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白:中共四中全会和美国中期选举

作者:柯白  来源:作者赐稿

2014年10月23日,中国的中共四中全会闭幕。11月4日,美国的中期选举刚刚结束。中国的四中全会和美国的中期选举会对美中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中共四中全会提出一系列动议,例如呼吁“加强”、“完善”、“制约”、“完成”、“建立”必要的机制、行为和公众态度以达到“依法治国”的目的。究竟这些动议会不会被实现,或者如何被实现,这需要很多年的观察。
  一些大的问题,例如《决定》在实践中如何执行,还有待时间来解答,正如一年前中共的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的决定一些类似的问题也仍然有待时间来解答一样。
  然而,我们至少能够说,中国本身,还有全世界都将欢迎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都建立在平稳、公开表达、社会接纳的法律概念上、建立在公正的执法基础上、建立在真正平等的司法制度上的中国。而美国人,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从事NGO工作的,或者是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的,都欢迎一个平稳和可预测的中国。这样的中国的出现将有赖于一个可靠和平等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一个自信而平和的国家,一个通过法律形式表达对自己的社会建构的共识的自信而不浮躁的国家,对世界来说将是一个更好的伙伴。
  四中全会的《决定》和去年秋天三中全会的《决定》一样,显示了中共的最高决策层在改革开放实施35年后他们和中国所面临的挑战的深度是有所了解的。能够发现和诊断出急待解决的问题,这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鼓舞的迹象。
  而在我看来,同样令人鼓舞的是,四中全会的公报和《决定》已经没有了我们以前所熟悉的“西方敌对势力”、“西方价值观”等提法、以及“西方”(大家都知道主要指美国)意图“遏制”或者“破坏”中国发展的阴谋论述。对“中国特色”的强调,当然是为了让中国可以选择一条不同于欧美历史经验的发展道路。然而,“中国特色”这个词条在日常使用中,远远不等同于提出“西方敌对势力”的对中国的生存构成的威胁。
  近年来,不管是在官媒还是在网上,中国的政治话语向民众大肆渲染所谓的“西方”威胁,声称西方意图颠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秩序。
  我祝贺四中全会文件的撰稿人把“西方威胁”的论调排除在这些重要的文件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摒弃这样的措辞有益于提高中美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今年是美国方美国的中期选举年,选民不选总统和副总统,但会投票选出众议院435个席位和参议院三分之一的席位。许多州的州长会换届,数千个郡、城市和镇的各种公职也将由选民们决定。
  眼下美国经济发展走势良好,已经走出灾难性的2008-2009年的阴影。第三季度的GDP增长达到3.5%,是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2008-2009年危机前的最低水平。房价也稳定下来了。建筑行业虽然在金融危机后瘫痪,现在在很多美国城市也逐渐回复生机。这些都是值得庆贺的好消息。
  但是,选民们总体来说似乎仍然处于负面、甚至悲观的情绪中。
  这一部分原因是“结构性”的——是源于美国的政治体制本身的原因。当美国人面对不确定的经济状况或者焦虑的社会状况之时,他们传统的表达方式就是选举——把那些他们应为对问题负有责任的人选下去,或者把他们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人选上来。表达不满似乎比表达幸福更能让美国人参与选举。
  例如今年的选举,美国人对未来的担忧也来自于发生在美国之外的恐惧和威胁。可怕的埃博拉病毒会不会由于全球化的旅行被带出非洲而进入美国并严重动摇我们生存的根基?在中东地区肆虐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曾经在镜头前砍下美国人的头颅、屠杀无辜的平民,他们会否成为另一场“蒙古征战” (译者注:蒙古征战指13-15世纪蒙古人征服中亚并且向欧洲大陆挺进)从而威胁到美国文明?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颠覆和军事介入后,美国会跟俄罗斯开展新的冷战吗?当美国人昨天去投票站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危机重重。
  但我们应该注意:在这个选举季,中国不再是美国的最大的政治担忧。那些前往投票或者通过邮递投票的美国选民们,不再惧怕那无可名状的威胁美国根本生存的中国威胁了。
  美国的政客们在过去时不时提出 “中国威胁”以求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在今后仍然有可能发生。但这不应该发生、不允许发生。
  同样,喋喋不休地诉说“西方敌对势力”和“西方价值观”的威胁,并且不加分辨地把它们和美国联系起来,是不利于今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和平合作的。
  既然中国在历史性的三中和四中全会后将面对广泛而复杂的国内问题,而美国人也在根据其他问题而不是“中国威胁论”来选举他们的政治代表,现在该是为“西方敌对势力”这个主题举行静静的葬礼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柯白博士是卡特中心中国项目的高级顾问,耶鲁大学中国现代史博士,1994年至2004年出任他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
  翻译:李爱华
  原文:http://www.uscnpm.org/some-november-reflections/

来源时间:2014/11/5   发布时间:2014/11/5

旧文章ID:531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