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怿:“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美台关系新发展
作者:忻怿 来源:共识网
【内容提要】 “亚太再平衡”政策推行以来,深刻重塑了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恶化了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在美国战略重点东移、重返亚太背景下,作为其西太平洋重要支点的台湾自然扮演着特殊角色。鉴于美中关系大局,美方并未在“再平衡”战略中明确指出台湾的地位和作用,但这并不妨碍美台双方借“再平衡”之机低调深化双边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再平衡”战略推行数年来美台关系在政治、防务及经济等议题层面的新发展,指明美方对台湾在其中的作用定位,并对该战略影响下复杂波动的陆台关系进行反思。
【关键词】 亚太再平衡;美台关系;美台军售;中美关系
一、“亚太再平衡”战略与新时期美台关系再定位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美硬实力差距加速缩小,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疑惧有增无减。伴随反恐战争结束、油气自给度与“亚太世纪”前景,美国对其全球及地区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战略重点东移、着重重返亚太是此番美方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其政策产物便是“亚太再平衡”战略。总体来看,该战略针对中国的意图明显,具有强烈的进攻性与保守性。“亚太再平衡”战略也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是继全球反恐战略以来对中国产生最大影响的外部战略环境变化。
具体来说,“亚太再平衡”由“重返亚太”战略进化而来。美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Clinton)上任之初便强调“重返亚太”。她首次出访选定亚洲并明确表示,“美国需要太平洋彼岸国家,就如同我们需要大西洋彼岸的强大伙伴一样。美国是一个跨大西洋大国,同时更是一个跨太平洋大国。”[①]就“重返亚太”战略最早的美国官方论述则是 2011 年 11 月由希拉里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此文正式宣扬了“重返亚太”政策。其中,具体战略即政治上重视“前沿部署外交”、“多边主义”与“价值观外交”;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保持绝对优势”;经济上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TPP),推行美国所主导的亚太经济新机制框架。[②] 美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Leon·Panetta)也表示,东亚国家不必担心美国财政紧缩会影响军事开支。他强调,“美国是太平洋国家,在这一地区有持久利益,我们对本地区盟友伙伴有持久承诺。美国不会减少在亚洲的军事存在。”[③]就此,美国决策层从政治、经济、防务等领域具体夯实此番亚太地区战略政策调整。
奥巴马连任后对“重返亚太”战略进行了适时修正与深化。美方放弃使用“转向”(pivot)这个外交用词,转而采用“再平衡”(rebalance)一词。用“战略”意义的“平衡”取代“地理”上的“转移”或“重返”,能够更加恰切表示美国全球存在同时对于亚太地区更趋重视的转变态势。就此,美方正式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代替“重返亚太”的说法。奥巴马于2012年11月连任后首访东南亚,出席东亚领导人峰会,发表美国亚太新政策宣言,这成为美方践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开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汤姆•多伦尼(TomDonilon)表示,这是美国重视亚太的“强力信号”,“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利益诸多议题中,亚太被放置于中心位置。”[④]2013年初,多伦尼再次对“再平衡”战略进行阐述。他强调,美方要加强与盟国关系;深化与新兴国家伙伴关系;与中国建立稳定、富有成效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增强亚太区域的机制化及其效能;建立区域经济新结构等。上述五大政策将成为美亚太战略的支柱。[⑤]
总体来看,“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未改变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华既接触又防遏的两手战略。随着全球反恐战略的结束与应对中国这一具有异己理念与强大实力的大国,美国对华政策中保守、防遏的一面显著强化。综合“再平衡战略”下美国对华围遏的战略举措,可以将其归纳为:军事上保持技术优势,推行“海空一体战”战略,反制中方“反介入/区域阻遏”能力;经济领域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孤立、排挤中国;政治层面强调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以对华西化,强化同盟伙伴体系。可见,“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中美两国结构性矛盾演变的综合产物与现时表现,以其为牵引的美国对华战略进攻性与保守性十足,具有旧式大国对抗的强烈冷战色彩。近年来随着中美双边关系稳定提升,台湾问题在两国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弱化,但作为美国对华政策重要施力棋子,其仍是中美双边关系的核心议题。同样,作为美国西太平洋战略链条重要支点的台湾自然在“再平衡战略”中具有独特定位。
