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海外水土不服 中国脸人气直降

作者:程怡  来源:多维新闻

  秉承着“有教无类”的儒家思想,孔子学院在全球12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作为中国官方力推的文化交流项目,孔子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根红苗正的“官二代”,在过去十年迅速扩张。不过,官方的背景也令其被认为是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而广遭诟病,它所标榜的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的教学目标频遭质疑。取而代之的,外界质疑它输出中共价值观、推行洗脑教育。当汉办主任许琳毫不避讳地表示,孔子学院就是要向外国输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时,推崇自由的西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也是情理之中了。

  无独有偶,中国政府开展的文化交流年,同样遭遇到曲高和寡与现实难以对接的尴尬,成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写照。相似的情节一再出现在中共的外宣项目中,不能仅仅归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应该将质疑的矛头指向中共外宣的操作方式。在旧有惯性的作用下,中共外宣尚且处于有“宣”无“传”的阶段,宣传的渠道拓宽了,宣传的内容却并没有进入受众内心。

  孔子辅佐高层

  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为起点,最近几个月有关孔子学院的负面新闻明显增多,孔子这位中国古代先贤在2015年“红”了。一方面是孔子学院陷入了钳制学术自由的泥淖,多家同孔子学院合作的学校控诉,指责孔子学院禁止对达赖喇嘛、新疆、台湾、中国领导层派系斗争等问题进行讨论,违背学术自由理念;另一方面,孔子披上了红色的外衣,成为中共宣传价值观的工具。此前,汉办主任许琳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毫不含糊地指出,孔子学院正向外国学术机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

  西方与孔子学院的摩擦,延续了旧有的惯性思维,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傲慢与偏见。但是,孔子学院连续关张吃闭门羹不单是“有色眼镜”的问题,更多在于中共宣传方式的僵化保守,以政治强力保驾护航,并按照大陆的宣传模式,划分交流禁区,殊不知越是遮掩越是存在吸引力。要知道,孔子学院是文化交流机构,而不是西方与北京的政治博弈场,对某些敏感问题的限制,使其自身带上枷锁,沉重的政治负担也让孔子学院难用平常心交流。

""

  通常而言,文化传输本就与意识形态难以完全撇清,中共在操作手法上也不避讳官方背景。在官方的力推之下,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落地,但这仅是宣传渠道上的拓展成功,只是让更多的团体能够听到你在说什么,中共通过“重金”铺通的宣传渠道,却没能达到受众的内心,内容上正襟危坐的感觉,宣传方式上的老旧做派,令中共外宣难以产生强力的吸引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的竞争力更多取决于文化本身的核心魅力,而不在于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否强大,尤其当这个推动力量来自政府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但是对中共所限定的文化传播框架却存有排斥情绪。与高层越是亲密,就越是令外界质疑其官方“鼓手”的身份,从这方面而言,由专业人士组成管理团队或许对孔子学院的推广更有益处。

  显而易见,孔子学院的推广方式有待调整,比如在海外推广缺少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依然沿用在大陆采取的管理模式,对言论表达和意见讨论划定界线加以限制。殊不知,在民众表达氛围相对宽松的西方尤其是在学术界,限定讨论问题的做法难以获得认同。再者,官方推广孔子学院的目的之一就是协助其开展对外宣传,可以说孔子学院是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甚至是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而这个窗口不应该糊着一层朦胧的窗纸。

  中国式文化输出

  当中国元素满满的功夫熊猫得到市场的认可,当各类功夫片吸引西方世界的目光,当中国四大名著成为日本漫画题材远销欧美,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对西方世界是有吸引力的,只不过中国在宣传自身优势时总是显得笨拙。长久以来,中共的宣传方式总是呈现一种“正襟危坐”的感觉,选择的题材不能丑陋、不能搞怪也不能低俗,必须传播正能量,必须是中国梦的化身,这导致中共的宣传更像是一种教化行为,与受众之间难有亲切“交流”。

  不可否认,北京输出海外的文宣产品越来越多,但是能够走进受众内心的却并不多。将中国元素带入西方视野的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西方的力量,在西方世界热销的关于中国的书籍,其作者很多都是史景迁、傅高义这类的“中国通”,而非中国人。究其原因,在于他们使用的是西方视角。

  中国在文化输出上的弱势或者说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源于传播方式的错置。中共在文化输出过程中“操心”过多,设计过多,反倒令文化交流缺少一些自然感。

  不过,近期中共外宣路线正在放弃阳春白雪的高大上路线。2014年习近平出访拉美,带去的国礼之中有一套DVD光盘,包括两部都市剧《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和电影《失恋33天》。入选的3部作品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平实地讲述中国故事,能抓取到人性中那些比较柔软的共性的东西,无论是为理想而奋斗、为爱情而苦恼,还是在生活压力之下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都能让国外民众找到共鸣。

  联系此前,中国家庭伦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中国影视剧作品在非洲国家热播。似乎可以推测,在对外文化输出方面,有时不要有太多太强烈的宣传意识,找准受众身上的“痒痒肉”最为重要。很多时候,最接近生活本真的东西,最容易引发共鸣。

  此外,文化交流需要“量体裁衣”,不能用通用版本打天下。孔子等传统文化固然有极高的知晓度,但是普通中国民众的生活更需要为外界所知悉。外宣工作中只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难免被符号化,诗词、戏曲是中国文化,世俗的生活也是中国文化。文化交流不能总是放在“云端”上,不是只有“阳春白雪”才能登上大雅之堂,大众文化一样可以代表国家形象,成为“中国脸”。

  目前来看,崛起中的中国,更需要向世界展示他的新形象。而中国新形象的建立,就需要外宣的新气象作为配合。长袖善舞需要体态轻盈,紧绷的神经难有平和包容,中共宣传系统应该“减负”,减轻身上政治重担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压力,摆脱过去的固有模式。需知润物细无声,方是外宣的高境界。

来源时间:2015/2/22   发布时间:2015/2/21

旧文章ID:2193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