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新思维?

作者:佛兰西斯科.郗士  来源:卡特中心中美关系论坛

  2014年12月27日,中国媒体报道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发言:“引领世界的是美国,中国愿意加入这个体系。”据报道,汪洋表示:“中美是全球经济伙伴,但引领世界的是美国。美国已经主导了体系和规则;中国愿意加入这个体系,也尊重这个规则,希望从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些声明与中国曾非常警惕美国霸权的态度截然相反。好像说明中国现已含蓄承认美国是世界老大,并愿意与其共事。变化已然发生,并可能有诸多深意。至少目前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方向。


  就事论事的话,发言本身并未解释为何中国领导人为何有此突变,态度大转弯的动机也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这是自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北京APEC峰会成功会晤后的新举措。APEC峰会时,双方在为之头疼数年的一些议题上达成了共识。从很多方面来讲,这次会晤都为中美之间多年来的互不信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个变化超越了数年前的“G2”理论(“中美共治论”)。“G2”的提法建立在一个错误的思路上:中美的联系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是割裂的。而现在的提法更为全面,很多方面也让人更为放心,因为它不仅接受了美国的领导地位;也让一众担心由于中美政府关系过于密切,而被冷落的其他国家感到欣慰。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我们只能猜测。可能历史和政治的诸多原因导致了中国心态的转变。 中国人向来热衷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认为有史以来世界就由不同的文明主导,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了目前新的国际观 。从历史上看,美国继承了大英帝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再往前的霸主依次是法国,荷兰和西班牙。西班牙因15世纪后期发现了美洲大陆而最先开启全球化进程。


  换句话说,美国因继承而领导的世界已被西方的制度和价值观塑造了500多年。而发现美洲前,世界的版图主要由几大区域组成:如欧洲,印度和中国;并且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发现美洲新大陆是首次尝试,让多方连接起来。这些价值观和制度对于中国传统而言还相当陌生;但已广为西方国家和世界很多其他国家接受。


  中国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要贸然闯入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其他传统笼罩的世界是多么举步维艰。

  此外,自清朝衰败后,这些来自西方的传统就已逐渐进入中国的政治语系。从那时开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成为了新中国建立的基石。而出于经济的考量,中国想必意识到了,要挑战和推翻现有体系,并以中国特色取而代之的想法风险极大,且代价甚高。中国可能得出了结论说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失败,或损失惨重。还不如融入现有体系,在引进中国原则的同时,发挥建设性作用来得经济有效,也划算。


  中国没有和西方打太多交道,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为什么现在要把这些西方价值观纳入到系统内部呢?

  政治上的顾虑也可能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中国的国际新思维。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亲眼目睹美国如何在冷战中彻底搞垮了苏联,尽管当年苏联比现在中国在政治和科技上都强大很多。众多盟友对苏联如众星捧月,且苏联的意识形态深入很多西方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心中,这些人都变成了“苏联思想”的信徒。而中国既没有盟友,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也没有“侵入”西方,相当孤立。因此,政治上如果中国要和西方世界硬碰硬的话,结果可能比苏联还糟。

  不信的话,我们不妨看看俄国目前想要对抗美国所遭遇的极端困难。虽然美国政府刚从14年来中东和中亚的挫败和政治管理不善中脱身,就相当轻松地让俄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只能取守势。俄罗斯的入侵也许还没结束,但普京只能防守。这个结果对中国而言显而易见,并可能足够让中国采用新的思维。


  最后一个因素是美国2014年的经济大规模反弹,官方数据显示年末增长了5%。虽然中国人还不太清楚什么导致美国一年内有此突飞猛进,可以肯定的是,新科技的发展,创新能力以及开创新经济的诸多能力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开采天然气,存储能源的革命性技术——包括特斯拉汽车的电池,看起来可以导致汽车行业的革命 ——为美国经济和地缘政治都注入新的活力。中东直到数年前,因其石油的存储一直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而如今却被边缘化了。同时,目前油价的急剧下降似乎也昭显了一个新的低能源时代,并为很多领域带来目前尚难预测的飞速发展。


  这一经济扩张,加上未来美国可能对差劲的基础建设进行的重建,将带来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这些潜在的提升都表明美国的衰落并非如很多“权威人士”曾经预测的那样在所难免。并导致中国意识到需要步步为营,不低估美国政府实力的必要性。


  政治层面上,这一心态变化显示了习近平在中国内政的实力。他在对外政策上能够力排众议。这些不同观点莫衷一是,几乎长达20年来一直不能在对外政策上达成共识。

  实际上,汪洋的新立场可以视为内部洗牌的结果。12月29日,新华社报道说政治局宣布:“党内绝不允许拉帮结派,绝不允许利用党来追求个人利益。”另外,习的新立场——承认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角色及影响力——某种程度是对奥巴马2009年中国政策的迟到回应。选举刚结束,奥巴马似乎就向中国提供了一系列合作机会。但中国当时冷淡回应了这些提议,之后又被政治选择上的重大分歧困扰。现在虽已时过境迁,但习似乎从各方面都在努力让时光倒流——同时不忘前瞻。要预言如何贯彻这些声明和立场为时过早。美国似乎不再那么欢迎中国的开放了,全世界的态度比起6年前也都更为困惑。而且,还没人能搞明白,可能中国人自己都不清楚,汪洋所提到的对现有世界秩序的“建设性贡献”到底将意味着什么。

  原文地址:http://www.gatestoneinstitute.org/5004/china-us-leadership

  翻译:佳音

来源时间:2015/1/9   发布时间:2015/1/9

旧文章ID:130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