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民旺:理解太平洋世纪的钥匙——读《红星照耀太平洋:中国崛起与美国海上战略》

作者:林民旺  来源:共识网

  2014年,中国周边的海上形势似乎显得更为箭拨弩张。中越围绕海上钻井平台形成了一场耗时不短的意志拉锯战,迄今未见明显缓和的迹象。中日则不时在海上上演“惊险大冒险”的游戏。不少外媒分析人士乐于将这一形势的缘由归为中国外交变得更加自信(assertive)所致。然而,事实上,中国在所有争议问题上的主张和政策目标却丝毫没有变化。似乎更合理的解释是,近年来中国海军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打破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实力的对比状况,原有的稳定性丧失,地区的海上秩序进入一个“重塑”阶段。

  如陆伯彬(Robert Ross)所言,五年前中国的海军还不能跨越西太平洋、不能抵达亚丁湾,不能进行长时间航行。但是现在能经常看到中国的舰船经过钓鱼岛,进入西太平洋;经常穿越第二岛链,进入南太平洋;经常进入泰国、马来西亚进行海上军事训练。中国船只每天能在黄岩岛作业,能保护中国靠近越南海域的石油钻进。同时,中国的潜艇、导弹和战机等技术能力大大增强。

  因而,了解近年来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把握中国海洋战略的基本逻辑,是客观理解并准确预估未来亚太地区秩序的一把钥匙。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和詹姆斯.霍姆斯(James R. Holmes)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国崛起与美国海上战略》向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海权崛起的完整框架。两位作者对中文文献的掌握,以及对中国历史现状的理解,远甚一般的“中国问题专家”。正因为如此,如卡普兰的评价,该著能够内容详实,观点客观且平衡,既不高估中国的海上威胁,也不低估中国的海上潜力,清晰的叙述中饱含着强烈的历史感与地理意识。

  《红星照耀中国》从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所秉持的“拒止介入”战略入手,分析支撑这一战略的思想来源,特别是马汉的海权思想对中国知识界和军事界的广泛影响。并且作者通过将现在的中国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进行了全方位比较,指出二者的本质区别将使得中美海权竞争的结果远远好于德英间的竞争。作者尤其细致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的海军战略并非着重于发展与美国一样的海上力量,而是在承认自己实力较之对手确实自叹不如的前提下,采取“旷日持久的自卫防御战术”,通过发展海上拒止力量以保护近海不受敌人染指。特别是,中国通过发展反舰弹道导弹和核潜艇,来弥补自身海上力量上的不足,以对美国形成不对称威慑力,进而实现“改变海上力量平衡”的目的。

  即便中国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作者仍然指出,美国仍旧会是太平洋的主导者,中国缺乏蓝海中的制海权,因而很难轻易挑战美国的优势地位。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挑战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纵观全书,吉原恒淑和霍姆斯似乎缺乏对中美海上力量的细致的量化比较,作者一开始就声称要避开对中国海上力量结构的“数豌豆”式的评估。这一缺失无疑也令全书的信息量有所不足。然而,瑕不掩瑜,《红星照耀中国》仍是对中国海权战略进行的最客观、详尽的研究。不论读者认为中国应以陆权还是海权为重,了解中国海权的发展与美国的海上战略,仍是我们把握未来的关键维度之一,毕竟中国“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海权。而拥有了强大的海权,就必将重塑地区的海上游戏规则。

来源时间:2015/2/1   发布时间:2015/1/28

旧文章ID:1693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