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的导弹拦截试验
作者:李彬 来源: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
中国最近进行了第二次导弹拦截试验,美国观察家们或将其解读为北京计划建立全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标志。但是,在仓促定论前,我们需要审慎分析这次试验的性质、目的及后果。
新华社1月28日的一篇英文报道称:“周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但这篇报道的中文版多了“技术”这个关键词:“中国在境内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着重部分由作者标明)。由于英文版本漏掉了一个词,这次试验可能会被误解为事关系统部署。
资深研究员
亚洲项目、核政策项目
更多作者文章
全球禁核试监测站加入寻找失联飞机 成功把握有多大
中国与美国新东亚导弹防御体系
推动有效的中美战略性核对话
诚然,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能力的迅速增强,北京比以前更有资本去发展军事力量。但就此断言北京已决定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依然为时尚早。
“技术”这个关键词意味着中国进行的是能力测试。这样的话,北京很可能只想摸清美国当前的导弹实力,和自己作比较。
技术试验,而非系统测试
2010年1月11日,中国首次进行了导弹拦截试验;而对此次重大事件的中英文报道并无任何出入:“中国周一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着重部分由作者标明)。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两次试验侧重于开发和研究导弹拦截技术,而不是对可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美国导弹防御的核心技术是一种叫做“碰撞杀伤” ( “hit to kill”)的动能技术,“碰撞杀伤”旨在发射拦截器以撞毁来袭的导弹。很显然,中国在两次导弹拦截试验中均使用了这种技术。
在拦截试验中,使用“碰撞杀伤”技术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拦截器对导弹进行寻的的表现。在真实战争环境中,拦截的成败还有赖于其他的一些因素,如拦截器正确识别目标的能力等。
不过,中国2010年的测试情形与真实战争环境相差甚远。根据“维基解密”提供给《每日电讯报》的一份美国政府文件,在中国2010年的测试中,拦截器和目标导弹几乎是同时发射的。而在现实战争中,拦截器是要在导弹之后发射的——只有来袭导弹的轨迹被侦获后,拦截器才会发射升空。
2010年的测试可能是为了研究拦截器的寻的性能(homing performance)。此外,若参照美国的导弹拦截试验的进程,中国最近这次试验中所使用的技术应该与之前第一次区别不大。
此种技术在未来是否会被部署到某些特定系统中,这将由中国政治领导人作出决定。在此之前,中国还需要进行认真的战略研究。
试验背后的威胁感
西方国家的安全专家们或许很想知道,中国在这两次导弹拦截试验中的假想敌是谁。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称,“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要弄明白这份声明中的含义,就必须要深刻了解中国在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特殊安全观。尽管北京一直以来不断地研发新技术,但其努力的动因多是不甘落后于其他大国,而并非针对某个特定威胁。
美国通常将一些敌对国家(如冷战期间的苏联或今天的伊朗)或组织(如基地组织)视为其国家安全的威胁,而中国与之不同,它只是将某种特定情势定义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将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视为安全威胁与挑战,而并非特定的行为体。这一陈述背后的理念是,中国如果不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与其他国家齐头并进,就会被打败。
中国对“落后”的担心源自被侵略的历史经历——从1839年到1842年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西方国家依靠现代化装备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在他们强大的技术与军事优势面前不堪一击。
此外,由于很难分清其他国家是敌是友,把特定国家视为其主要安全威胁对中国并无裨益。例如,尽管英法两国在欧洲相互竞争,但它们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中结为同盟对抗中国。
并且,如果中国给所有曾经侵犯过其主权的国家都贴上安全威胁的标签,那它将会四面树敌,例如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
