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如何看待对方——《中美印象》第5期

作者:裴敏欣  来源:卡特中心中国项目

  编译

  中美如何看待对方

  两国为何会冲突?

  裴敏欣

  《辩论中国: 中美关系十则对话》,贺琪珍编辑,牛津大学出版,2014.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中美关系已成为老生常谈话题之一: 美中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两国关系的本质却不那么明显。直到最近,大多数观察者更愿意给出一种准确却粗俗的描述,那就是:中美非敌非友。

  乍一看,这种描述恰如其分。美中两国并非盟友。它们没有相同的重大安全利益或政治价值取向,对国际秩序的看法也存在本质上的分歧。北京倡导的是后美国时代,即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而华盛顿所要努力维护的是它所引领的自由主义的秩序,尽管它的实力已经相对减弱与此同时,许多东亚问题,包括台海关系和、中日争端都会导致美中利益的直接冲突。然而,两国也不是敌人。它们没有把对方视作冷酷的意识形态和安全上的威胁。事实上,由于两国经济息息相关,它们只能竭力避免冲突。

  但是,自中美关系被贴上“非敌非友”标签的20年里,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实力不断增长,美国与欧洲的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创,这进一步加剧了一种感觉,即西方正在衰退,其他国家蒸蒸日上。中美经济实力的差距,也比金融危机前有了进一步的缩小。2007年,美国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4倍,而2012年,仅有2倍。

  中美两国实力平衡发生实质的转变必然会改变它们对彼此的态度和行为。毫无意外,中美关系最近出现了新的问题。从2010年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日趋强硬,在与邻国的领土、 海上问题争端上立场更坚定。中国快速的军事现代化与网络攻击事件使美国及其东亚盟友焦虑不安。北京把华盛顿对此新挑战的反应——即所谓的重返亚洲战略——视为是一次变相的遏制中国的尝试。

  合理把握变化无常的中美关系已经非常困难,为了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而去理解为何两国会在许多问题上南辕北辙则更加不易。政治学学者贺琪珍(Nina Hachigian)编辑的论文集试图同时企图完成这两个任务。《辩论中国:中美关系十则对话》一书中的观点既简单又明智。在每一次对话中,都会有一位美方专家和一位中国专家讨论一个明确的双边问题。贺琪珍通过提出关键的问题让参与者回应的方式组织这些对话。辩论双方首先交换各自意见,然后在第二轮中重点讨论他们的分歧。 最后,作为讨论的结果,这本书总结并且分析了中美学者从人权到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观点。总的来说,这个项目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但也令人沮丧;那些原本对中美关系持乐观态度的人将无法在书中找到让他们感到振奋的内容。

  礼仪与错误

  在一些问题上,中美辩论双方有不少的共同点。比如说,双方作者都认为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膨胀,美中关系受到不信任因素的困扰。令人关注的是,甚至一些中国学者都承认,只要中国的政治体制一成不变,许多造成中美冲突的结构性原因将会持续存在。

  但在关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人权、台湾问题和区域安全的讨论中,美中学者表现出显著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区别。双方辩者不仅在这些问题上观点大相径庭,并且质疑对方的根本前提。中国学者周琪坚持认为之所以在人权问题上中国和西方看法不会一致是因为儒家秩序是基于社会礼仪—通过规范规定礼仪行为“而不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断然拒绝这一说法,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有特立独行的传统而可以无视国际准则。

  毫无疑问,这本书最让人茅塞顿开的部分是关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对话,这发生在两位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的学者之间:中国国防大学徐辉大校与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助理教授湯美(Christopher Twomey)。在过去20年里,中国解放军开发了一系列新装备,包括无声攻击潜艇,移动式核导弹和高级喷气式战机。湯美质疑道:既然中国的安全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为何要大规模扩充军备?目前中国既没有受到任何领土侵犯的威胁,也没有邻国可以对其实力望其项背。徐辉反驳说:根据这种逻辑,美国“该在很久以前就放弃其军事转型了”,因为你们不仅在军事技术上首屈一指,而且没有任何强大的邻国能对你们构成威胁。

  双方辩者不仅仅在理念上有分歧,,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对事实的看法也有不同。。中国学者经常质疑美国学者所提供的信息和历史叙述。比如说,北京大学教授贾庆国和史汀生研究中心的容安澜(Alan Romberg)在台湾是否曾是中国一部分这个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在另一些敏感问题上,如中国领土争端,中国学者大与共产党站在一条线,对于其行为背后的动机见解甚少。

  这一交流所带来的一项好处就是,一些双边争端比另外一些分歧更易达成妥协。从这本书来看,华盛顿和北京应该能够克服其在经济政策、气候变化以及与非安全领域的全球责任上的分歧,因为这些问题并不那么受到潜在的不信任因素的威胁,并且合作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但是,一个很残酷而易见的事实是,更深层次的分歧将会在决定双边关系的本质上扮演更大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争端仍旧无法得到解决。美中两国应该停止寻求彻底解决包括中国军事现代化、东亚安全、台湾问题以及政治价值观方面的冲突,而应该寻找一种方法来管控这些争端。

  事实上,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是其展现了中美关系正以何种程度日渐走向竞争。如果两国保持现状,之前的非敌非友的标签将会变得与现状毫不相关: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将不再以接触来定义,而是以在可控范围内的竞争为特征。

