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杰:习近平访美与中美关系

作者:张传杰  来源:FT中文网

  2015年9月,习近平将首度以中国国家主席的身份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他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会晤将是两国领导人为中美关系制定发展目标的重要契机。

  在新一期的问答专访中,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张传杰就两国政府为本次峰会作准备时双边关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张传杰指出,中美两国将在继续强调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分歧。

  习近平为此次访美之行设定了哪些目标呢?

  与此前在加利福尼亚州“阳光之乡”(2013年6月)和北京(2014年11月)举行的峰会一样,本次会晤期间,习近平和贝拉克·奥巴马将就多个问题展开会谈。根据往届会议的内容,本次双方很有可能就下列事项展开探讨。

  双方将重申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这一目标由习近平和奥巴马于2013年首次提出,本届峰会将再次对这一目标的细节进行阐释。双方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尚存在分歧。中方强调双方应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而美方则认为,在双方未明确界定核心利益的定义之前,这一提法无法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成果。目前的主要目标是要正在崛起的中国和守成强国美国之间尽量避免发生重大冲突。

  习近平和奥巴马还可能会就一系列与双边关系有关的具体政策问题交换意见。2009年11月奥巴马首度访华后,两国政府发布了一项全面的联合声明,并在声明中列出了近30个潜在的合作领域。其中,多个有待两国深入探讨的问题尤为引人注目。两国的关系非常复杂,中美政府可以在合作过程中采取多项务实的措施。

  从2009年发布的联合声明来看,习近平在访美期间,很有可能就能源、气候变化、反恐、人文交流、航空与航天合作以及网络安全等突出的问题与美方展开探讨。中国政界和商界的精英人士将随习近平出访美国,以确保本届峰会取得成效。

  区域性问题也将被提上讨论会的日程。两国领导人将就全球挑战各抒己见,甚至可能据此协调各自的应对政策。这些问题包括朝鲜、阿富汗、中国南海以及六方会谈就伊朗核问题达成的协议等。

  习近平本次访美对中美关系的意义何在呢?

  由于目前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即将揭开帷幕,因此选择在此时访美意义尤为重大。奥巴马总统任期即将临近尾声,明年的大选将确认下一任美国总统的人选。纵观美国历史,多位总统都曾在卸任前夕切实地促进了两国合作关系的发展。1999年,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就曾促成两国签署了中美双边贸易协定,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铺平了道路。其后,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orge W. Bush)前往北京参加2008年夏季奥运会,标志着双边关系在其第二个任期结束前已进入了健康成长期。

  中美关系近期正面临多重考验,这也是9月份的峰会意义非凡的另一个原因。这一情形在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自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与前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决定重启两国关系迄今,中美关系经历了一系列困难和严峻的挑战。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两国国内反对中美建交或企图引导中美关系逆向发展的意见。

  在这种时刻,两国领导人的领导力极其关键。最高领导人重申双边关系的总体方向并向对方保证两国都希望双边关系向前发展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两国领导人应借机表明立场,确保竞争和争端不会以任何方式对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或未来健康的双边关系造成损害。

  中美双方在哪些领域有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可能呢?

  中美两国拥有大量合作的机会,其中部分领域的合作更是由来已久。例如,今年12月,巴黎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本届大会可将中美两国政府于去年11月共同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作为加强和巩固全球共识的模型和动力。在该联合声明中,美国承诺,到2025年,将在2005年的水平上将碳排放量再削减26%-28%;而中国则承诺,到2030年前后,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该联合声明所取得的成就非同小可,因为在以往的气候变化谈判中,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从未作出令对方满意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很有可能产生积极溢出效应,甚至可能会促成多边协定的签署。

  中美两国在地区安全问题及国际论坛中都曾展开密切合作。2015年7月的伊核问题六国对话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和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都希望举行会谈,并达成相关协议。

  两国还曾举办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人文交流以及文化交流和对话等多个双边论坛和讨论会。上述所有活动都有助于双边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在哪些方面仍面临着挑战呢?

