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中俄关系

作者:邓聿文  来源:联合早报网 2015年01月14日

    对全球格局特别是大国关系来说,2015年会发生什么样的演化,现在不好预测,因为总有一些突发性事件会打乱原有的部署和运行轨迹,但不管怎样,如果能够明了过去一年国际关系的趋势性变化,对预测总是有帮助的。

  在刚过去的2014年,大国之间呈现出一种类似冷战时候的准冷战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对立,以及中国与美日的对立。好在后者临近年尾有了改观,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有所缓解,中日关系也从剑拔弩张中有所松动,两国实现了首脑会见,达成了四项原则共识。但前者的对立似乎还在加剧,美国在去年年底追加了对俄罗斯的制裁,虽然普京在新年致辞中放低了身段,表示要同美国改善关系,可华盛顿尚未领情。

  俄同西方的对立,肇始于乌克兰问题。对立的结果,就是去年底的卢布危机。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油价一路暴跌的带动下,俄罗斯也发生了货币和股市危机,卢布呈断崖式下跌,莫斯科动用了上千亿美元外储和不常规加息手段干预,才总算暂时稳定了卢布。卢布危机进一步引发了俄经济问题,连强硬的普京都不得不承认,俄将会出现经济萎缩,要过两年苦日子。

  对于俄卢布危机,当然不应陷入阴谋论者的窠臼,认为此乃西方策划已久的绞杀,然而,要说与美欧制裁完全没有一点联系,也不准确,肯定有着地缘政治的影子在内。西方舆论就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利用俄卢布危机,及导致的经济问题,鼓动人民不满,从而点燃俄的抗议浪潮,推翻普京对俄罗斯的专制统治。

  此事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警示,无论俄卢布危机是否含有西方阴谋,鉴于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同俄罗斯一样具有脆弱性,一旦出现雪崩式状况,无疑会被西方所利用。许多人士就认为,北京应该从卢布大幅贬值中接受教训,防止西方绞杀人民币。

  从中俄关系来说,卢布贬值和俄经济衰退,会带来若干不利影响。中国当前正在大力推动“一路一带”建设,若俄经济出现问题,很多合作项目就得延迟甚至停止,莫斯科甚至有可能怀疑,北京会利用俄罗斯的困难,而加紧拉拢中亚国家——这些曾经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正是出于这点考虑,北京曾委婉表示可以给莫斯科援助,但被后者拒绝,莫斯科大概是不想给世人留下依赖北京的印象,但由此也反映出,在两国大唱友好的同时,莫斯科对北京怀有很深戒心。

  目前两国官方来往密切,但应该看到,这种“蜜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国共同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所以需要“抱团取暖”,互相支持,如果这一外部因素趋于弱化或消失,两国是否还能保持此种密切关系,是存疑的。此外,两国关系的紧密,是否会导致西方的警觉,并引发后者误判,认为中俄在结盟共同对付西方,也未可知。

  中俄关系的两股暗流

  因而,对中国来说,必须对中俄目前这种紧密关系的性质有一个客观冷静的评估,要看到两国关系所潜伏的两股暗流:一股暗流是中俄本身的互信不足,另一股暗流是不能让西方对中俄关系产生误判。相对而言,后者比前者更关乎中国的大国命运。

  固然,中国同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关系,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利益,不必看外界脸色,但国际关系从来是复杂的,而且,国家利益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真假之分,所谓假的国家利益,是指发展一种关系表面上对国家有利,但实则是有害的。这使得要判断某种关系对国家利益是否真正有利,其实很难。

  就中俄关系来说,双方的接近和交好有共同的不针对第三方的需要。两国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和军工技术,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金,两国在涉及到各自利益的国际事务中也有互相支持的必要。鉴于两国是邻国有着漫长的边界,两国交好的话,将能节省大量用于针对双方的军事资源,把它用于其他方面。所以,两国签订全面边界协议和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有助于双方关系的巩固,用法律形式确立两国友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乌克兰危机下,俄罗斯借助中国来化解西方的制裁压力,亦可理解。中国于此之际推进与俄的深度经济合作,也完全可以且必要,不应简单把它说成是与俄并肩作战共同抵制西方。因为中俄虽为战略伙伴关系,但过去这种关系缺乏实质的经贸支撑,中俄双边贸易在各自的对外经贸中所占比率很低,没有广泛和深度的贸易往来,单靠官方的政治热情,这种战略关系很脆弱,不能持久,但若植入经贸内容,长久而言,将会建立起两国关系稳固的基础。当然,它客观上会有助于俄罗斯化解西方制裁产生的压力。这点无法避免,中国可以做的是,向西方多做解释说明工作,以消除西方疑虑,但不能因西方有意见就不跟俄罗斯来往。

  但是,鉴于前面说的理由,中国在发展同俄罗斯的密切关系时,必须把这种关系严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切忌被俄绑架而最终走向结盟或准结盟地步以抗衡西方,如果这样,将会使全球沦为以中俄为一方,以美欧日为另一方,其他国家选边站的类似于冷战时期的冷和平格局,从而预示着中国外交的失败,和崛起的夭折。

  因为中国崛起是在不改变现行国际秩序的前提下,如果中国在尚未最终崛起前就试图改变国际秩序,那么,现行国际秩序中那些有助于中国崛起的因素就会消失,至少会消减,尽管中国崛起后对国际秩序会产生影响,甚至重构国际格局,但这是一个自然投射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试图改变现状。

  之所以要这个提醒,是因为民间有这种和莫斯科结盟的冲动(官方有没有现在还看不清),俄罗斯经济如今的确处于困境当中,也有借重中国来抵御西方制裁压力的一面,但中国自己不能因此存有主管意图,想在两国关系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要俄罗斯听从自己,共同抗衡美国。先且不说俄罗斯是否愿意屈居中国之下,若北京单方怀着这种意图,在中俄“相互给力借力,共同抵御外部风险和挑战”时,就难以避免给美欧传递一种结盟信号。

  一旦西方得出北京已经站在莫斯科一边,同后者共同抵抗自己的结论,中国将会承受比现在大得多的战略压力,毕竟以中俄目前的实力,是不能同西方长期对抗的,中国将为此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即便莫斯科在压力下乐于和北京结盟,但俄罗斯的过往记录和历史信誉问题,也难以让人放心,人们固然不应将历史经验简单比照现实,然而俄罗斯向有“算计”和“出卖”合作伙伴的一面,它现在借重中国是没有办法之事,一旦在西方制裁下喘过气来,渡过难关,届时是否还屈居中国之下,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中国这几年的外交受到民间很大影响,故对中俄双方的合作和抱团取暖,北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受到民间过多牵制。好在现在双方舆论中,也出现了对中俄结盟持警惕态度的声音。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world/zlwj/20150115118999_all.html

来源时间:2015/1/15   发布时间:2015/1/15

旧文章ID:138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