中美关系是决定台湾问题的主动轴,美国的台海政策根据其地区战略与对华战略而决定。奥巴马政府在打赢反恐战争、应对经济危机、防止核扩散、美中经贸等领域需要中方配合,其对华战略需求度的相对提升导致其第一任期对华政策与台海政策表现出相对进步性与温和一面。然而进入第二任期,美国对台政策在“再平衡战略”的宏观影响下出现某种变化。
“重返亚太”出台之初,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科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便强调:“美国不做两岸关系的调停人,不会力压台湾与大陆谈判”。他同时指明,美国此次亚太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台湾保持有力、多样和非官方关系”,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多种经济、政治与安全利益”。[⑥]奥巴马也一再表示,美方重视台湾问题,要继续履行美台有关文件,保卫台湾安全与民主果实。可见,美国决策层释放赞赏两岸和解、国共接触的积极信号同时,其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局面与利用台湾内耗、困拖中国的两手战略没有变。2013年10月,美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梅建华( Kin Moy)在华盛顿强调,台湾在美国“再平衡”战略中“地位重要”,美国不会因与大陆改善关系而牺牲台湾利益。他着重声明,“美国政府不是从两岸关系的棱镜来审视台湾问题的”[⑦]。鉴于中美关系大局,“再平衡”的相关政策文件及美国最高层讲话中均并未明确指明台湾地区的定位与作用,但美方接连以副部长级官员释放出强化美台关系、赋予台湾在“再平衡”中一定作用的政策讲话,美台关系因此实质性提升并在诸领域生发出新的特点成为关键。
国民党执政以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令美方喜忧参半。一方面,美国对台湾当局台海政策较为满意,这可以间接帮助其构建稳定的地区环境,减轻前沿军事负担;另一方面,美方担忧的是,台湾当局对陆政策如若更加积极则会超出美方的控制轨道。两岸关系的持续深化无疑会弱化美国对台战略影响,消减台湾在遏华方面的战略效力,从而有失去向大陆施打“台湾牌”之虞。就此,顺应奥巴马第二任期对华政策调整、强化“亚太再平衡”战略之际,美国对台政策也出现契合于“重返亚太”战略的新变化。总体来说,就是要将台湾耦合于“再平衡”框架内,发挥控制、离间陆台联系,深化美台关系,影响台湾政局社情及控扼大陆崛起等的重要作用。
二、“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于台湾地区的具体政策与作用期许
1.政治领域再巩固——美台实质性关系的进展
上文所述,“再平衡”战略特别重视巩固盟友伙伴关系,台湾自然是美方强化其亚太同盟体系的重要一环。自《与台湾关系法》以来,美台“准官方”、“准盟友”关系一直是推动美台多维合作的政治基础,“再平衡”战略框架下这种独特的双边关系定位得到了强化。
首先,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台双方自政府国会到政党社团等的人员互访愈加频繁,往来层次不断深化。商讨政治、防务、经贸、环保等议题的白宫内阁副部长级员官及国会各专业委员会主席在内的美方高级官员访台构成了新条件下发展美台实质性关系的人员基础。
出于维护中美关系大局,2014年4月之前,美方并未派遣内阁部长级官员访台,只是显著增加美国副部长级及以下官员的访台频率。包括助理商务部长、国际开发署副署长及能源部副部长等美方高级官员于2011年内密集访台。2012 年5 月,美国会众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伊莱亚娜·罗斯(Ileana Ross)出席马英九政府“就职典礼”,她宣称“美国是台湾的可靠朋友,美方将向台湾持续提供庇护”。[⑧]众议院外委会在美国外交决策系统中地位依然较为重要,该项政策声明显示出国会亲台势力的有力发声。2012 年8 月,国务院负责经济与商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访台,与台湾当局探讨“亚太再平衡”战略下深化美台经贸交往等具体问题。而2013年则共计有九批次美国内阁官员及参众两院议员访台,其中又包括两院外委会主席等高官。2014年的美台官方互访有增无减,美方各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副部长级官员及国会重要议员的对台访问强化着美台联络。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环保署署长于2014年春访台,这是14年来美国首次派遣部长级官员访台,强化美台关系的信号明显。此外,2015年元旦,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华盛顿台湾驻美代表处时隔36年后再次升起,美方用意溢于言表。对此,奥巴马早前便做出明确表示,他将寻求一切机会以实现美台高级官员互访,以便“通过双方高层文官及军方代表所举行的例行磋商来实质性提升美台关系”。[⑨]可见,奥巴马对于美台关系进行了适应“再平衡”战略的实质性强化。
同期,台湾当局的对美外交在“再平衡”战略下也持续深化,其“过境外交”实现突破。马英九2013年8月出访中美洲后“过境”美国,获得了美方多名副部长级官员“有尊严”、“高规格”接待。这是美国官方宣誓重视美台关系、认可马英九台海政策的重要表态。而包括台“立法院长”、“新闻局长”、“陆委会主委”、“经济部长”及“外交部”、“国防部”等高官也加大了访美频度。同时,“台美国会议员联谊会”等团体也十分活跃,组织台“立委”人士接连赴美,与美国府会人士密切互动。可见,台当局已形成下自议员上至内阁官员直至最高领导人访美的制度性安排。
