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才能更好书写历史
作者:毛建国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今天,人们把目光投向天安门广场,投向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发生在70年前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往事,再一次纤毫毕现,为每个人清晰感知。
那是一段不曾忘却的怀念。70年过去了,这段热血铸就的历史,读来依然荡气回肠。“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抗日烽火。人们无法忘却,“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痛灾难;人们无法忘却,“誓死不做亡国奴”,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听听抗战老兵的故事,油然而生历史的现场感和仪式感。
准确地说,历史本身是无所谓忘却和怀念的。无论你记住还是忘记,历史都在那里。但是,总有人进行选择性忘记,还有人试图肢解甚至篡改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可当历史不能被正视,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时,人们不能不担心,历史会以一种旧船票的形式重复上演。
不要以为历史重复上演,只是一个耸人听闻的笑话。历史的演进,总是以一种偶然和必然的形式,交替出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可总有人试图螳臂挡车,做着违背历史规律的事。虽然黎明终究取代黑暗,丧心病狂终被钉上耻辱柱,可我们不能以和平为代价,以亿万人的幸福为赌注,去接受哪怕仅仅是可能的“黎明前的黑暗”。
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一个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以这样的历史自觉,去回顾那段岁月,起码可以得出这么几个启示。一是“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要想免于欺凌只有自己强大。二是“有国才会有家”。在历史的大抉择关头,个体命运和国家命运高度融合,“没有国哪有家”。三是“有为才会有力”。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敌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社会动员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坚强。只有每个人奋发图强,才会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今天,我们以胜利者的名义去怀念这段历史,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更好地书写历史。今天,再次聆听历史的回音,不仅能够感受到正义的巨大力量,还能够感受到家国情怀、必胜信念,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抗战精神,闪耀着社会主心核心价值观的光芒,不仅属于战争年代,而且属于和平时期。沿着先烈先辈先贤的足迹前进,定格时代的责任和担当,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是我们应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书写历史。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面对过去,应当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如何将这些教训运用到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去。这就是我此次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要目的。”今天,从天安门,从大阅兵现场传来的,不仅是一个民族从历史走来的铿锵足音,还是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
来源时间:2015/9/3 发布时间:2015/9/3
旧文章ID: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