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名晖:俄国调整核武政策对中国之影响

俄罗斯核武政策的调整为中国的国际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启发。中国需要在维护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保持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形象。在核战略方面,中国可能会选择以更具灵活性的方式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同时在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上持续增强,以确保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主动性。

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国对核武政策的调整对全球安全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2024年,俄罗斯对其核武政策及核武器布署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包括将战术核武器部署至白俄罗斯,并且修改核武政策以降低核武使用门坎。这些举措不仅对俄乌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带来挑战。

近期俄国核政策调整与军事动作

2024年11月,俄罗斯发射了新型极音速飞弹——「榛树」(Oreshnik),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对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的一次强硬回应。俄罗斯通过降低核武器使用门坎和升级核威慑来试图扩大自身在战场上的优势,这对于全球安全环境尤其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对抗局势造成了进一步的影响。

俄国的核政策调整对中国形成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外交部随后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然而,俄罗斯的举动使得中国在支持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和维持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之间陷入两难。中国不希望看到核威胁升级,但也需要一定程度上对俄罗斯提供支持以维持双边战略关系。

周边国家反应与挑战

俄罗斯的核政策变化也对印太地区的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朝鲜在近期也展现出加强核武开发和进行极音速武器试验的态势,使得地区局势更加复杂。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最近的发言中威胁「美国的持续施压将引发核子战争」,这种行为明显受到了俄罗斯「核勒索」策略的影响。

此外,美国在2024年总统大选结束后,川普要求乌克兰快速停战,「重亚轻欧」的态势逐渐浮现。俄罗斯则是迅速升级其「核勒索」行动,显然是对川普政府政策的一次试探,也使中国在制定自身应对策略时增加了观察和调整的难度。若是能反过来利用这样的国际背景,或许能使中国利用美俄之间的对峙,提出自身在印太地区与欧亚大陆的交易条件。面对朝鲜的挑衅行为,中国在与俄罗斯和朝鲜的关系上也显得较为被动,或许是解决矛盾的机会。

欧洲对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态度

近期,欧洲各国对于中国支持俄罗斯的立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德国外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公开指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这被认为是助长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行为,并威胁到欧洲及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法国和英国也呼吁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并强调任何对俄罗斯的支持都会对中欧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欧洲多国领导人警告,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将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并可能导致中国与欧洲停滞的经贸关系更难以改善。

欧盟在近期的一次高层会议中,也讨论了对中国的政策调整,表示如果中国继续支持俄罗斯,欧盟可能考虑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或减少双边合作。这些言论显示出欧洲各国在俄乌战争背景下,对于中国立场的高度关注与担忧。

【图片说明:2024年9月25日,中国军方媒体发布了这张从不明地点发射洲际导弹的照片。】

中国的核战略与政策反思

俄罗斯的核武政策变化使中国重新评估自身核战略的重要性。在2024年初,中国成功测试了多次高超音速滑翔载具,这些载具可以搭载核弹头,并具有强大的机动性和突破防空系统的能力。九月底,中国又进行了「东风-31AG」洲际弹道飞弹的试射,展现了其核反击能力和突破太平洋地区远程打击的实力。

同时,中国也加速研发和部署新一代核潜艇,作为「核三位一体」的一部分,增强其核反击的生存能力与核威慑的可信度。这些发展显示出中国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安全环境时,也在积极增强核威慑的灵活性,以确保其在大国博弈中的核武地位。

中国需要面对战略选择

总体而言,俄罗斯核武政策的调整为中国的国际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启发。中国需要在维护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保持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形象。在核战略方面,中国可能会选择以更具灵活性的方式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同时在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上持续增强,以确保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主动性。

中国如何平衡与各国的多重利益,在维持地区稳定的同时不失去自身的利益,这需要先设法跳脱俄乌战争既有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需要主动与美国洽谈新的武控议题,避免陷入核武竞赛,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美之间的重要课题。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