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杰出贡献
作者:程中原 来源:《晋阳学刊 》2014 年第 6 期
1974-1975:促使美方接受中国坚持的条件:按废约、撤军、断交三原则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邓小平再次复出以后,就参与处理外交事务,以后进一步明确分工主管外事。在大国关系方面,邓小平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是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
1972年2月28日的中美上海公报打破了两国关系的僵局。此后,两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新闻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增进,但两国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障碍是台湾问题。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向美国提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三个条件(亦称三原则):废约、撤军、断交。邓小平坚持处理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以我为主,促使美方接受我方的条件,使中美关系朝着逐步实现正常化的目标前进。
邓小平在1974年11月26日至28日与基辛格会谈时,就已明确指出,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只能采取“日本方式”,即:断交、废约、撤军。基辛格提出的方案,从本质上说,这不是“日本方式”,而是“一中一台”方式,在建交问题上无非是一个“倒联络处”的方案,中国不能接受。在美国同台湾断交、废约、撤军后,台湾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去解决,那是中国的内政,用什么方式解决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事。29日发表的《公报》宣布,两国政府商定,美国总统福特将于1975年访华。
福特总统于1974年8月9日就职后曾表示“保证继续信守上海公报的原则”,继续执行尼克松的对华政策,并打算在自己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10月28日,福特签署了废止《台湾决议案》①。
邓小平对福特访华十分重视,积极进行准备,通过各种途径与美国方面沟通,表明我方对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特别是具有关键性的台湾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1975年4月1日上午,邓小平会见美国众议院议长和众议院共和党领袖,谈到中美关系时指出: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很欣赏当时尼克松总统走出了勇敢的一步,亲自到中国来,中美双方签署发表了上海公报。这是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是新的开端。……总的说来,在这差不多三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觉得中美关系发展还是好的。只要遵循上海公报的精神和原则,逐步发展两国的关系是完全可能的。我们的愿望就是,双方沿着上海公报的原则精神坚持走下去,双方都不要后退。在谈到台湾问题时,邓小平强调:我们两国之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这个问题只能按日本方式解决,即撤军、废约、断交,不能有别的方式。如果美国认为不成熟,我们可以等待[1]30-31。
6月2日上午,邓小平会见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代表团团长和美联社董事长时,着重谈了福特访华和中美关系问题。邓小平说,对福特总统访华,我们抱着这样一个态度:福特总统要来,我们欢迎,来谈问题也可以,不谈问题也可以,谈得拢也可以,谈不拢也可以。至于福特总统的访问是否带来中美关系的某种前景,这是要由福特总统去考虑、去决定的问题。中美两国之间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我们的立场很清楚,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问题只能采取日本方式解决,具体地说,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军,同台湾废约、断交。其他方式,我们不能考虑。如果美国政府考虑还不成熟,我们也可以等一等。总之“,两个中国”、“一个半中国”和“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的立场,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变相形式的这种立场,我们也不能考虑。台湾问题是中国统一的问题,这是一个主权问题。不能设想中国人民会同意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国土上分割出去,这不可能。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遵循上海公报的原则,中国只有一个,不能采取别的立场,不能从上海公报的立场后退。至于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一个内政问题。我们尽力采取和平方式解决[1]52。
在6月9日下午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谈时,邓小平也重申:有人要我们保证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我们不作这个承诺。台湾问题是中国人的内部事务。我们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但是采用和平方式还是非和平的方式,那是我们的权利[1]54。
在8月6日上午会见美国议员访华团时,邓小平再一次表示:我们高度评价尼克松总统1972年采取的勇敢决策,到北京来访问,并在上海发表了上海公报。认为在中美之间的根本问题――台湾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现在能维持这样的关系就算是正常的。重申对今秋福特总统访华的态度:福特总统来,我们总是欢迎的。谈不谈[台湾]问题,能不能解决问题都可以。见见面也有好处嘛!当然这个问题要由福特总统决定[1]77。
在解决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上,邓小平既坚持原则立场,又坦然相对,耐心等待,无求于人,这种姿态,使得中国方面保持主动的、攻守自如的状态,处于同美国平等协商的地位。
这一点,在9月20日上午,邓小平回答英国前首相希思关于基辛格下月访华中美关系是否会有进展的问题时,再一次充分地体现出来。邓小平说:
这要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有什么方案。中国的态度无非是三个条件,即日本方式:一、废约,废除美国和台湾之间的条约;二、撤军,人数不多,现在是四千多人;三、断交,不能考虑别的什么“两个中国”或者“一个半中国”。如果美国觉得时间还不成熟,我们可以等待。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耐心。我们坚信,不管过多少年,台湾问题总要解决。美国提出,你们是否可以作出一个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保证?我们说不行。因为怎么解决,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用什么方式来解决,是我们的内政。我们希望和平解决,但如果不能和平解决,怎么办[1]101?