中国从这些历史经历中得到的教训是,它必须在军事技术方面赶上西方国家,否则它都可能遭到任何侵略者组合的蹂躏。对中国来说,它更容易从“落后就要挨打”中认识到安全威胁,而不是将某些敌对国家视为安全威胁。
在过去的150年,中国政府一直想要缩小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军事技术差距,即使政权性质由于革命而出现改变,这一追求也没有被放弃。
1983年,美国在“战略防御计划” (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的旗帜下,开始实施导弹防御工程。与此同时,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复苏,正开始对西方世界实行开放政策。中国科学家们认为,美国的这项工程必会推动其科技发展,担心北京如不采取类似行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鸿沟就会进一步拉大。
在这些科学家的倡议下,中国于1986年3月开始实施“863计划”,以推进科研发展,其中就包括研究美国的导弹防御工程。这项计划被认为是技术储备,目的在于帮助中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当时,中国的目的并非要建立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去对抗美国的导弹威胁。那时中国将美国视为朋友,而非敌人。此外,在美国庞大的进攻性核武库面前,中国即使建立起导弹防御系统也毫无意义。相反,中国的目的是了解军事科学的发展新动态,避免在西方的科技进步面前显得落后无知。
中国的技术选择也是出于其不甘落后的心态。多年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已然证明定向能技术——使用激光和粒子束的所谓“星球大战”计划——远未成熟,而“碰撞杀伤”技术已开始成型。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开启之后,中国科学家们逐渐认识了上述技术发展趋向,因此中国开始发展中国自己的“碰撞杀伤”技术。中国在2010年和2013年的两次导弹拦截试验表明,它已拥有这种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有了一个概念上的导弹防御系统,专门针对来自特定国家的导弹。
有关导弹防御与战略稳定性的知识
美国会发现很难在政治上和技术上使中国相信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会削弱中国的核威慑力。但中国的两次导弹拦截试验为中国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关导弹防御核心技术的第一手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技术储备来帮助北京了解未来西方科技发展的方向,而且可以用来评估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性。
长期以来,中美双方在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性质上各执一词。中国担心美国的导弹防御会削弱自己的威慑力,从而打破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性。美国虽然强调它没有意图削弱中国的威慑力,但并没有明示其导弹防御系统的哪些性能局限使其无法这么做。同时,美国政府和国会近期也没有兴趣接受条约来限制全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因而不会打消中国的疑虑。一些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支持者认为,华盛顿应继续发展导弹防御能力,以此来抵消或极大地弱化北京的核报复能力。
如果美国主要选用中段导弹拦截器来部署其导弹防御系统,这将难以使中国安心。即使美国官员愿意告诉中国其导弹防御能力的局限性,北京仍可能认为华盛顿正企图削弱其核实力。
美国对拦截器的数量限制并不能从根本上安抚中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体现为拦截器的数量(也叫做防御厚度)、拦截器的射程(这里称为宏观性能)及其精度相关问题(微观性能)。由于中国核力量的规模很小,它可能仍会将少量的敌方拦截器(一个“瘦身型”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视为威胁。
对美国导弹拦截器数量进行条约限制,这能够给北京一些信心,如果美国扩大其反导系统,使其拦截器数量足以抵消中国的核报复能力,中国就会有时间对此做出反应。但华盛顿不太可能接受这种限制。条约限制确在安抚中国的同时也制约了美国进一步发展反导技术的空间。
即使美国决定给中国一些保证,它也不好操作。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宏观性能主要取决于拦截器拦截来袭导弹时可以达到的射程。而射程则取决于早期预警系统探测来袭导弹所需的最短时间、火控雷达的探测范围(它用来为拦截器提供信息以便击中目标)以及拦截器和来袭导弹的速度。这部分技术信息在导弹防御系统中最为透明。