此外,“再平衡”战略也强化了美台在价值观领域的契合,从而软性地强化了美台关系。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在全球范围内捍卫其价值观利益,克林顿将“民主”列为美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奥巴马政府2010年版《国家安全战略》也将“价值观”列为“长期战略利益”,强调美国需“促进全球民主与人权”。[⑩]希拉里在阐述“再平衡”战略的相关讲话中也明确指出,美国价值观的传播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目标,并将台湾列为巩固亚太民主国家阵营的“重要支点”。[11]面对拥有强大硬实力而异己于自身制度理念与发展道路的中国大陆,美国尤为重视软实力的运用。长久以来利用台湾是华人世界所谓“民主示范”来西化大陆、颜色革命的政策方针在“再平衡”战略下有加强趋势。无疑,强化美台关系以保证台湾的生存环境、强化其自保能力是延续台湾作为对陆政治软化、政治变色等所谓“民主灯塔”作用的现实基础。
综上,保证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确保其作为独立政治实体的存续、保持陆台关系基本稳定但并不逾越美方所设定之轨道、继续强化其对陆所谓“民主典范”等作用是“再平衡”战略下进一步强化的对台战略定位与作用期许。可以预见,在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对于台湾问题的宏观表述同时,奥巴马政府将继续推行两面性的模糊政策以引导未来一个时期的美台关系。美台双边往来将延续“非官方”的基本框架,但内容则会得到进一步实质性提升。台湾当局已然并将继续耦合于为应对中国崛起的美国“再平衡”战略中。
2.安全防务领域再强化——美台军事防务合作新特点
近年来中国大陆军事现代化进程可谓狂飙突进。解放军不仅在核常武器方面大大缩小了同西方国家的差距,在反卫星武器、超高音速武器、无人系统武器、隐形武器等军事竞争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客观来说,中国军事现代化对美军绝对优势带来了一定冲击,更对其亚太前沿军事部署带来实质性威胁。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大规模夺岛登陆作战”仍是解放军主要作战任务之一。不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斗争准备仍然相当程度上指导着大陆自军事思想至武器研发等军事发展的诸多方面。总体来看,早已打破的两岸军力平衡正朝着更加利于大陆的方向发展。面对解放军初步具备对于第一乃至第二岛链的打击能力,包括冲绳在内的美军第一岛链作战基地全面后撤,其亚太军事部署发生重大调整。而台湾这艘对华战略包围的所谓“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对美的军事战略重要性发生了一定弱化,但这并未妨碍“再平衡”战略下美台军事关系的持续强化。
总体来看,美国并未弱化台湾在其亚太军事前沿部署及联盟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反而给予其在“再平衡”战略中的重要位置。美高官在国会外委会多次强调美台关系的军事意义。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科特·坎贝尔(KurtCampbell)指出,与台湾建立更加强健的防务关系是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利于美方在该地区的利益实现。负责亚太安全的助理国防部长彼得·拉沃伊(Peter Lavoy)也表示,美国对台政策是新形势下美国亚太新战略的有机子系统,对台政策将继续立足于亚太联盟与伙伴网络,并为有效应对各种军事冲突与威胁做贡献。[12]对于美台军事关系的新价值,美国智库也应声疾呼,企业研究所强调,“台湾不再是冷战遗物。它处于中美战略竞争最前沿,这种竞争很可能决定 21 世纪美中之间的战略格局”。[13]
然而,面对解放军已坚实取得台海优势的战略现实与中国对美威慑能力的显著增强,美国在强化美台战略防务关系的同时对美台防务合作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也进行了调整。长期以来,美台军事关系主要体现为“硬件军售”与“软件合作”,两者谁占主导随中美关系大局而屡有变化。总体来讲,“再平衡战略”推出以来,美国对台硬件军售虽数额巨大,但进攻性武器不多,实质意义不大。硬件军售并未逆转陆台军力失衡,而包括情报交流、信息共享、人员培训等在内的美台软性合作则大幅加强。这反映了美台防务合作内容方面的新变化。
其中,引进美式装备仍是美台军事关系最重要的实质性内容。小布什上台后将对台军售提升为按“正常防卫协作伙伴”待遇进行处理,提升了军售规格。奥巴马政府延续了这一军购程序,并在军售的量与质方面有较大提升。在美国全球军力部署重新调配以重点东向围遏中国的态势下,提升盟友的防务水准成为重点。就此,加强台军反登陆、反导、反空及反潜等对大陆的非对称作战能力是美国对台售武类型的主要依据。2010年美国对台湾出售了包括UH-60直升机及“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武器,总价达64亿美元。2011年9月,奥巴马再次宣布对台湾出售总额达58.5亿美元的先进装备,包括对台军现役145架美式第三代战机F-16A/B型进行升级。助理国防部长彼得·拉沃伊(Peter Lavoy)强调,这是美方遵守《与台湾关系法》以协防台湾的义务责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F.Burghardt)对此也大加赞扬。[14]尽管此番大规模售武引起美中关系波折,但美方一再强调不会因大陆暂停中美军事交流而停止美台军事合作。