在10月10日会见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韩丁率领的代表团时,邓小平再次赞扬尼克松访华两国发表上海公报的行动,说“你们美国还没有其他人能像他这样”;又一次指出,现在阻碍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就是一个台湾问题。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只有实现废约、撤军、断交三条。实现这三条,中美两国就可以建交[1]115。
1975年10月19日至22日,基辛格到北京,为福特总统访华做准备。邓小平负责接待,同他举行了四次会谈。21日晚,陪同毛泽东会见基辛格和夫人。在20日下午的会谈中,邓小平指出:毛主席多次强调,中美之间当然有双边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国际问题。对待国际问题,要从政治角度考虑,才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楚,才能在某些方面达到协调。邓小平委婉地批评了美国方面强调的所谓“灵活态度”,认为灵活是要符合于战略要求的灵活,如果灵活得过分,就会使人们想到究竟这个战略是什么,而我们的态度是从不僵硬。邓小平强调,苏联的战略重点在西方,在欧洲和连接欧洲的中东、地中海,甚至波斯湾。世界上有一种舆论说,似乎中国很怕苏联进攻。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博士,这种估计是错误的[1]120。
22日下午会谈中谈到福特访华公报时,邓小平指出,重点在政治方面,这次访问从政治上可以体现出来。我们可以按照上海公报的原则在贸易和人员、文化交往等方面继续前进。我们双边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是台湾问题,恐怕你们也没有准备拿出新的方案,如能重申上海公报的原则还是比较适当的。邓小平的这些意见是分析了实际情况、衡量了现实可能提出来的。22日当天,邓小平审阅了外交部报送的中美联合公报中方草案,并即报送毛泽东。得到毛泽东同意后,即提交美方并由外交部长乔冠华同基辛格磋商[1]121。
1975年12月1日下午,美国总统福特到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邓小平负责接待。当晚,邓小平受周恩来总理委托主持欢迎宴会。邓小平致祝酒词[2],高度评价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他说:三年多以前,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这是一个独特的国际文件,它明确阐述了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政策上的根本分歧,同时也指出了两国在当今世界上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突出的一点是两国都不应该谋求霸权,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霸权的努力。公报为发展中美关系提供了基础,也指出了方向和目标。这一公报的发表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对福特总统表示欢迎,并表示了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期望。邓小平说:自从上海公报发表以来,总的说来,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和友谊有了增进,两国关系有所改善。福特总统就任后不只一次表示恪守上海公报的各项原则,愿为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而努力。对此我们表示欢迎。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相信”只要认真遵守上海公报的各项原则,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一愿望终将实现。福特在祝酒词中表示“保证致力于那些最初步骤中所确定的目标和原则,特别是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我们将继续坚定地致力于在上海公报的基础上建立我们两国正常关系的过程,并且扩大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合作的领域。”[3]
邓小平同福特举行了三次会谈。12月2日上午会谈中,邓小平指出,国际形势千变万化,我们两国虽然各自所处地位不同,但两国领导人相互接触、交换意见,总是有益处的。我们两国社会制度不同,理所当然地有许多分歧,但这不排除寻求共同点,不排除在上海公报基础上寻求发展两国关系的途径。双方可深入地交换意见,哪怕是分歧、吵架也没有关系。过去毛主席讲过,我们提倡小吵架、大团结。我们两国之间有许多共同点[1]134。
2日下午,邓小平陪同毛泽东会见福特和夫人。福特向毛泽东谈了上午会谈中两国的共同点。福特说,在今天上午的会谈中,我们使用一些强烈的语言,反对某一个捣乱的国家。我们共同批评了另一个国家。福特还说,我想我们要努力更好地协调行动,以便在国际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来对付诸如苏联这样的国家所提出的扩张主义的挑战。他们在国际上总的欲望是在领土、经济和其他方面进行扩张。但是,我们将要对付他们的挑战。福特表示:我们打算在明年之后改善我们的双边关系。我们认为那时将是我们能在双边关系方面取得真正进展的时机。福特提出,在此期间,你的国家和我的国家将分别从东方和西方来共同对付苏联。这将有利于在美国国内使人们更多地支持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继续取得进步和发展正常化。福特还进一步申述,我们应当在此期间用我们美国所做的事情和你们人民共和国所做的事情来使苏联信服我们说的话有行动作后盾。我们将保持对他们的压力。我们希望东方对苏联的压力将同我们在另一端通过实际行动对他们施加的压力同样强大。
毛泽东表示怀疑福特所言不过是放空炮、骂娘而已。福特表示,我们做的会比那要多,过去我们做的就比那要多,我们今后仍将如此。对毛泽东提出“你们有实炮啊”的问题,福特明确回答:是的。除非他们挑战,否则我们的火药将保持干燥。但如他们挑战,我们的火药就将不再是干燥的了。事实上,我们对付过他们的挑战,今后我们也将继续这样做。
毛泽东表示:那好!达成协议!福特说:我们达成这样的协议: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将进行共同的努力,你们从东方施加压力,我们从西方施加压力。毛泽东说:就是。君子协议[4]121-126。
