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集体研究国际秩序透露五大谋略

作者:牛弹琴  来源:“牛弹琴”微信公号

  据新华社,政治局10月12日下午举行了第27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说简单了,就是国际秩序。这次集体学习可能没有以前的主题那么抢眼,但对中国崛起来说,可能更为必要。因为这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牛弹琴(微信号:bullpiano)此前在评论TPP时就说过,未来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科技、人才和制度的竞争,其中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国际规则制定权。

  这是大国的特权!

  正是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让中美英法俄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国际影响力;正是因为美国主导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美国主导了国际金融秩序,美元成了无法撼动的国际储备货币。

  一个规则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发展,关系到一个产业的繁荣还是衰亡,关系到几千亿乃至过万亿美元的走向。相比较而言,很多时候,中美谈判桌前就某个具体问题的讨价还价,可能争的不过只是皮毛,或者是基于面子的舒服表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当前中美、中日以及南海等种种摩擦看,其实挑战也是重重,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

  政治语言有时是晦涩的,但从新华社新闻稿引述的习总讲话中,其实可以看出领导层对国际秩序的五点判断和谋略:

  1、国际秩序正处历史转折点,美国已无法独霸天下

  原文: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解读:“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这些表述,其实是很富有内涵的。确实,在过去数百年,国际秩序都是西方人主导,其他国家任人宰割;但现在,列强衰落了,“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其实就是对美国的不点名。毕竟已是21世纪,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美国也不能独霸天下了。这确实是数百年来未有之变局!

  2、国际秩序关系长远地位,中国外交战略已初步成型

  原文:习近平强调,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我国同各国利益汇合点。

  解读:“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其实点出了国际秩序对一国的重要性,不仅仅关系当下的发展,更关系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在布局长远。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因应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外交战略已初步定型,“一带一路”将是习总的标志性外交谋略。

  3、中国不是要挑战国际秩序,而是要有所作为

  原文: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旗帜鲜明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把维护我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不仅要看到我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

  解读:这一段其实比较隐晦,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其实大背景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乃至很多周边国家,都对中国崛起持焦虑态度,认为中国已开始在挑战国际秩序,中国维护南海主权、反对国际霸权的立场,更被外界妖魔化。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的立场就是:我们不挑战国际秩序,我们还在维护国际秩序。所以习总说,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中国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适当的援助,一些问题上领衔,也是必要的。

  4、推动变革不公正不合理体制,中国要替天行道

  原文: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周边区域合作,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解读:这其实是上一判断的深化,以IMF改革为例,2010年通过改革方案,新兴国家增加6%的份额,中国份额由世界第六升至第三,其实仍不合理(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已是世界第二)。但美国国会拒绝通过,5年来原地踏步,这正是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秩序的反映。从某种程度上说,亚投行的横空出世,金砖银行的粉墨登场,就是在改革这一不公正不合理秩序。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特殊的国际责任,“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就是在一些问题上要替发展中国家出头,争取一个更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5、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培养国际性人才

  原文: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要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加强对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高度重视全球治理方面的人才培养。

  解读:国际秩序,各国参与,开放心态很重要。所以习总强调,一要吸收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二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两者都不能偏废。可以预料,随着中国更积极参与国际秩序,“和而不同”等中国文化将更具影响力。当然,要积极作为离不开人才积累,如果外交官只能低头读稿,如果国际机构都是他人地盘,这无疑是缘木求鱼了。所以,从未来看,战略投入要增加,国际智库要发展,人才更要积极培养。当然更主要的,应该是改革人才机制,真正让能者上、庸者下,中国要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同时更要有大经济学家、大外交家!

来源时间:2015/10/14   发布时间:2015/10/14

旧文章ID:6501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