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友:中国反垄断,高通不急美媒急
作者:林书友 来源:观察者网
2月10日,一张开给高通的罚单让外媒心疼坏了。尽管消息公布后,该公司股价大涨4.7%,表明投资者认为,调查结束对高通而言是个好消息。但“经济民族主义”、“中国强硬立场”这样呼天抢地喊冤叫屈的词汇却塞满了外媒的财经版头条。
高通认罚,美媒气急
尽管这笔60.88亿(合9.75亿美元)的罚款是中国反垄断浪潮中最大一笔处罚,但是,中国发改委在同高通进行了长达14个月、9轮正面交锋和无数暗战的“马拉松调查”后,开出这样的罚单已经是手下留情的客气价了。
路透中文网援引中国国家发改委和改革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在反垄断案通气会上的发言,“高通公司很配合我们的调查,公司总裁多次来发改委沟通,基于此,我们没有按照10%的最高标准处罚,而是减少了2%,按照8%的标准进行处罚。”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指出,与中国发改委(NDRC)达成的和解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严厉。BBC也在10日的报道中表示,“尽管高通对调查结果表示失望,但仍然对中国发改委平和批准公司的整改方案感到高兴。”
高通认罚61亿元股价大涨4.7%
然而,美媒对中方的网开一面视如无睹,也没有像当事方高通那般从容淡定。“更糟糕的是,专家和投资者认为高通将同意支付9.75亿美元的罚金给中国政府。”在罚款高通尚未作出回应的短暂间隙中,《华尔街日报》就已经开始在文章中表达了严重担忧。随后,高通方面声明,不会抗辩中国发改委的裁定。相比之前14个月里的“圣斗士”形象,这样的决定显然让各路外媒大失所望。
《纽约时报》在9日的报道称,过去10年,外国高科技公司向中国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以期打入这个迅速增长的市场,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和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但那些跨国企业却撞上了监管天花板。随后报道指出,“中国发改委这次对高通公司做出的处罚裁决开辟了中美经济冲突的新战场。”中国的跨国反垄断起步颇晚,可以说还在摸石头,可经验丰富的美国人已经在为“大战一场”造势了。
比《纽约时报》的脑洞更大的,也许是它手里的“经济民族主义”帽子,这次又精确地扣在了中国政府头上。报道援引美国传统基金会法律和贸易专家Alden Abbott的话说,高通这次被罚的影响绝不仅限于该公司本身,而是给美欧那些手握重要专利、又想在中国授权使用这些专利的大企业开创了一个先例。报道称,中国官员在对高通展开历时一年的调查期间,其调查工作是受一股新的经济民族主义驱动的。虽然中国政府说针对高通等外国公司的调查只是中国反垄断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跨国公司却说,它们是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受害者。
不过,一口一个“经济民族主义”的《纽约时报》只字未提,高通在欧美多地也面临着反垄断调查,而且处罚更为严厉。中国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透露,中国对高通的调查恰恰是从美国公司率先举报后开始的。
美媒草木皆兵,外资风声鹤唳?
《高通罚款9.75亿美元对中国手机制造商意味着什么?》、《高通支付中国反垄断有史以来最高罚款》、《高通被罚凸显中国强硬立场》……在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里,平日里素来高冷的《华尔街日报》花容失色,不惜以worst、biggest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最高级”词汇形容这场中国发改委对高通的处罚。该报称,中国监管部门以近10亿美元的罚款抵制高通公司,标志着将通过重大举措以《反垄断法》对全世界企业持续影响。
彭博新闻社2月10日的报道称,作为此次对中国政府做出的让步,高通将不再把手中的3G和4G专利与公司的其他专利捆绑在一起向智能手机生产厂家授权;高通为在中国市场所售手机设定的专利费费率,今后将与它为在世界其他市场所售手机设定的专利费费率相一致,不过对于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手机,高通今后将从基于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改为基于整机售价的65%收取专利费。报道认为,此次对高通的处罚结果,可能会为中国今后对其他外国企业实施监管审查提供一个处罚标杆。
“过去两年来,中国反垄断的监管力度变得越来越大,针对一些企业被指违反定价和企业运营法律,政府在科技、汽车、婴儿奶粉等众多领域启动了调查。”在《华尔街日报》另一篇文章中,在表达了对高通巨额罚款的牢骚后,罗列了近年来中国给其他跨国企业巨头开出的罚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在调查微软的定价策略,微软表示正配合调查;去年,葛兰素史克以在华行贿罪被处以将近3亿英镑的罚款;去年,中国当局还叫停了三家欧洲公司组建P3航运联盟的打算。同样在去年,Glencore Xstrata PLC同意将秘鲁一个大型铜矿出售给中国买家,剥离该铜矿正是中国监管部门提出的批准嘉能可(Glencore
