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香港政策法报告
作者: 来源:中美印象
根据1992年香港政策法及其修正案,国务院在1993年以及从1995年至2007年间的每一年,都向国会提交相关报告。本次报告依照众议院113-499咨文,以及2015财政年度众议院5013号《联邦、海外行动和相关项目拨款法案》的要求,对此做出回应。以下内容重点关注2007年6月以后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局势进展。
概述
美利坚合众国在香港有着长期且重大的利益。美国政府和香港政府仍有广泛、有效和互利的合作。我们与香港的关系建立在香港基本法所规定的“一国两制”框架之上,基本法实际上是香港宪法。除外交、防务以外,香港在其他事务上均享有自治权。香港积极、独立地参加广泛的多边组织和多边协议,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世界贸易组织(WTO)。香港的贸易政策目标总体上与我们一致,美国也将其认定为一个独立的关税区。
美国和香港现在有十多项协议正在生效。我们日常双边法律执行的合作,和我们最密切的许多盟友处于同一水平。香港强大的法治传统以及高水平的公共安全系统,使其成为美国商业在这一地区所青睐的对象。美国乐于与香港政府和香港人民展开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科学和学术交流。
香港拥有一个综合战略贸易管控系统,遵循多边出口管理机制,而我国政府与之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和强化管理措施,阻止管制物品的非法流通。从2007年起,包括2014年签署的两个在内,美国和香港已签署了3个双边协定。在本报告涵盖时期内,没有发生美国—香港政策法(修正后)第204节(A)、第204节(D)、或第201节(B)所分别规定的需要采取暂停、终止或裁决行动的情况。
从2007年上一个报告发布以来,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直拥有高度自治之权力,足以使美国政府在双边协定和项目方面继续给予其特殊待遇。2007年之后,香港人民、香港政府以及中央政府都对民主选举改革的本质、范围和速度进行了充分的论辩。
美国和香港关系
美国与香港有着历史悠久的、积极的双边关系,致力于维护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中心之稳定、繁荣以及长远成就。我们也长期支持香港根据基本法进行民主改革。美国和香港有着许多共同的价值观,包括对法治和公民自由的尊重。美国的利益受益于香港长期的自治、稳定和繁荣,对公民自由的保障,以及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对法治的尊重。
当前,受香港开放、透明和强有力的法治传统吸引,美国有超过1300个商业项目正在香港运营。2014年,约有6万5千名美国公民在香港定居,超过100万美国公民游览香港或过境。它还是美国工业制成品第九大出口市场,第六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其中,坚果类产品市场中排第一、牛肉制品市场排第四、酒类市场中排第四。紧随中国大陆之后,美国是香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国和香港已经发展起了一整套坚实的法律执行关系——包括出口管控、反恐、反核扩散、反洗钱、反毒品以及反贪腐——据此,香港与美国合作,保护我们共同的安全利益。在过去三年,平均每年都约有13艘美国军舰在香港停靠。美国的教育机构和香港相关机构有着广泛的常规交流,包括美国教师短期访问、暑期学生项目以及教职员工的多年长期交换项目。就人口平均而言,香港是留美学生中最大的生源地之一。
2013年6月,根据美国拘捕令,美国政府向香港政府寻求协助逮捕斯诺登。斯诺登先生却依然得到允许,在6月23日离开香港。虽然在接到绝大部分请求时,香港都继续履行其司法互助条约的义务,但这一事件依然使我们和香港的关系陷入紧张。不仅如此,由于此事件涉及到外交和安全事务,这表明香港的自治权在执法合作方面有其局限性。
选举改革
2014年6月10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史上第一份对香港政策的“白皮书”。其中强调了北京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辖权”,指出香港必须由“爱国主义者”统治,包括其行政长官在内。白皮书将法官描述为香港政府内部的“行政人员”,而不是以解释特别行政区法律为天职的、独立的司法部门成员,这使香港法律部门非常不满。
“白皮书”公布的时间极为敏感,正是在关于2017年行政长官实施普选的第一轮公众咨询之后。这场围绕2017年选举的争论始于2007年。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可能以普选的方式实施”,从2020年开始香港或可以普选方式组成立法会。香港基本法规定,政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由普选方式选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LegCo)。当前,70名立法会成员中的40名由直选产生,而行政长官则由一个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它由传统的亲北京派成员所控制。