此前,美国防部建议对台直接出售F-16C/D战机,而国务院认为对F-16战机进行升级则更佳。这既能实质性提升台军实力,减缓台海军力失衡,增加台湾“以武拒统”信心,同时也可照顾北京的情绪。据悉,升级后的台军F-16战机将获得不亚于F-16C/D的先进战力,能够与大陆Su27/30系列相抗衡,并获得对J-10战机的技战术优势。但只要美方不对台出售第四代隐形战机和新型预警机,两岸空军差距并不会因此次售武而发生战略逆转。因此,中方相应的抗议言辞并不激烈。但此番对台出售防空反导系统与助其升级战机无疑是美方“再平衡”战略及军事预算缩减情况下提升亚太盟友实力以分担美军义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进入第二任期,随着所谓美国对华政策中“自由主义神话”的破灭,奥巴马政府顺应对华战略围堵加强的趋势,对台军售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对中美关系造成了困难。以履行合同义务为名,奥巴马政府于2013年对台出售了包括12架P-3C反潜巡逻机、30架AH-64E武装直升机及60架UH-60直升机等在内的技战术水准十分先进的武器装备。P-3C反潜巡逻机对潜艇具有强大的侦测打击能力。12架该机可以有效覆盖台海地区,台军将与装备上百架P-3C的日军及美军的反潜火力有机结合。台湾反潜战力的提升将进一步夯实美军西太平洋海域的反潜网络,增强其对华“海空一体战”的作战效能。此外,售台的武装直升机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火力,是台军“抗登陆”作战体系的重要支撑。除去以上战术武器,对台出售“佩里”级导弹护卫舰是奥巴马政府对台售武更加活跃的重大举措。2013年8月1日,美众议院外委会通过《2013台湾政策法》,强调美方需提升美台关系,对台提供防御性武器。法案授权总统对台出售4艘退役的“佩里”级护卫舰。[15]2014年12月18日,奥巴马正式签署法令,对台出售该型护卫舰。这是自2001年美对台出售“基德”级导弹巡洋舰以来美国十多年来第一次对台出售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其中释放的战略涵义深远。
其实,台湾对于性能并不出众的“佩里”级具备仿造自产能力,但此番美台买卖二手军舰体现出的战略意义已超出装备层面,而具有在“再平衡”战略下全面维系、提升美台关系的意涵。通过花费巨资购买美海军退役舰只可以帮助延续传统美台军事关系,拉拢国会亲台派与诸军工利益集团。美国悍然对台出售如此级别的作战武器也达到了在战略上维系、申明美台关系的政治效应。“佩里“级的出售尤其体现出美国台海政策中进攻性与保守性的增强。但为避免刺激大陆,美国近年来也重视帮助台方研发常规潜艇、隐身攻击舰艇、高超音速武器等装备,以提升其非对称作战效能与武器自产能力。
必须承认,美国对台军售和提升台湾军事科技水平导致了事实上的陆台军备竞赛。美方既赚取大量外汇,又在一定程度上借台湾之手影响了大陆军事现代化的某些方面。南京和广州军区的发展重点被很大程度上限定在夺岛登陆作战、空降作战、制空作战等假想对台战争方面。相对有限的军费投入相当程度上被限定于解决台湾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解放军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对于诸多高新尖军事装备的研发力度,某种意义上也固化了解放军的军事思想,阻碍了解放军战法创新。这自然部分消解了大陆对美的实际威慑能力。由此看出,美台军售的着眼点已超出台海一隅而成为拖延中国军力发展的重要战略砝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来美台军售规模不减,但不向台方提供战略性进攻武器则是底线。同时,对售台武器进行性能限制也是一贯做法。这些原则并未因“再平衡”战略而被冲破。奥巴马决定不对台湾出售柴电潜艇及F-16C/D型战机便体现直接体现。此外,售台“佩里”级护卫舰没有装配拖曳列阵声呐,P-3C反潜巡逻机性能也有所削弱。这一方面是照顾大陆反应,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美国担心如若和平统一,大陆将和平接受台军美式装备,对美将极为不利。台军近年来“共谍案”频出,这也影响了美方将最新型装备售予台湾的意愿。
弱化售台武器性能并不影响美国企业参与到台湾自研武器的产业链中,类似的技术装让与零件供应也是美台军事合作另一重要侧面。综上,“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了美国对台的战略需求。有限提升台军防御能力,使其为美军围遏大陆做出贡献仍是美台军售的主要目的。然而,随着两岸军力对比加速失衡,台湾在军事层面能为美“再平衡”分担责任究竟几何,令人存疑。因此,现阶段及未来一个时期美台硬件军售的实际意义在下降。美方也对此心知肚明,这直接导致了“再平衡”战略下美台军事“软性”合作的加强。
强化美台信息情报共享、人员交流培训、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等“软性”合作是美台军事合作的突出点。一直以来,对陆情报收集共享是美台合作的重要内容。美国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认为,面对难以逆转的两岸军力失衡,与其低效地对台售武,提升台军包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及侦察(C4ISR)在内的综合自动化通信指挥能力并与美军系统互联互通才是美台防务合作的战略优先。[16]这一政策具体指导了美台军事情报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
凭借地缘优势,台湾一直是美国对华监听、监视的重要基地。2013年由美国技术支持的台军“铺路爪”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部署服役。该雷达系统监测距离为2500公里,对解放军各型弹道、巡航导弹均可有效监控。该雷达将配合台日韩的反导拦截系统,成为美国东亚对华战区反导系统的重要监控阵地。此外,美军还协助台军统筹其陆海空三军的指挥控制系统,以建立相仿于北约的战区统一信息平台,号称“博胜计划”。该系统将与美军联网共享,增强其“台海有事”的军事应变能力。此外,为应对中国海军愈加频繁的远洋活动,海岛超视距雷达监控系统、海底综合监听网等项目也成为美台军事合作的突出内容。无疑,这将强化台湾在美“海空一体战”中的战略地位。此外,美台双边军界人员互访、人才培训、联合演练、观摩学习等在近来也十分热络。台军参谋及作战人员在美受训的规模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将台湾耦合进“再平衡”战略下美国西太平洋军事部署及战略规划是美台防务关系发展的最新驱动力。这既可弱化两岸军事失衡局面,又能减轻美军负担。同时,还可巩固台美准军事同盟关系,增强台湾安全信心,延续其以武拒统、对美亲和外交的既定政策。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美台军事关系在延续现有“硬件”合作同时,将更加低调深化双边“软性”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台湾对美的军事战略价值及其作为战略资产的重要正面效能。