PLC)和Xstrata PLC合并交易的前提条件。Glencore
Xstrata PLC是嘉能可和Xstrata合并后缔造出的矿业巨头。
文章称“中国这种愈发严厉的监管态度引起了欧美企业的不满”,并且搬出了总统奥巴马在去年10月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的发言,“外国公司必须得到公正待遇,与中国本土企业展开公平竞争。”
美联社则在报道中写道,中国对高通的反垄断罚款使外国公司紧张恐惧,在描述中方对高通的指控时,一向“细心”的美媒依然没有忘记给“不公平的高昂的”这样的形容词加上双引号。文章最后不忘以美国商会在去年9月的调查,称参加调查的公司中约有一半认为中国发改委的处罚违反反垄断、食品安全等法律时,选择目标是“有选择的并且是主观的”,美国商会警告中国正在冒险失去投资吸引力。
《华盛顿邮报》同样做出了“中国有目标地选择”处罚对象的指责,文章称,在美国商会的调查中31%的公司表示没有在中国进一步投资的计划,这个相较于2014年的27%和2013年的13%都有所上升。
巨额罚款?反垄断法的里程碑才是重点
福布斯中文网10日发表了题为《发改委创纪录罚单改写世界反垄断版图》的述评,文章指出,尤为重要的是,高通实行二十余年、通行全球的专利收费模式将被强力改变,对无线通讯领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影响。
文章称,包括中国企业华为、中兴,外国企业微软、三星、苹果等都是“高通税”的缴纳者,在长期的商业博弈中,这些企业奈何不了高通。这其中的奥秘就是高通的专利计费模式,堪称高通的核心竞争力。此次中国的处罚无疑是对高通核心商业模式和标准的一次敲打。
据该网报道,在发改委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之前,已有多家反垄断执法机构试图挑战高通的专利计费模式。欧盟、日本、韩国等司法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都对高通发起过反垄断调查。2005年10月28日,诺基亚、爱立信、ENC、松下、德州仪器以及Broadcom等公司向欧盟提起28想申诉,指控高通限制竞争对手发展,违反欧盟反垄断法,但很快不了了之。
多年来,高通复杂高昂的专利计费模式标准最终在中国的法律下得以松动。2014年,在发改委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之后,欧盟、韩国均宣布将重新审查高通的有关涉嫌垄断行为。2014年11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开始调查高通可能违反FRAND(观察者网注:“fair, 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 terms(FRAND)”指公平、合理、和不带歧视性的条款)承诺的行为。就在本月2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给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顾问业务审查函,提及的标准对于有关禁令、许可费率的确定、普遍许可以及反向授权等方面的阐述,也将对高通的现有专利计费模式产生重大冲击。
各国政府和各家企业其实都希望对高通的垄断有所限制,但《华尔街日报》在文章中揣度着中国反垄断的动机,不露声色地打破“统一战线”:“在日益强调反垄断的同时,中国正着重培育能在国外展开竞争的中资企业。高通芯片目前被华为和中兴等中资公司采用,这些公司希望打造面向消费者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中能与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等企业一较高下。”
英国《金融时报》也是老江湖、心机“报”,凸显中国与他国的不同。它表示,高通专利(解决了手机连接3G和4G网络的问题)如今在中国的许可费将低于其他市场,不过这些折扣将适用于在中国国内销售(而非用于出口)的手机。此案突显出外国制造商(特别是科技公司)在中国正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中国政府官员列出对网络安全和外国情报机构可能从美欧生产的设备收集数据的担忧,鼓励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购买国产商品。
帮你们斗高通,最后还怪我咯?
发改委罚款高通这件事,美媒大多纠结在“有史以来最高罚款”这个点上,但无论是从大涨的股价还是高通自己的声明来看,9.75亿美元的罚款根本不算个事儿。相比之下,世界多地多年申诉无果,最终在中国才撬动垄断多年的“高通标准”,这不是更加值得讨论与思考吗?这么多大牌洋媒体,你们是不是又划错重点了?
来源时间:2015/2/13 发布时间:2015/2/12
旧文章ID: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