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如何驾驭好互联网这艘大船

作者:凤凰评论部  来源:凤凰评论

  作为习近平访美的重头戏,中美互联网论坛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与会中美互联网人士超过250名,包括有BAT之称的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以及联想、苹果、IBM、脸书、亚马逊、微软等中美互联网企业的创办人或执行官,阵容豪华、盛况空前,这也让这次论坛被称为顶级峰会。

  在论坛上,中国网信办主任鲁炜发表了《互利共赢,领航未来》的主题演讲,以“二人共舟”来隐喻中美面临的互联网秩序重构的问题。这一巅峰论坛,开启了中美携手构建互联网秩序的大幕。

  中国有6亿网民,美国的Facebook有9亿用户,中美两国在互联网空间中拥有旗鼓相当的影响力。没有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共识,互联网空间难免会遭遇“公地悲剧”。习近平主席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时,也阐述了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原则,坚持在秩序和自由之间保持平衡。

  互联网技术并不是新近产生的,但是互联网时代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新生的空间,而且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与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开辟了地缘政治的新时代,改变了地缘政治的内涵。其革命意义不亚于马镫之于草原民族,帆船之于沿海国家,铁路之于内陆国家,互联网是一片新的海洋,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中美共处这艘互联网之舟的驾驶舱,如何领航未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挖掘网络红利,需要彼此的信任与默契。

  互联网虽然开创了一个新的空间,却没有改变既有的国际秩序的格局与逻辑。传统地缘格局面临的挑战,在互联网版图上依然存在:互联网空间是走向领土化,还是成为一个国际公共领域?互联网自由的限度在哪里?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引起了中美之间在互联网问题上的分歧和磋商。

  美国坚持的是绝对的互联网自由,也就是美国的行动自由。斯诺登揭示了美国在全球互联网空间的霸权地位,连德国、日本这样的铁杆盟友都要被监听。美国抨击中国黑客攻击美国商业机构和政府的网站,尤其关注美国商业机密,但事实上,中美都是互联网攻击的受害者,因为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秩序。

  互联网秩序本身包括领土化与国际公域两种逻辑。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财富最重要的载体,比特币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形,如果不对互联网经济领土化,国家就无法真正去征税,税基的流失会带来国际治理的危机,如何维持既有的国家机构,如何维持既有的福利制度?严重的后果,是造成线上与线下两个世界。

  在安全层面也是如此。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新边疆,传统的边界延伸到了虚拟空间,所以有人说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新中世纪时代”。在网络空间中,各种人群聚集,表达诉求,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也利用互联网进行招募和宣传,伊斯兰国就是个例证,非常娴熟地运用社交媒体招募成员,甚至将杀害人质的视频传到社交媒体。国家依然是进行治理的主要单位,国界和领土就不可避免地要虚拟化,而那些不能有效治理互联网空间的国家,就被互联网浪潮冲垮,中东北非的失序可以说是互联网压碎国家的例证。

  同时互联网也具有国际公域的特性。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连通,需要规模效应,网络外部性效应非常明显,跨国的通讯成本可以几乎实现免费,这在十几年前很难想象。无论苹果还是腾讯都是“粉丝经济学”的典范,阿里巴巴更是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贸易平台。如果只是将互联网置于国家的管控之下,互联网就失去了活力和自由。

  所以,中美需要在领土化与国际公域的关系上进行协商,达成共识,框定二者基本的边界,探索相互行为规范。

  在互联网时代,中美两国不是共处于一艘木船或者帆船之上,而是高度复杂与精密的巨型轮船之上,船上的乘客也不仅仅是中国人或者美国人,而是几十亿互联网的“部落民”。引领这艘大船穿越各种风浪,是中美的共同责任。

来源时间:2015/9/25   发布时间:2015/9/25

旧文章ID:6134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