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卡特去世,他在中美关系上的作用超过尼克松
编者按:本文是凤凰网香港号陈笺今年早些时候对刘亚伟的采访。卡特总统在2024年12月29日去世后,香港号发布了这一采访。本站在转发时做了一些文字调整。
核心提要:
-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当地时间12月29日下午在位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平原镇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美国总统拜登当天表示,将在华盛顿特区为卡特举行国葬。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其任内中美正式建交。刘亚伟回顾称,当时中美的矛盾要远大于今天,但双方却能从大局出发,搁置争议。反观当今鼓吹美国应对华强硬者:从历史上来讲,他们是无知的;从政治上来讲,他们是幼稚的;从未来来讲,这些人是不怀好意的。
- 卡特任总统期间:在内政上,取消了对航空和汽车运输等行业的严格管控,成立了美国的教育部、在白宫屋顶装上太阳能板,这些方面今天来看都是先知先觉的;在外交上,他把巴拿马运河还给巴拿马人,与中国正式建交,在中美关系上所起的作用要远超过尼克松和基辛格。
- 卸任后卡特落叶归根,与自己的故乡土地紧密联系;同时也多次访问中国,为取消特朗普任内以国家安全名义不给国外留学生签发签证的决定致信拜登。民众多次表达出对他的关爱和关心,似乎没有哪个美国的领导人能够像他这样接地气,并让美国老百姓一直认为他一个好人。
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香港號”,我是陈笺。北京时间12月30日凌晨,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经历了21个月的临终关怀后去世,享年100岁。说到卡特总统,我们中国人不会陌生,中美建交就是在他的任内完成的。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他是如何搁置双方的不同意见,作出这样历史性的决定的?卸任后的他创立了卡特中心,为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美国前总统?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大国博弈持续、战争挥之不去的今天,他与其他多位美国总统相比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香港號此前曾经采访与卡特共事多年的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博士,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卡特的一生。
一、卡特总统眷恋故土,关怀人类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刘博士,您好! 你至今还是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以及担任中美印象网站主编等等工作,您跟卡特总统也有过很多共同工作的时光。在您的印象当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和其他美国人或者美国总统有什么不同?
刘亚伟:我跟其他的美国总统没有什么交往,但是比较来看,所有的美国总统大概没有一个像卡特生活这么简朴、这么平易近人、这么有幽默感。
你看同是来自南方的总统克林顿,他做了总统之后就再没有回到老家去居住了;从芝加哥出去的奥巴马甚至都没有回到芝加哥。只有卡特总统卸任之后,又回到他的老家一个只有600多人的小镇(Plains)。这个地方实际上比中国一个普通的村子可能还小。他们老两口一直住在1961年他们自己共同盖的一个三室一厅的小房子里边。
在卡特中心,卡特夫妇各有一个办公室,两个办公室中间是他们的卧室,一个折叠的床从墙上拉下来,他们就睡到这儿。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这么艰苦朴素并且叶落归根的总统。卡特是一个跟自己的故乡、跟自己的土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可能才会有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对全人类的爱。
二、卡特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超越尼克松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我们知道中美建交就是在卡特任总统时,所以中国人对他的印象也特别好。在他卸任之后,他又建立了卡特中心,您多年来都在那里与他共事,他是如何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呢?
刘亚伟:第一,对所有关心中美关系的人,大家应该知道尼克松在52年前去了中国,别人说是破冰之旅,但是我觉得那次去中国的结果是打开了一扇窗,中美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可以通过这扇打开的窗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
那之后近7年的时间,尼克松和他的继任者都没有能够让中美实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最后还是卡特总统在他的任内,1978年12月15号美国时间、12月16号中国时间,双方共同发表了建交公报。
所以我觉得所有从中美建交后获得红利的人,都应该牢牢地记住卡特总统和邓小平的勇气和远见 ,他们能够搁置当时的巨大争议,然后从大的方向着手,把建交作为当务之急,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卡特在中美关系上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尼克松和基辛格。
第二,尼克松和基辛格在任内的确为中美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离开政府后跟中国实际上没有什么更多的实质性的来往。只有卡特和他在1982年成立的卡特中心,从90年代中期一直到今天还是跟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90年代初跟中国残联合作,引进假肢生产线和对聋哑学校特种教育教师的培训,到90年代末,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在中国观察村民选举,并在海外讲中国的故事;到2012年应中国方面的邀请,卡特中心开始做消除中美偏见,增加中美相互理解的工作,一直到今天。我觉得不是其他哪一个美国的前政要,或者是美国关注中国的人,都能这样无私无畏地做促进中美友好的事情。
三、卡特曾为赴美留学生致信拜登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我记得您也陪同卡特总统一起多次访问中国,在跟他近距离的接触当中,有些什么样的细节留给您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呢?
