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的气球:“间谍气球”事件与其背后的美中关系

【编者注】1月28日,一只来自中国的气象气球飘入美国阿拉斯加,并飘向美国内陆领空。1月31日,美国北方司令部和五角大楼向拜登总统发出警报,称该只气球携带摄像头和监视设备。2月4日,在经历一周的辩论和行动方案抉择后,美空军出动F-22战斗机,用一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将其击落。美国海军和海岸卫队的舰船随后开始回收气球残骸。五角大楼官员称此次气球事件为一次明火执仗的军事侦察活动。美国媒体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并将这只隐蔽不力、飘荡无依的气球称为“间谍气球”(spy balloon)。同时,因“间谍气球”事件,美国务卿布林肯宣布取消原定2月5日访问北京的行程。为何一只气球会导致外交访问被取消?这只气球在美国及其盟国媒体的眼中对美中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间谍气球”引发的激烈争论背后所涌动的“阴谋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本文聚焦近期备受关注的气球事件,通过回顾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让读者从历史和外交的角度走近和走入这次掀起政治风波的“气球事件”。

“流浪气球”引争议

1月末,正当美中两国的媒体和专家开始聚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开启的对北京的访问时,五角大楼发现一只来自中国的高空侦察气球闯进美国领空,其携带有提供动力的太阳能电池板、摄像头、以及相关侦察设备,并飞跃蒙大拿州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上空,该基地是美国运营和维护洲际弹道导弹的重要基地之一,共有150多个洲际导弹发射井。2月2日,五角大楼新闻秘书帕特里克·莱德准将(Patrick Ryder)就此事发布简短声明。声明称,气球目前正在以远超空中交通的高度上行进,“对地面人员并不构成军事或实体威胁。”同时他亦表示美方已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气球不能收集任何敏感信息。2月3日,美国防部称第二个气球正从拉丁美洲上空飘向美国空域。2月4日,美军在南卡罗来纳州临近海域上空用响尾蛇导弹击落气球并开始打捞碎片。2月3日,中国外交部称确认气球来自中国,称该气球属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研究,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属于意外情况,并对此表示遗憾。外交部还表示,在拉丁美洲上空飘行的气球也属民用无人飞艇,同样因气候影响而偏离航向。然而,拜登政府拒绝接受中国方面解释,仍认定气球属间谍性质。

媒体也就气球事件众说纷纭。TVBS 新闻于2月4日发表报道,称一般气象气球直径约2米,体积较小,而间谍气球直径可达15至20米,使用特殊材质制造,并可遥控。据Sky News于2月7日发表的报道,该气球高约60米,远超一般气象气球体积,且其飞行路线涉及美方核武设施重地。北美华人新闻平台Redian新闻于2月5日发表报道,表示中国国内设有120个气象监测点,并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站点。这些站点每天都会放飞探空气球并将获取的气象数据传输给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进行信息共享。报道称,这些站点会在每天7时与19时两次同步放飞气球,数百个气球同时升空,出现偏离正常轨道和观测区域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中国气象科研气球受西风带影响飘入美国,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美方不必“反应过度”。

双方就气球一事各执己见,争议不下。在此背景下,美国高级官员向中方发出强烈谴责,国务卿布林肯还给中央外办主任王毅电话,宣布取消自己原定于2月5日至6日访华的计划。至此,外界所观望的美中两国能否借布林肯访华有所回暖、及布林肯此次访华将赋予美中关系的重要意义-其将是2018年10月以来首位访华的美国国务卿,也是拜登政府自2021年执政后访华级别最高的美国官员,随着计划被宣布推迟而再次恢复原点并前路未卜。2月4日,当彭博社记者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提问,美国国防部宣布气球在有核导弹发射设施的蒙大拿州上空出现和布林肯推迟访华,中方是否计划重新安排相关访问时,毛宁回应称,“事实上,中美双方都没有宣布过什么访问,美方发布有关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们予以尊重。”同时,毛宁表示,“中国无意也从不侵犯任何主权国家的领土和领空。美国一些政客、媒体借题发挥,对中国攻击抹黑,中方坚决反对。”2月6日,美国白宫与国务院表示,布林肯仍计划在合适时间重拾访华计划。同时,美国认为回收中国无人飞艇残骸具有情报价值,美政府无意将飞艇残骸归还中国。此外,美方承认失去了一次与中国对话的重要机会,但否认责任在美方。

  • 点击此处查看中国“间谍气球”事件的详细时间线。
历史上的“间谍气球”

回首历史,无论是中国或美国都曾遭遇侦察气球。针对这些间谍气球,双方也都予以了回击。

Yahoo新闻Redian新闻分别在2月2日和2月5日的报道中指出,利用高空气球进行间谍活动和执行军事任务最早可追溯至二战时期。在二战期间,日军曾使用漂流气球轰炸美国。该计划当时由日本气象学家荒川秀俊主导,被称为“飞象计划”(FU-GO)。其研制了数量约10,000的巨大氢气球,这些气球由和纸制成,这种纸取材于构树(kozo tree)树皮,因此这些气球炸弹又被称作“日本纸炸弹”(Japanese Paper Balloon)。其下吊重磅炸弹和燃烧弹,意图借太平洋上空的冬季气流将气球带去美国西北部地区,气球可在这些地区落地后爆炸,在美国境内造成军事破坏和恐慌。