  假设之外

  中国学者用一些假设、论据和原则来支持他们的立场,美国学者做出了回应,这些观点都可以解释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中国学者认为美国为何应当能够改变其亚洲政策,的这一观点背后的基本假设是中国已经日益强大。许多中国学者都提到了被广泛引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表明中国经济的规模将在2020年至2025年之间超越美国。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认为,基于这种经济增长规模,美国应当结束在东亚的“这种以美国为主导的冷战结构”。知名的美国外交政策研究者袁鹏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正在挑战现有的世界秩序,中国应当抓住机会,“改变……包括国际和区域组织、制度和法律体系在内的不合理的国际机制。”

  显然,这种势力均衡的转移和中国必将崛起的论调并没有能说服美国人。美国学者认为,现有的国际秩序不仅能够满足中国的利益,也能适应中国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于此同时,一些美国学者也警告称,中国的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政治学学者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认为,由于,人口压力和资源稀缺,中国经济仍不能保证持续的发展。

  另一个发人深省的主题是,双方都认为对方的举措与政策缺乏合法性。对美国研究者而言,中国对于领土主权的傲慢主张、对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援助,以及其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都破坏了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但中国学者认为,这种批评不免显得虚伪。他们指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也犯下了相同的罪恶行径。他们认为中国当下的踌躇满志是与一个大国相匹配的。此外,他们还批评美国所谓的世界秩序并不是基于利他主义,而是基于赤裸裸的自私自利。

  在《辩论中国》一书中,华盛顿最应忧虑的是中国人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对其不寻求遏制中国的论调置若罔闻。正如中国学者所言,无论是中国的普通民众还是精英阶层,他们都相信美国不会心甘情愿地让出世界霸主的地位,也不会允许中国独自发展成一个世界大国。吴心伯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并不喜欢美国自封的世界领导地位……北京也认为,华盛顿所扮演的平衡角色也只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损害了中国在[东亚]的合法的国家利益。”美国学者对此的反应是怀疑与愤怒交加。他们不能理解,在美国已经向中国开放了市场,美国的大学为数以万计的中国精英提供了教育,为中国制造业投资了几十亿美元并支持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还在指责美国在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他们不断向中国学者重申,遏制中国的论调在美国得不到主流势力的支持。但是中国学者仍无法相信这种说法,把美国的支持看成是纯粹的利己主义。

  现实主义的困境

  在过去三十年里,美国的对华政策基于两个假设: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的假设是指,中国在通过贸易与投资融入现有世界秩序的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不可避免地接受并努力维持这种秩序。现实主义的假设是指,在中国成为那样一个利益攸关者之前(甚至在它成为利益攸关者之后),为了阻止政治在需要的时候反击中国可能破坏现行世界秩序的行为,美国保持盟友和维持军事力量以。

  这本书更倾向于建议采取现实主义的假设。在中国实力相对较弱,尚不能直接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时,自由主义的假设更为有效。但是,许多自由主义者没有注意到,中国对于当前秩序的默许并不代表着他们同意这个秩序。鉴于国际体系(即公开和按规矩行事)的本质特征与中国的国内制度(政治封闭和权力滥用)水火不容。即使中国精英承认这种秩序的实用性,他们是否会认可其合法性仍然是悬而未决的事。

  因此,当中国日益强大时,它会寻求改变现有秩序。如果这种行为风险或者成本过高,它会按自己的喜好建立一个平行秩序。这种秩序不一定会像当年苏联那样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直接发生冲突,但它会有自己的规则,排除西方国家的参与,并让中国扮演主导角色。事实上,北京对于上海合作组织和筹划中的金砖五国发展银行(一个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以及南非共同成立的联合金融机构)的投入都表明中国已经开始在这么做了。中国去年十一月划定了颇有争议的、与日本和韩国的防空识别区部分重叠的防空识别区,这与这极大地增加了与美国及其盟国发生冲突的风险。这也应证了现实主义者的警告:中国一旦有了相应能力就会毫不犹豫地挑战西方主导的秩序。

  美国对此行为的最佳回应就是继续其战略对冲政策。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葛林(Michael Green)解释说,这种策略通过“夯实与主要海上盟友和伙伴的关系,确保该区域内的国家不会轻易受到不断发展的中国力量的威胁。”战略对冲能够保护中国的邻国,并让北京在通过胁迫夺取利益之前三思。与此同时,持自由主义观点的人并不能提供一种可行的替代政策,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当下的领导人深谙现实主义及实力平衡策略。当然,这种以“重返亚洲”为典型对冲战略只会映证北京长久以来对美国的怀疑:在华盛顿自由主义花言巧语的面具下,隐藏着其维护美国霸主地位的坚定决心。

  但这是美国必须准备为此付出代价。迄今为止,美国对华政策既有对冲与,又有接触,同时借鉴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关于中国的观点。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要维持这样的政策平衡将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简介

  裴敏欣,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曾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共同主任。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政治经济、中美关系及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

  文章来源

  How China and America See Each Other

  And Why They Are on a Collision Course

  By Minxin Pei

  March/April 2014, Foreign Affairs

  Debating China: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in Ten Conversations. Edited by Nina Hachigi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72 pp. $21.95.

  翻译:Yuhui Lu

来源时间:2014/5/5   发布时间:2014/5/5

旧文章ID:66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