3.经贸关系再提升——美国区域经贸规则的重构与美台经贸关系新进展
除去政治军事议题,加强美台关系、控遏陆台关系进展程度的有力着手点便是美台经贸。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组成部分包括谋求重构亚太区域经贸规则,与中国争夺地区经贸主导权和战略影响。为此,美方谋划建立排斥或限制中国而为其所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如何深化美台传统经贸联系的同时将台湾纳入TPP成为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议题。
台湾是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同时是美国重要的经贸伙伴。2000年,台美贸易额达599亿美元,美国是台最大贸易伙伴。[17]到2010 年,美国在台投资达 210 亿美元,仍是其最大外来投资国及第三大贸易伙伴,台湾也是美国第九大贸易对象。台湾也是美国农产品第六大消费市场,人均消费量仅次于加拿大。[18]美台经贸往来的重要性令在台有传统利益的美国商界不可小觑。而大陆对台经贸影响力的迅猛提升直至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成为美方担忧的战略现实。美台经贸关系已脱离经济议题层面而具有同大陆争夺对台战略影响的深远内涵。
中国国民党执政以来,两岸经贸往来取得重大进展。大陆已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成为台资的重要投放地与商品市场。陆台经贸联系已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命脉。“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仰仗美国”成为包括台湾在内的亚太不少经济体的国际政治现状。尽管美国政府对两岸关系发展表示赞赏,但其对陆台关系的发展是有容忍限度的。首先,两岸只能洽谈经济问题,而要回避涉及改变台海现状的议题;其次,美方要监控两岸经贸发展的层次水平,要对两岸经贸谈判的过程细节予以影响乃至掌控;最后,两岸经贸发展不能伤害美台政治互信与经贸关系,不能造成不利于美国的台海局势变动。美方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岸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将会对陆台政治关系产生进一步的正面回馈及激励效应,而这是对“不独、不武、不统”现状的重大威胁。基于此,美方与中国争夺地区经贸一体化引导权的同时,争夺对台经贸影响力自然成为要点。
2010 年6 月,陆台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 ,两岸经贸往来进一步制度化,美方对此深表担忧。虽然目前ECFA后续主要协议《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遇阻,但陆台经贸联系的发展势头不会逆转。然而,目前由反服贸运动及“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所彰显的对深化陆台关系深表疑虑的岛内民粹化、泛绿化民意可以预见,继续深化陆台经贸合作面临不小障碍。而美方主导的TPP对岛内决策层及民间业界的吸引力则不断上升。相对来说,TPP更能取得台湾各阶层的政治共识,台湾加入TPP的民意基础颇为深厚的。为此,利用有利于美方的台湾现有政治社会生态及逐渐抬头的“反中”民意从而加紧推进美台TPP谈判成为美国对台商贸政策的重中之重。
台湾地区自2002年起加入世贸组织后,构建美台双边自贸区(Tree Trade Area,FTA)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因禁止美国瘦肉精牛肉进入台湾市场,美台经贸关系一度严重受挫。美方频频施压下,台湾当局立场软化。2012年7月,台立法机构允许进口残留一定分量瘦肉精的牛肉,美牛合法入台。[19]“美牛”事件落幕为美台经贸关系清除了障碍。就此,美台恢复了自贸谈判,并在台湾加入TPP谈判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
为深化美台关系、提升区域竞争力,台湾当局对TPP反响积极,美方也予以正面回应。马英九明确指出,台湾要全面适应新规则,在八年时间内加入 TPP。“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Raymond F.Burghardt)也表示,台湾加入TPP“就政治层面来说是好事”,美国将予以坚定支持并“反对基于任何政治理由而将台湾排除在该项协议之外”。[20]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针对台湾加入TPP议题表态支持。2014年11月,美国负责亚太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再次强调,在台湾完善自身政策法规、松绑投资限制等情况下,美国乐见并欢迎台湾加入TPP。[21]TPP是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高水平协定,台湾加入后可消除其关税壁垒,为美国商品进军其市场扫清障碍,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美方贸易逆差。此外,凭借TPP框架下高标准的服务业开放与准入规则,美国将主导台湾地区诸多服务业标准,从而深化台美经贸整合程度。
