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国学者们”眼中的美国:北京2012年调研报告
作者:佳音 来源:
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冯慧云和贺凯近期在《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当代中国》,2015, 24期,No. 91, 83-100页)撰文发表了2012年夏天在北京进行的一手调研资料,题为“America
in the Eyes of America Watchers: Survey Research
in Beijing in 2012”(研究美国学者们眼中的美国:北京2012年调研报告). 此次调研对象是观察和研究美国的中国学者,也就是那些在中国做美国研究和分析中美关系的国际关系学者们。研究他们如何看待世界体系内中国的权力架构,中美关系,以及他们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印象。调研表明近一半学者认为,未来十年美国仍将是世界的领导者。同时,大多数学者对于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持乐观态度,尤其在经济领域。超过一半以上的学者相信亚洲的军事议题,如中国南海争端,会是中美之间最棘手的问题。
简要描述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之意义后,两位学者进一步强调了理解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关系,尤其是对美国的印象及政策制定之必要性。
作者随后指出和传统调研对象不同,此次调研旨在了解“美国学者们”对于美国的印象。“美国学者”在文中是指那些在中国高校系统或智囊团里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们。这些学者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发表文章和公众沟通中美关系的各种观点,并在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群众观点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为阐述这个群体(中国的“美国研究学者”)的特殊意义和本次调研方法的有效性,两位作者通过实例指出了传统“公众印象”的调研对象及弊病,如在“公众”群体中取样的现存问题,调研对象出版的文章或书籍因审查问题而不一定能代表发言者的真实看法,一对一访谈可能因访谈者的主观印象而有所偏差,公众观点和政策制定之间在不同国家都有不可避免的鸿沟等等。
在锁定“美国学者”为主要对象后,这次调研选择与主办方“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合作;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式在2012年7月14-15日举行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共同体年会上,对来参与的学者们征集答案,并随后用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与会者主要包括学术界学者,政策分析人士,国际关系的研究生和学生等,大概800人左右。所有与会者均可参与这次调研。自愿填写调查问卷的“美国学者”们共352位,占全体参与者的44%,可用的调查问卷答案共计317份。
调研主要针对三个和印象相关的问题:1)中国的美国学者们们如何看待中国崛起进程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关系?2)他们怎样看待美国的对华政策?3)他们对中美关系的前景有哪些看法?
调研问卷一共有21个问题,其中5个为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职业,海外经历,学历,国籍等), 统计表明本次调研参与者95%为中国国籍持有者,66.2%为女性,33.8%男性;最多的参与者是学生群体,占总人数的39.1%。
调研问卷的其他16个问题和“印象“相关。调研表明虽然近半数(47.3%)的“美国学者”们认为美国在将来十年仍会保持领导地位,另一半人则认为美国将失去在国际上的领导权,虽然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议题上,绝大多数(84.5%)都相信这个结论。此外,大家都倾向(80%)于认为中国不可能(59.9%),或者绝不可能(19.9)取代美国成为国际体系内的最强国。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层面,就哪个国家对中国造成最大威胁这个问题,54%的参与者选择了美国,24.9%选择日本,俄国以12.3%选票居于第三。
在中美关系上,关于中美之间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哪个,答案中53.6%指向“亚洲的军事问题(如中国东海和南海纷争)。关于中美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利益,73.7%的参与者们选择了经济贸易,65.9%选择了反核武器,64.7%反恐怖袭击,还有55.8%气候变化。有四个问题具体和美国的对华政策相关。在奥巴马2011年对亚洲的仔平衡政策上,48.9%的参与者认为这对中国是“潜在威胁”,而30%则选择了“明显威胁”之选项。
通过调研,两位作者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的决策者们,通过在中国的美国学者,对于美国的实力有相当清醒的认识。虽然对于中国崛起本身相对乐观,尤其在经济领域;但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却有着比较负面的印象。而若要减少中美关系中的“战略不信任”,美国的决策者们需要重新权衡美国对亚洲政策的重心,以降低这些在中国的“美国学者”关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负面印象。
来源时间:2015/1/15 发布时间:2015/1/15
旧文章ID: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