刘亚伟:我第一次陪卡特总统到中国是2001年9月,到2014年最后一次陪他去中国,中间大概有八次吧。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次是2009年到中国参加中美建交30周年的庆祝活动。
当时除了卡特,中国政府也邀请了基辛格、布热津斯基、斯考克罗夫特,就是三任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还有所有当时能够到中国去的前任驻美大使或者是总领事,在北京、在上海,在其他城市都有很多活动。
到离开上海回国的头一天晚上,我们总裁跟我说,卡特总统叫我到他房间去一趟,当时我也不知道去他的房间干什么?进去以后,卡特总统说这次访问很成功,感谢你的帮助,然后打开一瓶红酒,我们就一块喝,一边聊了一会儿。卡特总统把所有为他工作的人当作亲朋好友,关心他们,呵护他们,对他们的努力表达谢意和感激。
2021年1月5号,那时候因为疫情都在家上班,我正在线上参加一周一次的工作会议,卡特总统办公室的主任突然给我电话,说卡特总统要跟你通电话。电话接过来后,我听到卡特总统说:亚伟,你认识拜登当选总统团队的人吗?我说我不认识,他说我需要跟他们联系,让拜登当选总统后能够开始给中国的留学生再发签证。
我说,你最有资格去跟拜登团队直接联系。卡特做总统的时候拜登已经是参议员了,后来又有很多接触。卡特总统说,那你们给我起草一封信,我给拜登寄去。我在卡特中心从98年到2024年,从来没有一次一封信从起草、修改、批准到寄出去只有24小时。这封信通过卡特中心认识布林肯的总裁交给布林肯,后来由布林肯转交给拜登。
拜登当选总统后不久就取消了特朗普当时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不给国外留学生签发签证的决定。国外的留学生中的最大群体来自中国。今天中国留学生还能够申请到美国来读书并获得签证,卡特总统应该是发挥了一点有意义的作用。
四、搞好中美关系须有大局意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从您点点滴滴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卡特总统是一个简朴有爱心的政治家,而且非常热衷推动中美两国关系。那么,今天美国越来越政治化,为什么现在的政客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刘亚伟:我觉得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卡特总统爱说的一句话是,当年他跟邓小平谈判建交时,中美之间的矛盾要远远超过今天,因为那个时候还在冷战期间,中美之间的鸿沟似乎不可逾越。
从当时卡特和邓小平或者推到更早一点,尼克松和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在处理双边关系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障碍,国内的政治现状不允许他们对对方有任何示好,但是他们都以大局为重,从改善自己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目的出发,从两国不要进入冲突,保持和平的目标出发,所以他们能够搁置争议,最后做出那样历史性的决定。
2011年,中国政府邀请卡特总统到中国参加纪念乒乓外交40周年的活动。我们担心卡特应该不会参加,因为这个事儿跟他没什么关系。结果是基辛格没有去,反而是卡特去了。在我看来,对卡特来讲,在中美关系上他没有什么党派意识,认为只要能够为促进中美和平、改善中美关系,让两国能够相互合作,不仅改善自己国家的经济,并且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发展水平,这样的事他都愿意去做。
所以卡特总统非常高兴地参加了2011年中国政府组织的纪念乒乓外交40周年的活动。我记得当时习近平接见卡特时说,我们新一代的领导人应该以老一代的领导人为榜样,共同把中美关系搞好,搞扎实,让这个关系能够互赢,大家一块儿走向更为光明的前途。
五、鼓吹对华强硬是无知幼稚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他到90多岁高龄还一直为推动中美关系不遗余力。到今天两国关系已经发展到唇齿相依的地步了,却因为政治原因,渐行渐远。您认为他在美国老百姓心目当中,又是怎样的一个领导人呢?