此外,台湾加入TPP能够迟滞大陆所推进的两岸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美方得以继续利用经贸问题插手台海局势。美方希望借TPP能够与大陆争夺对台经贸影响力进而离间、弱化陆台双边关系,扭转自身在台湾经贸版图中日益边缘化的被动局面。由于TPP准入门槛较高及美方掣肘,中国在短期内无法完成准入谈判。台湾相对大陆更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法治条件及美台政治关系能够使其更加顺利快速加入TPP。就此,台湾将获得包括日韩、东盟、北美、澳新乃至拉美等广泛成员在内的“高水准自由贸易”便利条件。这大大促进台湾外向型经济,提升其区域经济竞争力。同时这也将一定程度上削弱陆台经贸关系,对冲大陆通过经贸往来对台施惠、影响其社情民意的柔性战略。可见,TPP成为美方有效稀释大陆战略影响的政策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加入TPP对于台湾政局态势、社情民意也具有深远影响。加入TPP将强化台湾社会“斥陆投美”与“反中”心态,形成所谓美日韩台澳等“民主阵营”经济一体化的心理效应,进而对两岸交往制造心理障碍。如台湾主流媒体《联合报》认为,“瞻望美台关系前景,TPP比军售更重要”,“通过TPP,台湾可借此融入国际社会,与民主国家携手一起获得经济及政治上的平衡与安全”。[22] 与台湾社会对加入TPP议题的政治共识与社会认同相比,台湾反服贸运动所彰显的部分民众对陆台经贸合作的排斥疑惧态度与“反中”心理应引起重视。
综上,通过“再平衡”战略,美国对亚太经济秩序加以重构的同时强化了美台经贸关系。其中的TPP议题已成为中美经济对抗与争夺台湾民心的战略博弈点。促使台湾加入 TPP,可以将其纳入美国主导的亚太经济合作框架,削弱大陆所推动的两岸及东亚一体化态势,减轻台湾对陆经济依赖,从而继续维持台湾对大陆的心理离心与战略疑惧。通过弱化大陆拟通过经贸整合而促使两岸关系良性变化及最终走向统一的战略谋划,美方得以继续复杂、延宕台海局势,延续中国内耗的对美有利局面,从而延缓中国大陆的国家崛起与复兴进程。
三、结语:中美大国博弈新阶段下的台海形势
较之马英九执政初期,近来两岸关系迟缓。政治互信踟蹰不前同时,两岸维持着军事对峙与军备竞赛。相对成熟热络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也遭遇挑战,其作为陆台关系推进器与压舱石的作用受到考验。这种变化既根植于岛内民意的深刻变化,同时也离不开“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美国对台政策的新调整。台湾问题只是美国战略东向背景下复杂化、险恶化中国周边环境的一个具体而又坚实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中自由理想主义成分的式微与对华负面性认知的固化及中美对抗程度的加深,可以预见,作为制衡中国大陆、保持中国内耗依旧有效的重要棋子,台湾将更加深入耦合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陆台关系也将告别前一阶段的稳定态势而可能进入问题滋生、推而不动的战略局面。
台湾、香港地区近来爆发的民粹主义运动包含着“逢中必反”的乖戾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主导下,大陆硬实力的增强只会增加涉台问题难度。美国强调重返亚太,要求中方遵守现存地区秩序等宣言无疑给予台湾强烈的战略仰仗。而深化美台经贸合作则可帮助弥合因陆台经贸关系而分裂的台湾社会。台湾也将在深切融合于美方主导的一系列地区一体化组织中收获实际利益与战略满足。从台北到东京,从河内到乌兰巴托,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正逐步强化为对华战略防遏的C型包围圈,而台湾仍是其中强有力的战略节点。随着中美关系中自由主义神话的衰微与两国现实性对抗烈度的增加,台海问题将日益僵化停滞、趋于复杂。
随着中国硬实力崛起,综合国力转化为主导亚太事务的军事实力与现实战略影响是地区国际政治的未来现实。中美之间战略摊牌不可想象,也得不偿失。美国也远非“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超强综合国力与内部机制活性维系着霸权,这也延宕着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与中国统一大业。“亚太再平衡”战略恶化中方战略环境,为台海局势增加不定之数同时,其作为大战略的综合特性也昭示着中方应对美方战略围堵及解决台湾问题应构建自身的大战略。
具体来说,一方面以加入TPP为着手点,继续向美方释放中方承认美方全球主导地位,愿意加入美方创立的地区秩序中来的积极信号。从而舒缓美方战略疑惧,夯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抓住亚太区域经济秩序重组机遇,继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则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上合组织等为依托,稳步构建中国主导的区域政治经济架构。这样,进可以使之与美方主导的亚太区域秩序互联互通,退可以打造周边国家同中国的利益共同体。此外,向美方释放善意同时,又要敢于适时亮剑。只有当中美硬实力基本达到战略均衡而美方显见到中方的战略意志时,美方才会抛弃台湾,中美关系才会绕过台湾问题形成新的互动角力关系。台海方面,大陆仍需以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战略忍耐与善意诚意做好针对台湾各派政治力量的工作。目前应该加速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各项协定,尽快加入TPP,并继续保持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发展态势不至逆转。
中美在亚太及台海区域的政治角力显然已经上升为包括治理制度、国家道路及意识形态等在内的复合型地缘政治较量模式。虽然其烈度远没有冷战时期美苏之争严峻,但客观来讲,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与台海问题的最终解决可以用冷战史研究的“人心之争”框架来予以解释。而用更通俗的话语来讲,可以认作是治理模式之争与文明魅力之争。