第一轮公众咨询之后,香港政府在2014年7月向北京提交了一份报告,认为香港的“主流意见”支持在以往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提名委员会全权负责候选人的提名流程。这一说法被民主倡导者嗤之以鼻。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允许2017年实施普选,但对候选人数量有严格限制,而且必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半数以上的支持方可成为候选人。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再一次重申,行政长官必须“爱国爱港”。
为了反对人大常委会关于普选的决定,游行示威贯穿了整个9月。在学生抗议活动持续一周,以及一批学生领袖由于进入香港政府大楼外的警戒区而被警方拘留之后,2014年9月28日,越来越多的人在香港政府大楼和立法会周围聚集,警方使用了催泪瓦斯试图驱散人群。这标志着持续79天之久的抗议行动的开始,抗议人群占据了香港的核心商业和运输中心,但总体而言抗议依然是和平的。警方宣布逮捕955名涉嫌各类违法行为的抗议者,其中大部分人都被无罪释放。根据香港政府声明,事件中有130位警官受伤,221名抗议者需要接受治疗。
香港岛内支持北京的中国媒体以及中国大陆的国有媒体,努力将抗议说成是“境外势力”干涉的结果——主要指的是美国。这助长了越来越专制的政治氛围,带来了言论自由的寒冬,与香港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精神的传统格格不入。
虽然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或许在字面意义上符合基本法的要求,但许多香港人批评它违背了特别行政区依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做出的承诺,实际上阻碍了编外候选人在行政长官选举中的参与。美国早已呼吁,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要以多候选人差额选举的方式举行,这会增强香港行政长官的合法性,也是香港政治建设进程的重要一步,有益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新闻自由之进展
香港的新闻媒体通常会报道内容广泛的新闻和观点,批评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的文章也无禁忌。香港网民可以任意登入各种网站,包括在大陆被屏蔽的。但是,近年来对香港新闻自由遭到压抑的担忧也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对中央政府认为敏感的问题,媒体要进行自我审查。香港记者协会在2014年7月的报告中谈到,过去一年是几十年来“新闻自由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从2010年开始,在无国界记者组织评出的新闻自由排行榜上,香港已经下降了27位,排在第61名。最受关注的是一系列针对记者的暴力袭击,警方仍未破案。一些新闻公司也由于解雇批评中央政府的记者而遭到诟病。据报道,倡导民主的新闻媒体遭受的网络攻击也急剧增多。
出口管控
在贸易策略管控和反核扩散等方面,美国和香港有关部门有着极佳的合作经历。香港政府积极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行动迅速,对可疑货物进行扣押和调查。作为长期贸易战略管控对话的一部分,美国和香港举行了产业集群联合研讨会,并出版了严格评估指南,以提高工业部门对货物转运内在风险的关注。2014年12月2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对《出口管理条例》进行修改,扩大了对香港出口和再出口国家安全管制商品(参见79 FR 76867)的许可范围。这一修正使美国出口许可需要和香港的进口许可需要更为一致。
双边协议和多边论坛
香港一直独立而积极地参与一系列多边论坛,包括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金融行动专责委员会等。2009年,美国和香港加入了一项关于地球科学领域的科学合作协定。2014年,香港与美国签署了《税收信息互换协议》以及一项政府间协定,推动《外国账户纳税法案》的实施。此外,美国和香港还有超过十多项双边协议正在执行。尽管这些协定通常运作良好,但香港政府实际上从2012年11月以后就停止了对美国罪犯的引渡,声称需要更多时间审查这些案件。另外,香港要获得中央政府的“主权同意”才能建立某种形式的国际法律联系,这便会妨碍及时的执法合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合作的失败。
香港政策法的执行
在本报告涵盖时期内,没有发生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修正后)第204节(A)、第204节(D)、或第201节(B)所分别规定的需要采取暂停、终止或裁决行动的情况。
原文Hong Kong Policy Act Report请见美国国务院网站,http://www.state.gov/p/eap/rls/reports/2015/240585.htm
翻译:小米
来源时间:2015/4/28 发布时间:2015/4/28
旧文章ID: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