  近年来,双方在南海局势和网络攻击等一系列问题上纷争不断。正如中国学者何亚非所说,中美双边关系出现了严重的“信任赤字”。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两国确立了“求同存异”原则,这也是中美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原则确保了两国的总体关系在纷争不断的局势中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人们一般会认为,军事关系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军队之间易于挑起军备竞赛。时刻为战争作好准备是军人的天职,军队是为潜在的战争而非和平服务的。近年来,两国之间的分歧逐渐趋于政治化,令这一问题更为棘手。例如,中美两国的部分媒体对某些军事指挥官的发言断章取义,让人误解双边关系正在恶化。中美两国之间的确存在分歧和潜在的纠纷,甚至潜在的冲突。两国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避免分歧的政治化趋势或夸大冲突的程度,以确保工作重心仍集中在积极的合作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两国在军事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4年11月,中美两军达成了制定建立信任的两大措施的协议。其一是关于互相通报军事演习等重要活动,其二是制定危机管理以及空中和海上意外相遇的行为准则。从长远来看,上述措施将有助于双方提升对彼此军事行为的信任度。

  由于双方就如何界定领海范围及自由航行权存在争议,因此两国在南海海域内摩擦不断。美国政府坚称,南海海域应该对美军军舰开放,但中国对此坚决反对。双方都同意,商船可以在这一海域内享有自由航行权。

  中国对于界定其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九段线”一直闪烁其辞。这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已多次督促中国表明立场。但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实际上有助于维持该地区的稳定局势。这是因为,如果中国就此发表明确的声明,将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冲突和纠纷。两国的分歧还涉及到如何处理对人工岛屿提出的领土主权主张。

  奥巴马肯定会在9月份的会晤中向习近平表达美方的担忧。但在2015年5月的香格里拉对话中,中美两国对南海问题双双趋于温和的态度无疑是非常积极的迹象。这也体现了中美领导人的共同意图:双方都不希望上述问题影响到两国的整体双边关系。

  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双方的意图尚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对美国的“遏制中国”政策心有忌惮,而美国则对中国希望重新制定国际规则并将美国排挤出亚洲地区的意图颇为担忧。不过上述对未来的展望也仅仅只是推测而已。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两国领导人应尽力消除上述疑虑和分歧,同时促进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展望未来,中美双边关系将对两国与亚洲地区其他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中美关系无疑将对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格局(尤其是两国分别与俄罗斯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习近平与奥巴马的会晤将是破除有关中俄联盟对抗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谣言的最佳工具。美俄关系(尤其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一度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但即便如此,俄罗斯和中国都无意于建立此类同盟关系。尽管中美关系的波折令中国一度与俄罗斯走近,但中国不太能与俄国联盟对抗美国。

  习近平与奥巴马的会晤还可能会对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盟国有关领土争端的行为产生影响。南海海域内的紧张局势并非如西方媒体所宣称的那样,是日益强势的中国一意孤行所导致的结果。包括越南和菲律宾在内的所有相关方均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近期以来修建的人工岛屿只是对其他各方行为所作出的回应而已。美国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无论美国就该问题如何表态,都会被部分国家曲解为美国对他们的强硬态度表示支持。

  中美两国政府的行为将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因此两国必须为本国的行为、为中美双边合作的结果以及两国与该地区内其他各国的互动承担责任。

  此问答专访以英文进行,本文是中译文。

  作者简介:张传杰是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主管的研究项目重点分析中国的公共舆论对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影响。他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由清华—卡内基中心授权FT中文网发表。本文最初发表在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网站上(http://www.carnegietsinghua.org)。清华—卡内基中心由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共同创立,就中美两国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开展合作研究。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成立于1910年,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专门从事外交事务研究的知名智库。

来源时间:2015/9/17   发布时间:2015/9/17

旧文章ID:5930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