刘亚伟:美国人对卡特总统四年的治国理政业绩众说纷纭,但对他的人格、对他的信仰、对他在离开白宫之后为美国和世界的繁荣、和平和发展作出的贡献确实众口一词。我觉得很少有哪一个美国的领导人能够像他这样激起大家对他的这种关爱和关心。
其实,卡特总统在执政期间做出的一些决定意义深远,美国和世界还一直从其中一些决定中收获红利。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卡特决定美国不会在阿富汗跟苏联武装对抗;卡特做出了把巴拿马运河还给巴拿马人的决定。当时这个决定一夜之间就改变了美国后院儿那些国家对美国的看法。
卡特另一个重大决定是中美建交。今天有很多美国人说从尼克松到卡特,一直到奥巴马,他们对中国都是“姑息养奸”,结果造成中国现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所以我老是跟别人说,凡是说中美接触错误的人,我觉得从历史上来讲,他们是无知的;从政治上来讲,他们是幼稚的;从未来来讲,这些人是不怀好意的。因为大家都非常清醒地看到,中美建交45年给美国、给中国、给东亚,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好处。
所以如果说尼克松72年到中国去错了,79年卡特跟中国建交就是错上加错,后面一系列的总统都对中国的崛起视若无睹,造成了今天的状况。我觉得这种认知是不对的。这也是我们这些年在卡特总统的领导下试图改变的错误认知。我们的使命就是让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对对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两国老百姓,两国的精英都对中美和平共处对两国的好处、对全世界的好处有更深刻的认可。
六、卡特内政方面有前瞻性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所以,从刚才您讲到的非常多的细节当中,让我们看到卡特总统认为,维护世界和平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他的外交决策从长远看根深叶茂,那他的内政决策呢?
刘亚伟:在内政方面,卡特再任内取消了政府对航空公司的严格管制、敦促国会通过阿拉斯加国家利益土地资源保护法、启动美国环保评估、设立了教育部、在白宫的屋顶装上了太阳能板。实际上他当时做的很多决策从今天来看都是先知先觉的。因为当时发生能源危机,卡特穿着羊毛衫通过电视发表全国讲话,号召美国人民为了节约能源把自己家的暖气温度调低一点。
所以今天倒过来去看的话,卡特真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做了非常不平凡的事。
七、卡特中心会继续为更好的中美关系奔走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首先要懂得勤俭持家,才能够做到勤俭治国。因为现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负债累累或者是严重透支的状况,当经济衰退的时候,确实面临着重大的危机。而卡特就能做到未雨绸缪。
今后的卡特中心如果没有了卡特先生的话,它会还起到以前这样的作用吗?在中美关系的发展当中它还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不会有改变?
刘亚伟:好多人都问我说,老先生不在了,卡特中心会不会也就烟消云散了?我说其实卡特早就想到这个中心应该是永远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从中心建立的时候就是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卡特中心有时候也被称为是埃默里大学的卡特中心。
其次这些年卡特在全球奔走,为减少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苦难,为了他们有更好的身体状况;为了区域冲突化解,为了促进全球民主质量的提高。卡特中心所有项目都是需要花钱的。大家也都知道卡特做这些事儿不是为他自己,是为全人类,是为美国,是为更好的中美关系。
卡特中心现在的财务是非常坚实的,我相信卡特中心还会永久的持续下去,继续为人类和平,为中美关系的友好,为全球人民。说实在的,卡特做的事儿跟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家也都知道在卡特中心,包括我们现任的卡特中心的领导人也都知道,卡特总统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今后卡特中心还会继续为改善中美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2024年1月10日,卡特中心主办了首届吉米·卡特美中关系论坛,第二届吉米·卡特论坛2025年3月22日将在中国杭州举办。卡特中心创办的中美印象双语网站已经10岁了,是全球唯一关注中美关系的网站。2024年10月,卡特中心还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主办了美中合作青年领袖圆桌会议。
虽然卡特离开了我们,但是我觉得卡特中心会牢记初心,不忘初心,用中国的话说,继续把中美关系的事做得更好。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好的,非常感谢刘教授详细地跟我们分享了您心目当中的卡特总统。他非常有爱心,非常简朴,也非常看重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谢谢您。
作者
-
刘亚伟是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中美印象》创始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