1944年11月3日,日本向太平洋气流中投放了一批“气球炸弹”,每只气球携带4支燃烧弹和1枚30磅重的高爆弹。几天后,第一批被放飞的气球抵达加州海岸并在那里爆炸。1944年12月,美国有关部门根据炸弹上的压载物中的沙土和气球碎片得出结论,这些气球来自日本南部,并未携带生化武器,其破坏力主要来自燃烧弹。虽然由于西风带的不稳定性,这些炸弹的攻击分散且无目标,但由于处于冬季干旱期,对美国西北地区的森林造成了威胁。此外,军方认为关于气球炸弹的报道会造成恐慌,因此不允许报纸和广播电台报道任何涉及气球的新闻。1945年2月17日,由于未在美国本土报道中发现任何气球炸弹事故的信息,日军通过英语通讯社向美国广播,声称气球炸弹造成500-10,000名人员伤亡,希望借此夸大气球炸弹的成功,但美政府一直保持沉默。直到1945年5月5日,一枚气球炸弹在俄勒冈州夺去6名美国平民的生命,美国军方才打破沉默,最终调查发现气球造成的破坏事件约有300起,除了对部分电力设施造成暂时性损坏外,并无其他人员伤亡。1945年4月,该计划被日军认为效果不大而放弃。

  • 点击此处查看日本“Fu-Go”计划“气球炸弹”的详细介绍。
  • 点击此处查看二战期间日军施放的“气球炸弹”视频资料。

二战期间日军投放的“气球炸弹”

根据卫报》(The Guardian)23日发表的评论,最早被记录在案的使用气球进行情报收集可追溯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当时法国人在弗勒鲁斯战役(Battle of Fleurus)中利用气球对奥地利和荷兰军队进行侦察活动。18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部队也曾乘坐热气球观察南军的军事部署,他们通过摩斯电码或“绑着石头的纸张”传递情报。此外,保卫民主基金会(The 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国问题专家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表示,间谍气球在冷战时期曾被美苏两国广泛使用,他认为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情报收集方式。

根据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的资料,自1946年以来,美军便开始研究间谍气球的用法,并开启了“创生计划”(Project Genetrix)。1948年,美军开始研究以塑料气球作为摄影和电子侦察设备的载体。截至1954年中,美军在“白鲸项目”(Project Moby Dick)中试射了超过500个侦察气球。该项目是冷战期间美军针对苏联的一系列高空侦察行动之一,使用装载着摄像机的大型间谍气球飘浮在苏联领空以获取情报。其他气球行动包括“莫古尔计划”(Project Mogul),旨在通过高空气球上装载麦克风,从而远距离探测苏联核试验所产生的冲击波。 1955年3月,美军空军指派战略空军司令部对苏联领土进行高空侦察,这一侦察行动使用了可进行空中摄影的监视气球,这是美国空军首次进行的大规模高空气球情报行动。不过,这些气球的情报回报率并不高。据Yahoo新闻的一篇报道,美国每施放500只气球,大约只能得到40张有效照片,气球拍摄计划的所覆盖的14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也仅占苏联领土约8%。但是,这些气球也确实获得了一些有关苏联军方雷达系统的宝贵情报,也曾因苏联方面发现来自美国的间谍相机的碎片而引发外交骚动。后来,时任美国总统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觉得间谍气球的使用弊大于利,最终放弃了对其进一步的研发。

  • 点击此处查看冷战期间美军间谍气球“白鲸计划”简史。

根据凤凰网视频25日的报道,1974年5月,一只来自美国的间谍气球出现在中国河北省上空。这只气球直径约15米,装载有摄像设备,可以通过发射装置将所拍摄图像传回美国。在进入中国领空前,其曾出现在苏联境内,但苏联方面未能将其击落。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击落这只气球。最终,解放军空军指挥部派出4架歼-6战斗机将气球击落。

  • 点击此处查看关于1974年中国击落美军间谍气球的系列报道。

同时,在Nicholas Welch和Jordan Schneider24日主持的专题访谈之中国气球对话突发事件China Talk-BalloonTalk: Emergency Edition)中,也谈到了将气球用于军事侦察和武器的历史,以及美中之间的“气球嫌隙”。

来自乔治梅森大学的研究人员Eric Lofgren表示,早在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 Wars)期间,侦察气球便已开始投入使用。但是侦察气球的大规模使用则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用于火炮瞄准(artillery targeting),当时这些载人气球通过烧煤为其自身提供动力。在一战期间,由于气球内充氢气,被子弹击中后会爆炸和和起火。不同于后来用于侦察的氦气球(被击中后不会爆炸),在二战期间,盟军使用气球(barrage balloon)拦截德国进行空袭的飞机。在诺曼底登陆时,补给船通过缆绳连接这些气球,阻拦德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这些气球还曾被用于侦察德国U型潜艇的踪迹,气球所载雷达迫使潜艇潜望镜难以正常工作。直到1962年,苏联引进核潜艇后,这一飞艇气球时代才宣告终结。

