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舆论质疑习奥会成果

作者:禔靖  来源:多维新闻

  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期间谈的最多的。经过协商,中美最终就应对恶意网络活动、制定网络空间国家行为准则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建立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对话的作用在于增信释疑,防止矛盾不断发酵。但是,对于两国就网络安全达成的谅解协议,美国国内强硬派及保守派对此抱有疑虑。

  《华盛顿邮报》9月29日以“我们能相信习近平在网络战领域做出的承诺吗?”的语气称,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都在广泛且密集从事网络窃取美国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行为。曾执掌美国国家安全局局9年的亚历山大(Keith Alexander )上将曾将这种网络攻击形容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华邮称,习近平真的有意阻止这种网络攻击吗?亦或是他只是兜圈圈和玩“风险控制”?

  华邮称,如果注重习近平在美国不同场合就网络安全所作承诺的“表面价值”,那么那些承诺的确算是中方态度的一个大转弯、甚至大撤退。但是,即便习近平的承诺值得怀疑,但对于美国长期以来寻求阻止中国网络入侵无果的情况下,它们的确提供了一大机遇。现在,至少可以从习近平的承诺来衡量中国未来的行为。任何一个针对白宫的网络攻击都会考验习近平的对美承诺。

  在9月29日上午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暨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郝叶力发表主题为“直面阵痛,寻求共赢”的演讲。她表示,网络安全问题也已经被相当多的主权国家视为第一层级的威胁。在网络空间需要摒弃现实世界中的丛林法则,建立基于合作共赢的网络空间新秩序。

  《纽约时报》称,郝叶力曾担任中国军方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部副部长,这一部门专门负责中国军方的进攻性电子对抗战略。她在29日的演讲中称,美国在网络监控领域存在双重标准,而电子攻击来源的不确定性使得传统规则无法应用于互联网。她说:“美国在全世界散播民主理念,但在网络空间,美国所作所为则完全相反。长期以来,美国一方面监控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又要求其他国家严格控制自己行为。这种不对等的思维模式依然存在”。

  该报据此分析称,中美目前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分歧依然很严重。同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小詹姆斯•R•克拉珀(James R. Clapper Jr.)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对中美网络谅解协议表示质疑。他认为,这一协议不可能改变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等信息的行为。当时,军委会主席麦凯恩(John McCain)详细提问克拉珀是否看好这一协议。克拉珀迟疑了一会答道:“不”。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分析师伊瑟拉(David Inserra)9月29日撰文列出了中美网络谅解协议的“荒谬之处”。他认为,奥巴马就网络安全同习近平达成的一纸协议在改变中国行为方面不会有任何裨益。这一协议只是表面上让人“感觉良好”,奥巴马错过了当面动用制裁手段、改变中国行为的时机。而且,白宫公布的成果清单也有很多令人担忧的结论,只能说明双方在此次峰会并没有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姑且算是一“缓兵之计”。伊瑟拉还认为,网络谅解协议不会保持美国网络空间的安全,反而给予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道义感和政治合法性,进而促使美国不可能发起制裁。

  分析认为,按照习近平的思维,当前中美网络安全领域的“谅解”基础就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对此美国舆论也表示理解,但它们最后都认为,和中国一道打击网络犯罪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互信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证实”承诺,也就是正如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说的那句话:中国要言出必行。

来源时间:2015/9/30   发布时间:2015/9/30

旧文章ID:6236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