3日上午、4日上午,邓小平同福特继续会谈。福特表示,美方打算明年按“日本方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前提,邓小平即说明了按照日本方式实现关系正常化后台湾问题的处理原则。邓小平指出:按照日本方式,也就是要实现我们所说的“废约、撤军、断交”三个原则,也意味着跟日本现在和台湾的关系一样,非官方的、民间的贸易关系还可以继续保持。有关台湾的其他问题,则要作为中国内部问题解决。
这次接待福特访华,在毛泽东直接指导和参与、邓小平具体负责下,取得了积极的、重要的成果。美方接受了中国坚持的条件:按“日本方式”即废约、撤军、断交三原则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提出了中美明年之后建交的时间表①;还就共同对付北方的社会帝国主义达成了口头协议。从表面看,福特访华连《公报》都没有发表,了解了双方会谈的经过,特别是毛泽东会见福特时双方的交谈,就会毫不迟疑地肯定福特访华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实际上,在12月4日晚福特总统告别宴会上宾主双方的祝酒词中,对会谈的积极成果并非没有明白的表露。福特说:“我同毛主席和邓副总理进行的范围广泛的会谈,是友好、坦率、有实质内容和建设性的。”“我相信,通过我们双方的努力,我们能够建立起一种促进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的关系。我在我们的会谈中重申,美国保证致力于在上海公报的基础上完成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正常化。”福特还说:“我们的双边关系是重要的。但是我们双方都更加重视我们关系中的国际方面。正是一些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利益使我们两国在四年前走到了一起。其中一点是双方同意不对别人称霸,并且根本反对别人把霸权强加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努力。”[5]
邓小平在祝酒词中也说:“这次两国领导人直接交换意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有利于促进中美双方朝着上海公报指明的方向和目标作出努力。双方一致认为,上海公报是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是中美关系的基础。事实表明,它今天仍然是富有生命力的。”[6]
1978:打破建交谈判僵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从1978年7月5日,中美在北京举行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第一次会议。中方代表再次阐明关于建交的立场,即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必须履行断交、废约、撤军三条件。在实现正常化之后,美国可与台湾保持民间交往,但美不应继续向台出售武器。如何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经过将近半年谈判,美国接受了中国的三个条件。但是,在台湾如何回归祖国的问题上,美国要求中国只能用和平方式,中国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的内政,不作出只能用和平方式的承诺,不放弃必要时使用武力;在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上,中国坚决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不肯让步。
为打破建交谈判的僵局,邓小平从大局着眼,强调抓住机遇,及早解决。11月27日,邓小平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同美国谈判两国正常化问题,强调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机会[1]441。
邓小平会见美方人士,阐明中国方面的立场和底线,促进问题的解决。11月27日这天,他在会见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瓦诺克时指出:如果站得高一点看,不管中国政治家或美国政治家,都认为两国关系早点实现正常化好,越早越好。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稳定比中日条约的意义更大[1]437-438。11月28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蒂尔时指出:现在中美关系的焦点恐怕不是三个条件问题。美国方面要中国承担不使用武力解放台湾的义务,这不行。在实现关系正常化上,我们最大的让步就是允许采取日本方式,美国可在台湾继续投资,继续保持它的经济利益。我们多次讲过,台湾归还中国,实现祖国统一,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来解决台湾问题。台湾的社会制度同我们现在的社会制度当然不同,在解决台湾问题时,会照顾这个特殊问题,“中华民国”的名称要取消,它可以成为地方政府。根据现实情况,可以保留它的资本主义制度[1]442。
邓小平运用他的政治智慧,提出解开疙瘩的办法。12月13日前夕,邓小平审阅外交部《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第六次会谈的请示报告》,就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作出批示:“要明确表示:美方可表示和平解决的愿望,同时我方也要用同样方式表示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完全是中国的内政。”[1]449-450
经过第六次会谈,美方接受我方的意见,双方遂各自发表了一个声明,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方式问题就此得到解决。关于售台武器问题,邓小平提出,向美国谈判代表建议:是否可以先发表建交公报,建立外交关系,售台武器问题留给建交以后再商量解决。邓小平的建议为美方接受,建交谈判取得成功。
