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和讨论。南海问题斗争的舞台早已超越了法庭,已经成为法律、地缘政治、外交等方面综合博弈。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推进,正在考验着中国运用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以及东道国法律等方面的能力。这一切意味着在目前复杂国际环境里中国熟练运用国际法的能力面临挑战。国际法研究水平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缺乏强大的国际法研究能力和一支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队伍,正在崛起的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软硬实力的较量中何以制胜?
强国无一例外都重视国际法研究
自500年前地理大发现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形成。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中,先后登上霸主或强国地位的国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和美国等。我们通常说它们的崛起是大国的崛起。其实,论人口和国土范围等因素,它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大国。它们的崛起应该是强国的崛起。这些国家在历史的某些阶段、甚至很长的时期之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包括制度建设在内的软实力上,这其中常常被人所忽略的一个方面就是它们也都是国际法研究和国际法人才的强国。几乎在所有这些国家里,都曾经或正拥有强大的国际法研究力量,都创建了这样或那样的学派或学说,都留给人类或多或少的传世经典著作,还都造就过或正在造就影响甚广的国际法大师。即使在今天,德国、美国、英国和荷兰仍然十分重视国际法研究和人才培养。
德国有享誉世界的马克斯.普朗克国际法研究所。在该所图书馆里,你几乎可以找到全世界的国际法方面的文献。该所最近编辑出版的庞大的《国际公法百科全书》堪称国际法学界“圣经”。当然也有无计其数国际法大家从里走向世界。
美国的国际法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各大学里。几百年来,该国出版的国际法著作汗牛充栋。它不仅有世界顶尖的国际法期刊,比如《美国国际法杂志》,而且其法学和国际法学期刊种类数量巨大。以哈佛大学法学院为例,学生主编的法学期刊多达17种,其中奥巴马学生时代担任过主编的《哈佛法律评论》闻名于世,国际法方面有《哈佛国际法杂志》。相比之下,13亿多人口的中国,仅仅只有几十种法学期刊。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美国法学院,批量地造就出克林顿和奥巴马之类众多国家栋梁之才便不足为怪了。
荷兰这个国家对国际法的重视是举世公认的。著名的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就诞生在这里。荷兰也是国际法院的所在地。与荷兰一样,英国在历史上就非常重视国际法研究。今天,牛津大学出版社更是在出版国际法著作方面建立起了无可撼动的权威地位。
世界强国为何清一色地重视国际法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它们在逞强称霸的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国家间在各个层面的交往争斗是受到人为设计的一整套不断完善之中的“游戏规则”的制约的,了解这种规则,并进而参与和主导这种或这些规则的制定,便在国家间交往和争斗中占据主动位置。这里所谓的“游戏规则”,更通俗点说就是“规矩”,我们用专业术语表达则叫“国际法”。
大国较量说到底是在争夺游戏规则主导权
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乒乓球队经常囊括国际比赛的全部冠军,以至于我们的几个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国家逐渐失去陪我们玩下去的兴趣。后来,国际乒联决定修改规则,将球的直径增大了,将球的颜色由白的变成黄的,并且禁止桌下抛发球和球拍两面不同胶的使用等等。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中国队的表现不再像从前那样辉煌。中国乒乓球队员善于速度和变化的很多长项受到新规则的抑制。
这件事情可以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即使你再强大,如果游戏的规则对你不利或者专门是针对你的,你也只能是人家刀俎下的鱼肉。
美国人的游戏规则意识很强。这里所说的,不是指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强,而是指他们非常看重对规则的主导,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国际关系领域。
二战结束后,美国正式取代英国登上世界霸主地位。其标志性动作就是重新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意图设计和安排国家间游戏规则。在政治上,创建联合国体制,并通过这种体制把控全球的和平与安全事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在经济上,精心设计了一个由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架构协调全球经济发展;在军事上,它在西边搞了一个北约,在东边建立美日、美韩等军事同盟,用这两样东西应对来自任何方面的军事挑战。
实践证明,美国从它主导的游戏规则中获得了巨大好处,而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像美国一样在这样的规则下如鱼得水。而且,美国还在不断强化它的这种对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比如在经济领域,自1995年WTO取代GATT以来,多边贸易体制内的谈判因为新兴国家崛起以及发达国家的不妥协而陷入停滞,美国在东边发起TPP谈判,在西边正准备进行TTIP谈判,以期用这两厢谈判的成果作为WTO可能失败后的“备胎”。与中国相关的TPP谈判近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美国方面实现一石三鸟之功效。首先,它作为WTO的补充或替代者继续让美国主导亚太区经济层面游戏规则;其次,阻扰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国家内部自行其是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而走东亚特色的经济一体化道路;第三,分享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国家经济增长红利。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让世界既有强国感到某种威胁。尽管中国方面一再强调永不称霸,但这种表白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十分有限。国内外一些人预言中美之间会因为东海或南海或台湾问题发生冲突乃至战争。其实,这些问题都不足以导致中美向对方摊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担心,不是军事的,甚至也不是经济的。它们最在乎的是中国将在未来某一个时候挑战或颠覆其对世界游戏规则的主导权。而近年来中国在海洋领土等方面所表现的强硬立场,正在逐渐加深它们的这种隐忧。只要当它们觉得中国的这种挑战是来真的,它们与中国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因为它们,特别是美国,绝对不会任由其对世界游戏规则的主导权以任何方式而丧失。
中国若要在国际关系中积极有效参与完善既有游戏规则使其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并且也满足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我们国家整体的国际法研究水平的提升,国际法学界面对此历史使命和机遇,更应当团结奋进和共同努力。然而,要想使我们国家的国际法研究水平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称,并且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对外关系实践,还需要得到国家的更大重视和社会层面的大力支持。
来源时间:2015/10/15 发布时间:2015/10/12
旧文章ID: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