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在困难时期,如何保障中美关系不脱轨?

本文作者为新华社记者徐剑梅等,2024年2月日9日首发于《参考消息》网。

今年1月,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卡特中心,在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论坛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用流利的汉语大声说,会场响起掌声,许多人受到触动。

在困难时期,如何稳定中美关系,保障中美关系不翻车脱轨,是与会者思考的核心问题。在两天的会议上,虽有很多政治层面上分歧的声音,但也透露了中美在地方、经贸、气候、公共卫生、民间交往方面涓滴细流般持续的友好合作,令人看到中美建交45年来积蓄的韧性和黏性,也看到继续下大力气,耐心细致地积蓄这种韧性和黏性的重要性。

鼓起勇气,做了正确的事

与会者在发言前,不约而同致敬美国最长寿的总统卡特。用总统历史学家乔纳森·阿尔特的话说,当年,尼克松和毛泽东打开了美中关系大门,而“邓小平和卡特带领他们的国家,一起走进了大门”。

中美建交时,欧伦斯还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但对建交时的美国政治气氛记忆犹新。他说,如今的人们已经忘记了1978年的美国环境。当时美中领导人做出的,“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的决定”。

他说,卡特曾告诉他,当年华盛顿国会山上,约60%的两党议员反对他的建交决定,不少参议员谴责他出卖美国利益。但卡特立场坚定,“鼓起勇气,做了正确的事”。

在卡特总统图书馆暨纪念馆的中美关系展览中,也能依稀看见这一历史留痕——一块展板的标题赫然便是:“与敌人交谈”。“敌人”,这便是贯穿上世纪50-70年代,直至中美建交时,美国对中国的定位。

展板的说明这样写道:“卡特总统在处理美中关系时,遇到每一任总统都面对的挑战:如何对待国家之敌?孤立,还是接触?”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荣休教授戴维·兰普顿认为,卡特对美中关系的处理,为后人提供了四点历史启迪。

首先,当断则断,在做艰难决定时不拖延。兰普顿说,如果卡特当年迟迟不决断,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其次,不仅加强政府间往来,更要加强两国的社会交往。正是得益于卡特确定的这一战略和由此逐渐发展出的各领域美中民间往来,数十年来,两国成功度过双边关系中的大风大浪。

再次,处理美中关系时,要有甘冒政治风险的勇气,采取主动,构建信任。

第四,美中建交时,两国领导人达成默契:暂时搁置难以解决的分歧,留待后代人解决或根据变化的情况加以适应。

兰普顿指出,卡特处理对华关系时,因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在美中双方培育积极声音。当前,美中关系处在动态演进之中,两国需要让这种演进朝更好而非更坏的方向发展,共同致力于寻找共同点,而不是本能反应般地相互报复,“这是问题的核心,也是一切的基础”。

卡特晚年这样告诉自己的传记作者阿尔特,世界将铭记的他的外交业绩,不是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戴维营会谈,而是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

阿尔特在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始于1979年的美中外交关系,不仅对全球和平至关重要,对全球繁荣也至关重要。“这就是中方所说的‘双赢’,美中两国都从中受益匪浅。”

他认为,过去40多年美中关系的成就最终应归功于两国人民和他们的创业精神,但只有在两国政府之间保持良好关系,人民之间保持良好关系,两国之间有着良好的科学、教育以及其他能够创造共同繁荣的关系的情况下,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

需要做很多改善性工作

欧伦斯建言,不妨从增强勇气的角度思考美中关系,先易后难地为稳定和改善美中关系发力。

在他看来,增加往返太平洋两岸的航班;两国联合打击芬太尼等成瘾药物;美国放宽签证,不再无故遣返获得签证入境的中国公民;美国重启富布赖特计划与和平队;将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与卡特签署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续签5到10年而不是目前的仅延期6个月;鼓励美中之间的学术交流……都属于“不需要太大的勇气”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至于面对美国不利的政治环境,难度更大、更需要勇气的目标,欧伦斯列举了三项。其一,美中通过谈判相互降低关税——欧伦斯说,这是“美中关系的瘟疫,惩罚中国人,也惩罚美国人”;其二,相互重开中国驻休斯敦和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他认为,这对两国西南地区都有巨大好处。

其三,两国政府共同定义什么是国家安全,创建一份“可以做什么”的白名单。

欧伦斯还说,上世纪60年代,他在美国属于反对越战的少数派,但7年后却变成多数派。如今,面对刺耳的反华声音,他愿意坚持不懈地做美中关系的“少数派”。“因为我的立场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最重要的,让美国人了解中国,和让中国人了解美国,是正确的事情。”

兰普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当前美中两国面临的最艰难决定,“是如何从战略上定义彼此”。他说,美中都倾向于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的安全威胁,但两国需要认识到,双方共同面临攸关和平的国际挑战是更为严重的威胁。他指出:美中“不需要让对方成为自身的主要问题。这是最艰难的决定,其他都是外交辞令”。

兰普顿认为,未来的美中关系,要有继续承受大风大浪的能力,民间交流,而非两国政府,将发挥更关键的作用。在增进民间交往和学术交流方面,“双方都需要做很多改善性工作”。他说,美中必须建立互信,确保彼此不会用尽自身优势损害对方。

卡特曾说,下一代领导人必须带着新的愿景、勇气和创造力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但也必须接受我们的信念,即美中两国需要为自己和整个人类共同建设未来。在卡特中心的论坛上,不止一位学者提及卡特这段话。而与会学者介绍的中美在卫生保健、气候变化、教育、河流保护、地方合作等多个领域的交流情况,也令人惊喜地看到中美关系几十年来积累的韧性、黏性和弹性。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