1978年12月13日至15日,邓小平又亲自同美国谈判代表伦纳德·伍德科克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举行会谈。13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谈中表示:基本同意美方起草的新的联合公报草案,但在公报中应重申反霸条款,以加重分量。同意在1979年1月1日发表公报和声明。同时针对新的联合公报草案中《台美共同防御条约》是“终止”而不是“废除”的说明,指出:我已经看过先前美方起草的公报,布热津斯基最近跟柴泽民谈话的记录也读到了。美台条约既然是一年后终止,那么一年之内是否仍然有效呢?并提出在“终止”期以前的一年里,美国不应该再向台湾出售武器,希望伍德科克先生能够理解对台军售问题是何等重要。邓小平强调:对台出售武器会破坏中国的和平统一。如果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武器,蒋经国就会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就只会增加冲突的危险性。14日下午,听取伍德科克关于提前宣布两国建交时间的说明,表示同意。15日下午,听取伍德科克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保留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的权利的说明,明确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不要影响中国采取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设置障碍,最终只能导致武力解决。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方面,美国可以尽相当的力量,至少不要起相反的作用[1]452-453。
1978年12月16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和美国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政府邀请将于1979年1月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同时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归回祖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方式,这完全是中国的内政。16日上午10时,华国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经双方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提前于1978年12月16日上午公布。建交公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美双方重申并再次强调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将于三月一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中国和美国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隔绝和对立之后,在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78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性的大事》,高度评价中美建交。社论指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对于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中美建交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而且将受到全世界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国家的欢迎。
中美建交为进一步增进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79: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关系进入广阔发展的新阶段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致电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热烈祝贺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表示:我期待着本月底访美期间同阁下会晤,并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给美国人民。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应美国总统卡特和夫人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来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1月29日上午,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欢迎仪式。卡特在欢迎词中说:“今年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我们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今天我们又迈进了一步。我们期望,这种正常化能帮助我们一同走向一个多样化的和平的世界”,“我们特别欢迎有机会来交换学生和学者,加强我们的贸易、技术、科学和文化的联系。”邓小平在答词中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位于太平洋两岸的两个重要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于促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无疑地将是一个重要因素”,“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世界形势也正在经历着新的转折。中美两国是伟大的国家,中美两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必将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7]45-47
1月29日晚上,卡特总统举行国宴欢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人们称这次宴会是“全世界多数人今晚所注视的筵席”。卡特祝酒时说:邓副总理的访问,在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美国同中国之间的新关系可以为和平事业服务,特别是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作出贡献。我们现在所做的将成为今后的和平合作的先例。邓小平在祝酒时说,我们来到美国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春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欢庆的节日。此时此地,我们同在座的美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中美关系史上一个共同的时代开始了。我们两国曾在三十年间处于相互隔绝和对立的状态,现在这种不正常的局面终于过去了。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发展,也必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强大因素[8]48-49。
