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应破除思维误区

作者:陈东晓  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今日起至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总统任期内的第二次预计也是最后一次对华正式访问。中美两国政府为此访展开了密集而充分的准备,力争使得这次访问对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为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挥实质性作用。

  应该承认,当前的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关口,面临着究竟朝以合作为主还是以对抗为主的两个发展方向的重大抉择。本着对历史和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国政府首倡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原则”,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从目标、原则、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了中方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基本主张。美国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评估,也提出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双支柱”主张,即“务实合作、建设性地管控双边分歧”。中方的“三原则”和美方的“双支柱”构想之间有共同和相通之处,也不乏差异和分歧。

  一方面,就中美双方的共同和相通处而言,中美双方都强调要顺应中美关系对地区和全球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新要求,加强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重大的经济、安全等问题上的合作,不断为双边关系注入正能量。同时,针对双方在双边和国际层面的利益及观念分歧,美方强调“建设性管控分歧”和中方提出“不冲突不对抗”的主张,其目标也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中美双方就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立场差异也显而易见。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什么原则和方式来处理双方的分歧。中方提出“相互尊重”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管控双方分歧的指导原则。所谓“相互尊重”,关键就是要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政治社会制度等,尊重对方合理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观上尽力不做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事。然而,美方却以“难以认同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为由,不接受“相互尊重”作为指导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反而强调中美之间要“少谈核心利益,多谈共同利益”。这种貌似务实的主张,其实似是而非,折射出美方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一些重大的思维误区。

  首先,相互尊重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国际关系稳定的基石。相互尊重的本质就是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对方,从而能够起到超越利益纽带而维系国家间关系稳定发展的功能,否则任何双边关系难免陷入“利尽则和失”的结局。中美之间有了相互尊重,特别是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等合理的核心利益,才可能有相互的信任,才能为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合作关系建立持久的信心,这也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结论。

  其次,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利益格局从来就是核心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结合体,无法割裂。一国之所以有核心利益,就在于其乃是一国安全、稳定、发展的根本利害所在。国际关系中从来不会存在只建立在共同利益上,而缺乏尊重对方核心利益的所谓稳定关系。当然,核心利益也有合理不合理之分,中美就对方核心利益的认识也各不相同,但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主观上努力不损害对方领土主权完整等合理的核心利益应当成为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石。

  其三,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够“建设性地管控双边分歧”。其中,在重大议题上不采取双重标准至关重要。最近,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一次中美关系的公开演讲中提出美国不能仅仅“为求(与中国之)同而存(美国与中国之)异”,言下之意美国应该“亮明”自己的不同立场和主张。但对中美关系而言,问题的核心不是中美的差异,而是美方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待这些分歧和差异,例如美国能否在涉及东亚海上权益纠纷问题上真正秉持中立,而不是一味偏袒其盟友或安全伙伴;能否在涉及网络安全问题上正视国际社会对美国实施网络霸权,特别是全球网络监控的担忧和恐惧,而不是纠缠所谓网络商业窃密问题;能否在涉人权问题上不仅鼓吹言论自由,更要强调法治和理性。美国只有破除这些思维误区,真正培养起平等的心态、相互尊重和协商的精神,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点击查看源文

来源时间:2014/11/10   发布时间:2014/11/10

旧文章ID:59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