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太安全计划负责人帕特里克·克罗宁:预测中美竞争的未来

作者:  来源:国关前沿通讯

""

  在6月末于华盛顿举行的新美国安全中心年会上,中国话题成为了最引人瞩目的焦点。尽管此次年会主要关注俄罗斯和伊斯兰国对技术和能源所造成的全球挑战,但4个讨论会中有1个的主题仅仅关注“中国的未来”。

  我有幸主持了一个由三位顶尖中国问题专家参与的讨论小组,他们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柯庆生教授(Thomas J. Christensen),其新书《中国的挑战:塑造崛起大国的未来选项》刚在不久前出版;康奈尔大学的白洁曦博士(Jessica Chen Weiss),其研究方向为中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之间的联系;以及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张大铭博士,他是当今研究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军事技术研发问题的先驱。

  各位讨论人就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富有深度而又风格各异的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包括许多援引自杰出专家、知名政府官员和著名作者的讨论。同时,有200名午餐会来宾和800名左右的年会参与者在当天得到了就有关“中国的未来”的三个问题进行投票表决的机会。尽管不可避免地缺乏科学的精准度,但还是有70位左右的受访者提交了十分有趣且与华盛顿的观点惊人相似的投票结果。

  首先,与会者被问及中国在东亚的霸权是:(1)一种既成事实;还是(2)由美国的政策造成的;抑或(3)极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明显将其选项集中于此次年会的举办地——有61%的人认为是美国在东亚的政策造成了所谓的“中国在东亚的霸权”。一个十分有趣且可能同中国人自己所秉持的观点相左的现象在于,仅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地区支配或地区优势是“一种既成事实”。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甚至一些前美国高级官员都认为,美国必须放弃任何关于支配或领导地位的念头。尽管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但这似乎暗示着一种合乎逻辑的推论,即也许这一调查结果象征着美国人对中国未来的实力和意图所存在的高度怀疑感。

  第二个被问到的中国问题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中美在亚洲的关系可能会呈现出:(1)更多的合作;(2)愈演愈烈的竞争;还是(3)武装冲突。“愈演愈烈的竞争”以压倒性的79%的比例在这个问题中独占鳌头,仅有9%的人选择了“武装冲突”。这似乎与我的总体印象大体一致,许多来自华盛顿的人都认为与中国的竞争关系会加剧,但这种竞争是可控的。这绝非自鸣得意或沾沾自喜。但对我来说,这也意味着大家需要避免落入过于悲观或过于乐观的两个极端中,这两种人要么觉得中美之间的大战不可避免,要么极力包容和吸纳中国最为过分的言行,包括在南海进行的岛礁建设。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中国问题,是有关习近平主席的政治遗产的。历史最有可能将习铭记为一位:(1)改革者;(2)威权主义者;还是(3)失败者?关于这个问题的投票结果似乎显示出习近平对华盛顿观众仍具有着十分强烈的神秘色彩:有51%的受访者认为他会是一个威权主义者,将将过了半数,仅比认为他会是一位改革者的受访人数高出了6个百分点。或许令习本人和中国能感到宽慰的是,仅有极少数的人(4%)认为他的事业会失败。

  其他调查问题都与此次年会的其他讨论主题相关,但至少有一个关于“下届美国政府将面临何种境况”的宏观性问题为美国的亚洲政策做出了重要的诠释。尽管一些批评的声音可能会对现任政府亚洲再平衡政策的相互衔接、执行力度和可利用的战略资源等有所挑剔,但新美国安全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对重返印太地区的坚决支持。至少44%的与会受访者认为亚洲应该得到下届政府“更多的时间和关注”。接下来最应受到关注的地区分别是非洲(17%)和欧洲(15%)。

  总的来说,我对这一科学性略有欠缺的调查数据的最大感知在于:中国和亚洲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越来越重要,而其未来则远在未定之天。特别是,下届美国政府仍远不能同“亚洲再平衡”政策划清界限,它可能仍将继续逐渐地将其经济、外交和军事力量转移到印太地区。

  以上内容由外交学院博士生刘畅(男)、刘畅(女)、郭丹凤编译

  国际智库研究动态2015年第5期总第19期

来源时间:2015/10/8   发布时间:2015/10/7

旧文章ID:6381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