1月29日上午、下午,30日上午,邓小平和卡特在白宫举行了三次会谈。30日中午第三次会谈结束后,他们笑着走出会议厅,一起走进白宫西侧的玫瑰园。向聚集在草坪的几百名世界各国记者宣布会谈结果。卡特说:“我们的讨论是深远、坦率、诚恳、亲切而和谐的,极其有益和有建设性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今后经常磋商的关系。这对美国和中国人民有很大的益处。这是美国最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还说“:已经取得的进展使得将来有希望受益更大。”邓小平对记者说:“我个人完全同意总统先生刚才说的每句话。我相信,通过这次讨论和访问,加强了相互了解和友谊。这次访问使我更加坚信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各个领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有广阔发展前途。”[9]
1月30日,邓小平在华盛顿参加由五个美国团体联合举行的招待会,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对世界形势、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政策[10]60-65。当晚,出席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和全美华人协会举行的招待会,在会上向为增进中美友谊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努力的美国朋友和华侨表示感谢,并谈了祖国统一和台湾问题[1]479。
1月31日下午,邓小平与卡特签订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中国和美国将在平等、互利和互惠的基础上,在农业、能源、空间、卫生、环境、地学、工程和科学、技术的其他领域及其管理、教育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双方鼓励中美两国政府机构、大学以及其他组织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提供便利。中美将给予双方人员和设备的入境和出境手续的便利。双方同意商谈签订贸易、航空、海运协定。在这之前,两国之间还签订了另外两项协定。一项是高能物理合作协定,另一项是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定。此外,还签署了两国在农业、教育、空间方面合作的谅解的换文,作为履行科技合作协定的具体协议的一部分。在31日下午的签字仪式上,邓小平副总理和卡特总统都发表了讲话。卡特说“:有一个强大而稳固的、对世界事务作出建设性贡献的中国,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有一个参与全球性事务的、自信而强大的美国,也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他说:“过去三天内我们所共同取得的成就是异乎寻常的”,“我们已经为朝着建立一种更坚定、更富有建设性和更有希望的关系前进绘制了一条新的和不可逆转的航线。”邓小平说“: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但是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我们曾经预期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两国的友好合作将在广泛的领域里迅速开展。今天所签订的协定就是我们的第一批成果。但是我们两国之间还有许多合作的领域有待我们去开辟。许多渠道有待我们去沟通。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他还说:“我相信,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的不断扩大,各国人民之间的往来和了解不断加深,应能有助于我们的这个世界安全一些、稳定一些、和平一些。因此,我们刚刚完成的工作不但有利于中美人民,也有利于世界人民。”[1]66
在31日中午,邓小平在华盛顿宾馆同一批有影响的新闻记者共进午餐,同他们谈话,回答问题。在赴白宫签订协定之前,下午三时半,邓小平又在华盛顿布莱尔大厦接受美国广播电视界采访,发表讲话,回答他们的问题[12]75-82。
邓小平访美引起强烈反响。邓小平成为《时代》周刊1979年第一期封面人物。该刊文章说: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风云人物,原因是邓小平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中国。邓小平的访问在全美引起轰动。舆论说“:邓来了,刮起了邓旋风。”在有名的国会山上,议员们纷纷拿着新出版的这本《时代》周刊,请邓副总理签名留念。200多位记者跟踪报道。美国三大电视网的黄金时间成了邓小平时间,赞扬邓小平说话坚强有力,还极为幽默。
2月1日,邓小平一行结束在华盛顿的访问,中美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公报说:“双方的会谈是友好诚挚的、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双方回顾了国际形势,一致认为双方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和相似的观点。双方也讨论了彼此看法有所不同的方面。双方重申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谋求霸权或支配别国,决心为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和民族独立做出贡献。双方认为,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不应妨碍彼此加强友好关系和合作。双方决心为此努力,并且深信,这种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特别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2月1日,邓小平到达卡特故乡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访问。中午,出席美国南部地区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亚特兰大商会在桃树广场饭店大厅举行的欢迎宴会。邓小平发表讲话,感谢主人在亚特兰大市给予他的热烈款待,并表示很高兴同17位州长会见。邓小平说,美国的南方在过去是比较落后的,而现在已成为发展经济的标兵,这些成就是对刚刚开始实行现代化规划的中国人民的巨大的鼓舞力量。还说,同卡特富有成果的会谈表明,美中两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今后的任务是要由两国人民来扩大在各个领域的合作[13]。
