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简析中美贸易摩擦和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陈新光  来源:中国日报中文网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公布的各国贸易排名,从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出口国,目前美国是仅次于欧盟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贸易国。 

        一、中美贸易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美国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13年美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为39104.1亿美元,低于中方公布的41603.3亿美元,中国继续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货物贸易方面,2013年中美货物贸易额为5821.1亿美元,同比上升4.9%,占美货物贸易总额的14.9%,占比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美国与最大贸易伙伴国加拿大的货物贸易额为6385.8美元,比美中货物贸易额多564.7亿美元。同时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对最大出口市场加拿大的货物出口额为3003.5亿美元,比对华出口额多1783.3亿美元,美国对第二大出口市场墨西哥的出口额为2261.5亿美元,比对华出口额多1041.4亿美元。

        虽然中国也是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但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根据美方统计,2013年美国服务贸易额为113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出口额6819.7亿美元,同比增长5.0%;进口额450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顺差23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0%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额为5396.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105.9亿美元,进口额3290.5亿美元,逆差1184.6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与美国相差5926.7亿美元,尚不足美方的一半。

        随着中美贸易的摩擦不断增多,预计未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遇到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呈现三个趋势:一是从传统的手段向非传统手段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美国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和方法增多;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成分呈现隐蔽和手法多样化,尤其是在碳排放、劳工标准等方面,美国往往急于抢先占据舆论制高点;三是以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至上为借口,设置壁垒,如美国市场对中国华为、中兴等公司的通讯设备制造商进行封杀。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崛起,而对中国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从长远看,贸易摩擦或将在未来中美关系中成为常态,致使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贸易摩擦最大的受害国。中美贸易的摩擦从深层次的主要原因来看:

        (一)对美贸易顺差加大,使双边贸易更加不平衡

        中国自 2000 年超越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以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贸易顺差由 2002年的 427 亿美元增长到20122189.2亿美元,除了 2008 年和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幅度有所减缓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了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幅度。美国国内利益集团也以此为借口,不断对政府施加压力,致使中美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如美国制造业生产力与创新联盟发布报告认为,2012 年美中贸易逆差导致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达到 14 万到 28 万。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预计 2014 年中美贸易顺差还将扩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状态继续加深,极易触发贸易摩擦。

        (二)美国经济弱复苏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导火线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先后投资800 多亿美元,以落实《国家出口振兴计划》,目标是使美国未来出口额在 5 年内翻番,增加 200 万个就业机会。美国自2013年起经济复苏的势头呈现弱势好转,但是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将此解释为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这又极大推动了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三)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的竞争性使产业内贸易摩擦更为常见

        中美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两国贸易的互补和竞争相并存,近十年来美国对中国出口份额最大的产品依次为机电产品、农产品、光学仪器、航空航天产品;而中国对美输出份额最大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 45%,其次是家具、玩具、鞋类等轻工产品,中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显而易见。在这种互补和竞争并存的局面下,考虑到中美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异,中国在生产资源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势必导致美国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同类竞争性产品,从而导致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加剧。

        (四)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是两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为了解救国内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推出了重振制造业的举措,将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列为重振目标,但重点还是放在生物工程、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上,新兴产业成为美国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近年来,中国许多重要的行业,如服装、钢铁、风电设备和光伏产业等,出现了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加上欧美市场需求不振,迫切需要产业升级转型,中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高新产业的战略意向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举措不期而遇。从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比较大的案件钢铁和光伏案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是两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同的必然结果,对其他相关产业的贸易摩擦风险防范也不容忽视。

        三、促进中美贸易发展的举措

        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中美双方都充分认识到开放、透明、非歧视的贸易与投资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中美贸易对两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至关重要,为此,在20147月的北京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双方都承诺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双边贸易投资关系,营造开放、公平环境,为中美贸易和两国企业及民众创造更大的机遇。

        (一)建立中美高层对话机制,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保持和加强中美高层官员的定期会晤,对加强彼此了解、减少贸易摩擦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美国对我国产品提出的指控,中国政府要及时做出反应,积极通过对话磋商机制解决问题,尽量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迄今止,中美双方高层官员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已进行了六轮,达成了许多中美战略合作和缓解贸易摩擦的双边协议。目前,世界上已先后有81个国家承认了中国完全市场经济的地位,很遗憾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迄今为止还没有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的地位这一事实。对中美双方来说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中国政府应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同时,中国政府也需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对话,促使美国、欧盟等国使其尽早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二)进一步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使国内外贸管理体制和国际惯例相接轨,受到了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好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先后集中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规范了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了贸易促进、贸易救济法律体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国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三)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要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先试,放大可复制、可推广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平贸易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努力为境内外企业提供一个宽松、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要依据国内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加强预警监测,同时利用贸易救济和反垄断调查等措施,对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予以纠正,维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起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境内外企业的公平竞争。


        中国上海统计学会副会长 (博士)         陈新光

        中国上海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时间:2014/9/5   发布时间:2014/11/20

旧文章ID:703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