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对华态度已成美国大选关键考题
作者: 来源:多维新闻
华盛顿对华政策始终出于这样的理念: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而它应当被引入以贸易、经济和外交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之中。眼下,中国的行动开始挑战既存秩序,而这也必然成为被下届美国总统所继承的挑战。
CNN7月7日刊发评论文章指出,美国大选候选人必须给中国以足够重视,因为这不仅是下届美国总统必须面对的问题,甚至也是未来几十年里的美国领导人的问题:美国应当如何应对中国。
文章指出,无论2017年1月20日是谁接过美国总统职务,中国这样一个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有也越来越倾向于民族主义的亚洲大国都会变成他/她在外交政策上的长期头痛对象。然而目前为止,除了大亨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之外,尚没有主要的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议程当中给予中国足够的重视。
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前白宫国防安全顾问弗雷德伯格(Aaron Friedberg)提出,“并不是说‘伊斯兰国’(ISIS)、伊朗和俄罗斯不是问题,但长期来看,更大的潜在挑战来自于中国。”他表示,“这就像是以不同速度引燃的不同重要性的问题,总的来说,俄罗斯是一个被高估了的问题,它获得的影响力比它所实际具有的更大。”
美国前驻台湾代表帕尔(Douglas Paal)则表示,“公众在注意到中国以前已经投入了太多精力在‘伊斯兰国’和俄罗斯上面,事实上他们应当更多地注意中国。”
尽管中国并不是外交焦点,为2016年大选进行的辩论已经开始,共和党人抨击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的政策是在削弱美国。特别是从中东撤军的决定导致了伊拉克的动乱并且给了“伊斯兰国”以崛起的机会。奥巴马被指责为对外示弱,特别是在伊核谈判中受制于伊朗,并且影响了美国与其中东盟友们的关系。
中美关系成为美国大选候选人的关键考题
崛起的中国
在美国的辩论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并未原地踏步。它正在东亚拓展自己的影响力,这导致很多分析者已经开始认为,美国保证自己作为具有领导地位的太平洋大国的愿望正在落空。
中国正在南海建造人工岛礁,2015年年初,中国国务院重新将中国海军定位为“面向开放海域”,与此同时,中美两军的海上和空中遭遇事件也在不断增多,而中国黑客被认为是导致美国政府数据库泄露的幕后黑手。
而考虑到中美两国经济如今盘根错节的现状,还有许多人担心,中国经济的放缓将会对美国经济复苏造成冲击。而在中国股市表现出崩溃信号之际,美国有关中国经济泡沫可能破裂的焦虑也日益加剧。任何连带产生的中国经济损失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远比希腊危机深远得多的影响。
另一方面,国防安全官员早已对中国满怀警惕,前CIA代理局长摩瑞尔(Michael Morell)5月曾在与CNN的采访当中指出,美国作为守成的大国,面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必须考虑应如何应对,“如何与中国将这支舞继续下去?这将是下一届美国总统的重要课题。”
目前的迹象显示,有关如何应对中国的辩论势必将会在2016年总统大选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总的趋势来说,未来华盛顿可能将会对中国摆出更为强硬的姿态。一般而言外交政策很少会决定总统大选结果,但由于中美两国的紧密关系,中国正在变成候选人需要重视的议题,无论是聚焦于从中国手中夺回工作机会的问题,还是更多着眼宏观层面。
为对华政策定调
CNN指出,目前为止只有特朗普提出了有关中美关系基调的问题。特朗普在宣布参选的演讲中说,“人们说,‘哦,你不喜欢中国。’不,我爱中国,但中国的领导人比我们的领导人聪明得多,我们不能坐视这一点。”
另一位共和党候选人杰布·布什(Jeb Bush)则对中国采取了更传统的态度。他提出,与中国维持“深刻的”关系是防止不同意见最终导向失控局面的关键。杰布·布什在2015年2月曾表示,“造成误解是如此容易,如果不在所有的层面保持接触,我们很容易就会从竞争对手发展成彼此的安全挑战。这是美国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一段对外关系。”杰布·布什的父亲,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是中美完全建交前第一位美国派驻北京的代表,在担任美国总统以后也始终坚持天安门事件没有伤害中美关系。
杰布·布什的对手之一卢比奥(Marco Rubio)也表露出了对华强硬的迹象,6月,卢比奥在一封致奥巴马的信中称,他对中国政府最近“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进攻性行为以及对国内的越来越强的镇压姿态”“深表关切”。卢比奥写道:“我们需要看到中国改变其行为,或者是中国这些恶劣行为招致的真正的后果。”
另一位共和党候选人菲奥琳娜(Carly Fiorina)则对中国表现得更加不友好,菲奥琳娜在《赫芬顿邮报》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指控说,“我在中国做过几十年生意,他们没有想象力,他们不商业化,他们没有创新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偷窃我们的知识产权。”
最后,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这一问题上可能给出了最为复杂的答案。1995年在世界妇女大会上,希拉里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激怒了中国,这也变成了她成为世界性政治人物的标志。在奥巴马任期内,希拉里否决了华盛顿“遏制中国”的想法,但她也是奥巴马“转向亚洲”战略的设计师。2010年,由于支持东南亚国家地区争端应在多边论坛予以解决的提议,她再次激怒了当时的中国外长杨洁篪。2012年,希拉里还介入了盲人异见者陈光诚的相关事件。
她的经历让她体会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但很显然,她不会再对中美关系的形态存有多少幻想。
来源时间:2015/7/8 发布时间:2015/7/8
旧文章ID: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