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古复交:冷战残垣“拆东补西”
作者:马晓霖 来源:《北京青年报》
当地时间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与古巴完成被拘人员交换,同时启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同日,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也宣布,古美将就关系正常化举行谈判。这是美古对立半个多世纪后双边关系的实质性突破,也意味着奥巴马正以“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处理冷战遗迹。
奥巴马在讲话中承认,1959年以来对古巴实施的孤立、封锁和禁运等制裁措施被事实证明已经过时,不仅不符合美国利益,而且得不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认可,两国关系必须揭开新篇章。他还透露一揽子切实改善关系、恢复邦交的方案,包括派国务卿克里访古磋商复交,重新评估对其“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定性等等。
奥巴马此举既标志着公开承认美国古巴既往政策的失败,也是延续其个人务实、温和的外交风格。奥巴马上台后即已陆续改善美古关系,由放宽贸易封锁,到放松人员旅行限制,逐步推动关系回暖,直至如今加速关系正常化,给美古这对历史冤家彻底和解带来乐观信号。当然,缓和美古关系也是美国多数民众的愿望,《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2009年的一项民调就已显示,三分之二的被调查对象支持美古复交,只有27%的人反对。2013年,前往古巴旅行的美国人达到60万之多,半数以上为古巴裔。
奥巴马大幅度调整对古政策,不仅在于废除僵化且毫无意义的冷战做法,还试图藉此向广大拉美国家特别是中左翼政权领导的国家示好,重塑美拉关系,扩大自身影响,巩固传统后院,夯实作为世界领导者的基础。当然,在民主党丧失对国会两院控制权的状态下,“跛脚”总统奥巴马也只能在外交上施展手脚,为未来的政治遗产积攒本钱,让自己以“和平总统”的美誉载入史册。
但是,如果对奥巴马的战略意图判断仅停留于此,也许有些幼稚。纵览今日世界,冷战格局虽然崩溃,冷战意识并未消解,冷战延续的残垣断壁依然存在。拉美的古巴、中东的伊朗、中东欧的乌克兰和东北亚的朝鲜,是支撑冷战废墟的四个基柱。奥巴马对这些冷战遗迹基柱的处置并非一刀切,而是区别对待:努力降低前两者的对抗性,继续维持后两者的硬度和摩擦系数,这种有所侧重的选择,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依然无法摆脱冷战思维的窠臼,即依然把防范和遏制中俄两国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小布什曾提出著名的“邪恶轴心论”,将伊朗、伊拉克和朝鲜均列入公开军事打击和颠覆政权的目标,随后诉诸两场战争,并用伊拉克祭刀。但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失败,使奥巴马看到美国能力的局限,以及中东均势力量失衡的危险,更看到中国崛起和俄罗斯复兴的潜在风险,于是采取笼络伊朗而稳定中东、冷淡朝鲜且深度介入亚太的战略调整,以图在西亚实现缓和而在东亚保持张力,为美国核心利益服务。
最明显的对比是,同为无核化危机,奥巴马公开向伊朗承诺,不谋求颠覆其政治制度,尊重其和平利用核能源的权利,并作出关系正常化主动姿态,但对朝鲜则截然相反,进而使其弃核意愿大打折扣,半岛局势始终剑拔弩张。这种态势既为日本强化军事力量渲染气氛,也给美国所谓的亚太再平衡大造声势,说透了,就是缺乏对中国的战略信任和尊重,是冷战逻辑的惯性表现。
同样,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既是旧冷战的主要当事方,更是新冷战的重要博弈者,在苏联解体、国家政体和社会全面转型后,依然无法摆脱来自美欧的冷战式挤压,并在北约和欧盟持续东扩的钳形攻势下步步退缩,直到引发乌克兰危机。如果说,10年前在独联体国家策动“颜色革命”,是奥巴马前任的既定政策,那么鼓动乌克兰权贵们冒进西投,则是他本人所愿。可见,即便是“和平总统”,依然缺乏纯粹的和平诚意,因为在局部地区、对个别大国保持冷战或半冷战状态,符合美国根本利益,至少可以迎合美国两党政客的习惯性调门。
美国主动与古巴缓和并努力争取邦交正常化,对两国和两国人民固然是好事,也算是冷战坚冰的继续消融。然而,这种后院除冰、前院撒雪的努力,无助于美国与中俄两个大国整体信任感的确立,因为,以朝鲜半岛和乌克兰危机为核心的两段冰墙的存废,才是冷战是否彻底终结的标志。可以肯定地说,美国无意消除这两段冰墙,无论是奥巴马的前任还是来者,因为美国政治家们不习惯缺乏对手的空间和世界。马晓霖(博联社总裁)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4-12/20/content_105331.htm?div=-1
来源时间:2014/12/20 发布时间:2014/12/20
旧文章ID: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