美国或许可以将其导弹防御系统的宏观性能通报给中国。然而,只要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设计成拦截朝鲜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宏观性能信息就不能安抚中国。从朝鲜发向北美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假设轨道与它从中国发射的轨道极其接近。因此,拦截朝鲜洲际弹道导弹所需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宏观性能与拦截中国洲际弹道导弹所需的系统宏观性能相差无几。
导弹防御系统的微观性能包括侦查与识别能力、拦截器截获导弹并将其摧毁的概率(杀伤概率)和多目标打击能力等等。如果美国将其导弹防御系统微观性能的局限性告知俄罗斯和中国,有助于以打消他们的疑虑。
但是,出于技术和政治上的考虑,美国或许不愿意这么做。从技术上讲,详细的微观性能参数可能会被对手用来研究和部署他们的反措施。而从政治角度来看,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设计者们不乐意公开承认他们的系统存在技术弱点。
有鉴于此,只能由中国科学家向他们的政治领导人提供自己对美国导弹防御能力的评估意见。他们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器数量和宏观性能的评估或许与美国方面的评估出入不大。但是,在这两次导弹拦截试验前,中国只能根据最坏的假设来评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微观性能。中国科学家在这两次试验中积累的知识会使他们能够更客观地评估美国的导弹防御能力。
这些知识也将有助于缓解中国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战略能力的担忧。为这两次试验研发“碰撞杀伤”技术的中国科学家应当参与到对战略稳定性的讨论中。他们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实际能力及其对中美战略稳定性之影响的评估很有参考价值。
路在何方
如果中国最终决定将“碰撞杀伤”技术发展成为导弹防御系统,那么这一决定将由中国政治领导人所做出,也应当是基于严肃的战略研究的。中国未来有三种可能的选项:第一,暂缓实施下一步行动,仅将其导弹防御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储备,以供将来取用;第二,建立中国版的全国导弹防御系统;第三,建立点防御系统,以保护指挥控制中心和一些战略武器。
全国导弹防御系统是用来保卫一个国家的大部分领土免受弹道导弹袭击的。由于中国的领土与美国差不多大小,中国的全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框架也应该和美国的系统(现被称为国土防御系统)相似。但是,不管是用来对抗来自美国的或来自邻近地区的导弹威胁,对中国来说,建立一个有效的全国导弹防御系统会比美国困难很多。
在中美关系的框架中,中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以拦截来自美国的进攻性核武器,只会是事倍功半。如果中国想利用其全国导弹防御系统来减少美国进攻性战略导弹给中国国土可能带来的损失,它将需要比美国多得多的拦截器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国需要支付比美国多得多的财力来建立自己的导弹防御能力。如果中国拥有足够的拦截器,这样一个导弹防御系统也将会带来含义更广泛的成本——正如美国的全国导弹防御体系目前对中美战略稳定性产生的消极影响一样。
中国建立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另一个目的可以是抵制小规模的导弹攻击。这与当今美国对抗朝鲜和伊朗的导弹威胁所使用的辩词相类似。
然而,北京与华盛顿的地缘政治格局截然不同。由于美国的近邻无一拥有弹道导弹,它不需要依靠全国导弹防御系统来阻拦边境附近发射的导弹。与此相反,中国的不少邻国已经拥有或正在研制弹道导弹。与美国国土防御系统所面临的挑战相比,建立中国全国导弹防御系统来抵御从边境附近发射的弹道导弹要困难很多,因为预警时间会非常短。从地缘政治格局看,建立全国导弹防御系统似乎并非上策。
点防御系统是用来保卫一小部分地区免受弹道导弹袭击的。如果中国决定将“碰撞杀伤”技术发展成导弹防御系统,那么建立点防御系统比全国导弹防御体系更加合理。点防御系统可以用来保护中国指挥控制中心,保证中国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免受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从而能够指挥报复性核打击。这种系统也可以用来保护中国的一些战略核武器,提高它们的生存力。
通过这种方式,点防御系统将有效加强中国的核威慑力,从而保证它与其他核武装国家之间的战略稳定性。
与全国导弹防御系统相比,点防御系统的技术和经费要求大大降低。在点防御系统中,拦截器的速度要求没有那么高,火控雷达无需部署得那么靠前,而且对预警系统的选择也更多样化。
无论中国如何抉择,都须进行全面的战略研究与研讨。目前中国积累了两次拦截技术试验的经验,可以开展有关讨论,但做决定尚需数年。因此,西方分析家们不应该把最近的导弹拦截试验误读为中国正致力于建立全国导弹防御系统。
来源时间:2015/2/22 发布时间:2013/2/4
旧文章ID: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