随着中美硬实力差距的逐渐缩减及亚太地区中美战略均势乃至中方局部战略优势的形成,美方在台海问题上终究会现实地脱身。而最终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基础仍在于深深耕耘台湾两千三百万民众的政治认同与向心意识。除了坚定夯实硬实力及把握中美关系合作居主的大国关系外,对内有效提升各阶层民生、全面落实民权、构建社会主义特色民主,以实现中国大陆更加可持续、高质量的良治与善治才是更为基本、更为透摄人心的软实力建构。这样的文明型崛起及其主导下的中国对外政策与对台政策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统一,直至赢得“人心之争”的坚实道路。
The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United States Relations
Xin yi
( Department of Histor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Abstract】 Since the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was unveiled years ago, it has been reshaping the strategic situation in Asia-Pacific and deteriorating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hina significantly. In such background,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ivot, Taiwan is playing an extraordinary role in it.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make a specific illustration of the function played by Taiwan, the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has been pushing the Taiwan-United States relations a lot. This article tries to illustrate thenewest development underthe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of Taiwan-United States relations. It will als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n the background of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Keywords】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Taiwan-United States relations; US-Taiwan arms sales; Sino-American relations
【作者简介】忻怿(1990—),男,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4级博士研究生,中美关系史研究方向。
[①]美国亚洲协会:Hillary Clinton:We Are Ready to Listen to Asia
http://asiasociety.org/policy/strategic-challenges/us-asia/hillary-clinton-we-are-ready-listen-asia. (上网时间:2014年12月9日)
[②] 外交政策:Hillary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Nov.2011, 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上网时间:2014年12月4日)
[③] 纽约时报:Leon Panetta,Assures Allies of U.S. Presence in Pacific. http://www.nytimes.com/2011/10/25/world/asia/united-states-pivots-eastward-to-reassure-allies-on-china.html. (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日)
[④]中国青年报:《奥巴马连任后首访亚洲》,http://zqb.cyol.com/html/2012-11/17/nw.D110000zgqnb_20121117_1-04.htm. (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2日)
[⑤]美国白宫网站: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 Tom Donilon,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 March 11,2013.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3/11/remarks-tom-donil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y-president-united-states-a. (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3日)
[⑥]中美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Kurt M.Campbell’s Testimony before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mmission,March 18,2010,http://www.uscc.gov/hearings/2010hearings/ transcripts/100318trans/100318final trans.pdf. pp.15-16.(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5日)
