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阻挠中国猎狐行动意欲何为

作者:史泽华  来源:凤凰评论

奥巴马政府最近向中国发出警告,要求中国特工停止在美秘密“猎狐”行动。《纽约时报》称,这反映了“华盛顿对中国特工恐吓战术的怒火在日益高涨”。

美国官员表示,中国特工暗中在美开展行动,向旅居该国的知名华人施压,要求他们立即回国。这一句话,足以激起中美关系中的两个政治敏感点。

一是“中国特工”渗入美国。更改(如果真有此事的话)中国在美“猎狐”执法人员的职务身份,把公安人员变成安全间谍,把针对非政治犯罪的国际司法调查活动,提升为可能针对外国政权的政治渗透和颠覆活动。用上这么“专业”的词汇,足以提升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存在感。

二是“知名华人”遭到威胁。奥巴马政府关注此事,据称是因为接到了社区的“举报”,称中国特工以旅游、商务等非公务签证进入美国,动用各种强硬手段促使犯罪嫌疑人回国。这些活动干扰了一些“知名华人”的正常生活及美国的社会秩序,而且力度在不断加大。

据称,美国社会中的所谓“知名华人”,往往都是社会中被充分认可的政治精英,至少也是“好公民”中的典范。在美国人看来,这样的人,有些却被中国政府认定有罪,涉嫌逃亡,如果要劝返,要有充分的证据,也要有美国政府的同意。否则,必定是中国在刻意藐视美国国家主权。

习奥会在即的当口,美国政府和媒体因何把“猎狐”这种平常的国际司法调查活动炒作为两国关系的劲爆话题,原由尚不明朗,或许果真有社区“举报”的因素,也可能由于国家安全部门急于“表现”,还有可能是搂草打兔子,正在辛苦翻找中国政府参与对美网络攻击的“证据”,突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从技术层面看,对这次事件的应对,是中美司法进一步合作中必须越过的一道坎儿。在中国,追赃、追逃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威慑,对嫌疑人亲朋好友的心理动员,经常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司法效果。但这一惯常做法,与美国社会对同类活动的司法和文化认知标准相比,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美未形成全面共识、签署司法引渡条约之前,美国社会对中国海外“猎狐”行动深入其中的警觉,有其合理性。对中国做法的认可和接受,需要长时间的了解、沟通和磨合。期间,某些利益关联人以此挑起的风波,也需要慢慢地被美国社会消化。但就目前形势,奥巴马政府针对中国公安人员在美行为提出警示,也是美政府提升短期民意认可度的一条捷径。

从价值层面看,此次事件则为中美政治互信的累积制造了又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奥巴马政府在事件中高高在上、吝于宽容的做派,相当于又一次在国际社会面前播放了一部“丑化”中国的情景剧。由于意识形态偏见,当前美国社会对改善中国印象的总体动力不足。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不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观、不服膺现有国际秩序,是让他们相信“中国威胁论”的充分理由。尤其是年轻一代,很多人宁愿宽容悔悟而不道歉的日本,也不愿接受互利而且共赢的中国。

现实政治层面,在当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中,中美各自设定的议题优先顺序有很大不同,美国更愿意在高位政治和敏感话题上“讨说法”、要结果,中国则更重视低位政治和“边缘”话题的示范和助力效应。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通过“猎狐”这样一个不太敏感的话题制造新话题,有助于降低美国在中美战略对话中的谈判成本。

美国很清楚当前中国社会改革对外交政策的需求,在中国“紧迫需要”的话题上进行战术敲打,是个不错的投机策略。至少,这会让美国感觉,自己在控制双边关系节奏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权。

总体而言,当前美国社会并不存在容留外国犯罪嫌疑人长期逍遥的民意和土壤,美国政府还不至于为了留住经济罪犯的钱而将屁股坐歪。为了美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理性的做法依然是与中国相向而行,将罪犯绳之以法。

此次美国对“猎狐”事件的炒作,短期政治效果可期,但长期而言,会破坏美国的国际声誉,暴露其把对外司法合作协议当废纸的顽劣。未来,中美司法合作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这次改变的,只是会让中美司法合作的路上多一点曲折。无论美国政府态度如何演变,中国抓捕外逃腐败罪犯的“猎狐”行动不会停止。

来源时间:2015/9/3   发布时间:2015/8/18

旧文章ID:563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