2月2日上午,邓小平一行离开亚特兰大前往休斯敦,下榻建筑风格独特的海厄特摄政旅馆。当晚,在得克萨斯州马术竞技场观看表演。一名女骑手递给邓小平一顶牛仔帽,邓小平笑着接过,毫不犹豫地戴上。坐在旁边的冀朝铸为他扶正了帽沿。戴着牛仔帽的邓小平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地同牛仔们打成一片。不仅让当地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让全美国老百姓一睹中国领袖的风采。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2月3日晨,邓小平同一些美国报纸、杂志的主编和发行人共进早餐。谈到他在休斯敦的访问时,邓小平说,昨天在休斯敦度过了难忘的一天。他在航天中心会见了一些美国科学家、学者和宇宙航行员。他说,他与方毅副总理临时成了“太空人”,因为他们进了天空实验室,坐在乘务员的位置上到太空走了一趟(模拟航天飞行)。还说,昨晚,观看了马术竞技表演,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在谈话中,邓小平再次明确表示,中国坚决支持柬埔寨反对越南侵略的斗争。在回答问题时,邓小平说,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在今后几年内将达到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在近期内,至少三五年,中国还要增加农产品的进口,主要是粮食;目前同美国政府和公司就两国在石油工业和其他领域的合作问题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地质调查证实了中国的石油储藏量丰富[14]。
2月4日,邓小平在西雅图出席美国联航总经理和波音飞机公司董事长为他举行的午餐会。邓小平在致答词中说“:我们是带着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谊来的。在你们的国土上,我们也亲身感受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情意。我们的行程的最后一站就是你们这个被称为‘通向东方的大门’的城市。这使我们更加意识到,我们两国是隔水相望的邻居。太平洋再也不应该是隔开我们的障碍,而应该是联系我们的纽带。中美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中国人民的愿望。经过几天来同美国政府领导人和各界朋友的接触,我们深深感到这同样是美国人民的愿望。”邓小平说“:中国人民在争取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的努力中,有许多方面要向创造了先进的工业文明的美国人民请教。”“我们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里存在着广泛交流和合作的余地。”[15]
2月5日,邓小平在圆满结束对美国的正式友好访问时,在西雅图机场发表告别讲话。他说“:我们当初是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来的,现在是带着美国人民的情谊回去的。我们亲自看到了美国山川的秀丽、土地的富饶、经济的发达,但是最使我们难以忘怀的是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中美两国之间一度中断的联系恢复了。我们面前展现了两国人民广泛合作的前景。“”我们毫不怀疑,中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必将对全世界和平、稳定和安全产生深远的、有益的影响。”他最后说“:愿中美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远在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在邓小平结束访美回国的时候,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发表述评《历史性的访问深远的影响》,指出:“这次访问对中国和美国,以至对整个世界的巨大影响,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进一步显示出来。”述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访问美国,并同美国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负责人进行广泛的接触,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邓小平历时八天的访问期间,美国的新闻界,包括全国和地方的电视网,都全面地、显著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性事件。中国对当前国际事务和中美关系的立场以这样有效的方式直接为美国公众所深切了解,这是从未有过的。对广大美国人民来说,邓小平的访问带来了愉快和欢乐。每个人都要见一见邓小平,同他握握手,向他欢呼、问好,要求他签字留念。他们把亲切感人的邓小平当作中国人民的伟大代表来接待。他的政治家的风度和令人喜爱的性格给这次访问增加了光彩。他们称赞他“不但诚实坦率,而且和解、可亲”,说他说话“坚强有力,语言精辟,直截了当,机智老练,富于幽默感”。述评指出“:大多数人无疑会同意,邓副总理的访问完全成功。“”现在,访问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新的历史篇章却刚刚开始。”[15]
的确,邓小平这次访问,对于增进中美之间的了解和发展双边关系产生了良好效果,使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广阔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时间:2015/3/2 发布时间:
旧文章ID: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