[⑦] 中时电子报:《美视台为区域重要领导者》,http://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31005001402-260408.(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8日)
[⑧]环球时报:Washington Ready to Step Deeper in Straits,July 30,2012,
http: //www.globaltimes.cn/conten/724206.shtml.(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7日)
[⑨]美国国务院:Kurt M. Campbell,“Why Taiwan Matters,Part II”,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October 4,2011,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1/10/174980.htm.(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4日)
[⑩]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423145.(上网时间:2014年12月19日)
[11]美国国务院:Hillary Clinton,“America’s Eng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0/10/150141.htm.(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7日)
[12]美国国务院:Kurt M. Campbell,“Why Taiwan Matters,Part II”,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October 4,2011,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1/10/174980.htm.(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8日)
[13]美国企业研究所:http://www.aei.org/article/103283.(上网时间:2014年1月2日)
[14]西陆军事网:《美宣布对台军售升级重审协防台湾 》http://junshi.xilu.com/2011/0922/news_343_192419.html.(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7日)
[15]凤凰网:《美众议院通过涉台法令 拟增加对台军售》, http://news.ifeng.com/mil/video/detail_2013_08/02/28216210_0.shtml.(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1日)
[16]2049计划研究所:Mark A. Stokes,Revolutionization Taiwan’s Security—LeveringC4ISR for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Challenges,
http://www.project2049.net/documents/revolutionizing_taiwans_security_leveraging_c4isr_for_traditional_and_non_traditional_challenges.pdf.(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2日)
[17]华尔街中文网:《美国贸易伙伴三十年变迁》,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278.(上网时间:2014年1月7日)
[18]美国国务院:Kurt M. Campbell,“Why Taiwan Matters,Part II”,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October 4,2011,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11/10/174980.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2日)
[19] 财新网:《台湾有限解禁美国牛肉》,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2-08-06/100420046.html.(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5日)
[20]中国邮报:“Non-protectionist Taiwan Would Get Support for TPP Talks Entry:US Official”,
http://www.chinapost.com.tw /business/asia_taiwan /2012 /07 /14 /347552 /Non_protectionist_Taiwan.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3日)
[21]中时电子报:《美国务院代表公开支持台湾加入TPP》, http://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41120003002-260410.(上网时间:2014年12月24日)
[22] 中国台湾网:http://www.taiwan.cn/plzhx/mtshy/tga/lhb/index_5.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2日)
来源时间:2015/3/17 发布时间:2015/3/16
旧文章ID: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