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中美没有新型大国关系

作者:邓聿文  来源:作者赐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对美国事访问已经结束,但是讨论远未结束。其中一个焦点是有关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问题,这次访问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中方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再确认,然而结果并不满意,从美方的表现来看,中美并不存在所谓新型大国关系,这只是中方的一厢情愿。

  在中美双方各自发布的成果清单中,人们看到,中方的49项成果和共识,排在第一的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清单是这样表述的:(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密切高层及各级别交往,进一步拓展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使中美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具体 成果,更多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而美方公布的成果清单则没有此项,甚至没有这一表述,很显然,中美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态度不同,简单地说,中热美冷。出现这种情况,值得琢磨。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最早是习近平在2012年2月访美时向奥巴马提出来的,但那时习仅是提出了一个概念,直到一年之后的2013年6月,习奥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才充实了内容。考虑到习提出这一命题时尚是国家副主席,显然,习是要以此来定义和规范他执政后的中美关系。

  公允地说,习提出该命题有着为中美关系开辟一条新路,走出所谓国强必霸,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通过战争来解决谁是霸主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的意图,开创全球化背景下大国相处新模式,因此,这一命题显示了它一定的开放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怎奈美方从一开始就对习的提议不感兴趣,除了在外交场合附会几句外,基本没有回应,奥巴马在庄园峰会时,强调的也仅是“探讨构建在互利互尊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新的合作模式”,有意与“新型大国关系”的表述拉开距离。美国学界和智库更是对这一概念充满疑虑,甚至认为是中方的“陷阱”。对此,可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从“新型大国关系”的含义来看,很难得到美国认同。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概括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按照中方的解释,“不冲突、不对抗”要求双方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相互尊重”要求双方相互倾听、相互理解,为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打下基石。“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不过对美方而言,“不对抗”也许能够做到,“不冲突”恐怕就困难,因为有矛盾就会有冲突。“合作共赢”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没问题,但“互相尊重”就很难。因为中国的“互相尊重”,指的是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要奥巴马尊重中国被认为是专制的社会主义制度,尊重中国的南海利益?恐怕缘木求鱼。因为一旦美国接受中国“相互尊重”的表述,其在国际关系中挥舞的“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等旗帜,就会丧失“道德高度”,而让中国单方受益。这也就是美国一些学者认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一个“陷阱”的原因:中国希望利用美国的认同,让美国为中国所谓的“核心利益”背书。美国当然不可能这么做。

  其次,这一命题是由中方提出来的,对于骄傲的美国来说,不可能接受一个由中方主导的两国关系的局面,无论以什么样的名号。尽管美国的外交充满了理想主义成分,为推销民主和美式价值观不惜兵戎相见,但美国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崇尚实力外交的国家。现实主义长期主导美国的国际关系学说。因此,为了地缘政治利益,美国也可以和它眼中的专制国家结为盟友,以打击最主要的敌人。中美关系现在在美方看来是一种竞争关系,中国被视作为美国最主要的挑战者,那么,无论是出于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考量,美国都不会接受中方的定义,把两国关系的主导权让与中方。

  应该看到,习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暗含着要追求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意思,至少美国是这么认为的,美国向来把自己视为例外国家,自诩为山巅之城,其政治制度、民主模式、国家体制、社会制度等,都是当今世界最完美的,因此,不可能容忍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力量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中国看衰美国的声音,美国就曾提出警告,认为视美国走下坡路的想法是错误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对美国这个心高气傲的国家来说,如果认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表述,就等于把中国抬高到和自己一样的地步,就意味着美国真正衰落了,怎么可能? 说到底,美国人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它只承认现实,只尊重实力。

  另一方面,美国还从中方的这一提法中感到了中国的“野心”,觉得中国要挑战自己的霸主宝座,你尚未最终崛起,就有这种想法,再过几年,羽翼丰满后,那还了得,当美国嗅出了新型大国关系背后的这种味道,要美国承认新型大国关系,就难上加难了。

  第三,中国近年的表现,对外秀肌肉的行为,也使得美国认为中国言行不一,不可信。在提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后,中国在周边地区采取了一连串在美国看来是强势的行为,如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在南海设置钻井平台,尤其是今年以来的填海造岛,使美国认为,中国说一套,做一套,恃强凌弱。尽管从中国看来,上述行为根本不是恃强凌弱,不过是在维护自己应得的权益,但美国不这么看待,它认为中国新型大国关系的说法不过是在欺骗美国而已。

  因此,要美国认可和接受中国“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并按这一构想处理两国关系,至少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中方把它作为两国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而非中美关系的现实。任何把它视作一种现实而去处理中美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

  既如此,是否中方今后就应该放弃这一表述,转而采取其他更实际和客观的提法?也不是。提还是要提,但不是在两国的什么场合都言必称新型大国关系,应更多地把这个问题交给学者去研究和宣传。我赞成一些专家的看法,中方今后在中美高层会晤时,需要将“相互尊重”的含义给美方说透,即只有美国尊重并从主观上不挑战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内秩序,中国才可能尊重并不挑战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两国才可能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并改革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种意义上的“相互尊重”,才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目标和原则。即使美方出于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考虑,不愿公开宣称它尊重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秩序,也应力图达成两国高层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默契,让对方放心。这将有利于缓解对彼此战略意图的误判。

  当然,要达到这个效果,根本还是要发展自己的实力。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终究是次要的,美国“例外论”本质上是因为美国的强大,如果中国的实力真正达到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步,届时美国不想尊重和认可中国都不行。只有到那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才会真正建立起来。但这个过程至少还要十几年时间。前提是中国自己不能出现大的颠覆性错误。

来源时间:2015/10/6   发布时间:2015/10/6

旧文章ID:6338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