访谈嘉宾亦将空中不明飞行物(UFO)与中国的“间谍气球”相提并论。访谈提到Tyler Rogoway于2021年在The War Zon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为“敌方无人机在美盘旋 五角大楼称其是UFO”(“Adversary Drones Are Spying On The U.S. And The Pentagon Acts Like They’re UFOs”),该文章指出一些红外图像下的不明飞行物可能是间谍气球。

美国五角大楼于2020年4月发布了3段由红外热像仪拍摄的短视频,其捕捉到不明飞行物

访谈还提到中国“间谍气球”引起美国政府强烈反应的原因之一——其有理由担心气球被用于大规模的情报、监视、侦察活动(ISR),并且美方目前需要考虑中国是否能够使用武装性气球实施军事打击。例如,这只“间谍气球”的有效载荷看似很大且具有低空飞行的能力,这种气球可以作为近距离空中支援平台。访谈嘉宾认为,不管布林肯对这只气球是否在意,对一些美国人来说,击落中国气球都是令人安心的结局。访谈之处,从双边关系的角度考虑,布林肯因气球事件取消行程并不明智,因为这不会改变任何谈判结果,此时取消行程是因为气球引起了过多关注,以致美国政府无法在短时间内平息众怒,而布林肯尚有时间来取消行程,以避免拜登政府看起来“软弱可欺”。

美国媒体破碎的气球破灭的希望

西方媒体认为被击落的气球带走了近期美中关系得以缓和的希望。

2月3日,Helen Sullivan在《卫报》(The Guardian)上发表题为“间谍气球的今与昔:用途和目的”(“Spy balloons: what are they and why are they still being used?”)的文章。文章回顾了“间谍气球”事件,并对间谍卫星盛行的今天,间谍气球为何仍在使用和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例如,相较间谍卫星,气球更易回收,发射成本也低得多;移动缓慢的间谍气球能够从较低高度(24,000米至37,000米)“扫描”范围更加广阔的陆地或海面,并在特定区域停留更长时间;针对间谍卫星的激光和动能武器正被研制,而针对间谍气球的武器则少之又少。对于这次“明火执仗”的“间谍气球”事件,文章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认为中国在监视美国方面,拥有自己的间谍和军事卫星系统,这些系统相较于情报收益低下、难以隐藏的“间谍气球”更为重要、有效。此次中国之所以任由气球飘向美国,是希望借此向美国展现其态度:1)让美国政府难堪;2)让美国知道中国一直在秘密跟进和复制其技术。在竞争已向太空延伸的今天,“空间”已成为战略和军事活动家密切关注的议题。本应消逝于时间洪流中的用于监视和间谍活动的气球,在更高的地方、更广阔的大气空间中,再次大显身手。

2月6日,David E. Sanger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发表题为“解析:中国间谍气球事件为何不同寻常”(“Balloon Incident Reveals More Than Spying as Competition with China Intensifies”)的文章。文章指出,飘浮在美国上空的间谍气球让人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而五角大楼此前对疑似多起中国气球飞跃领空的事件缄默不语则令人更加疑惑且焦虑,因为美方不知道中国已通过间谍气球收集了多少情报。文章称,“间谍气球”事件显然是中国近期犯下的最严重的非强迫性失误(“This is clearly the greatest unforced error the Chinese have made in some time.”),其反映了三个政治挑战:1)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缺乏沟通。2001年,一架美国EP-3侦察机与一架中国战斗机在南海上空相撞,该事件发生后的几天内,布什总统始终未能与中方领导人取得联系,时任国务卿鲍威尔的联络努力也未曾成功。虽然在该事件后,双方承诺改善沟通,但显然这些针对危机管理的努力并未生效。2)中国管理层之间似乎缺乏沟通。时值国务卿布林肯即将作为美国最高外交官员开启数年来首次访华行程的关键时刻,中国领导人似乎也正在试图缓和中美两国近年来愈发紧张的关系,此时意外的“间谍气球”事件令布林肯取消访华行程无疑令中国领导人难堪。此外,中国官员在已知气球被发现的情况下仍未致电讨论处理办法,令华盛顿怀疑中国情报部门与其领导层是否“相互通气”,也令人疑惑中国究竟是谁在“发号施令”。3)超级大国“间谍战”日益激烈。“间谍气球”只是间谍战和信息战的缩影。美中两国针对彼此的情报活动还有很多。例如,中国顶级黑客团队从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几乎无防范措施的计算机中窃取了2200万美国政府工作人员的档案、F-35设计图纸被盗、安塞姆健康保险公司的医疗文件窃取事件等;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进入中国电信企业华为的网络,监听中国领导人和负责转移中国核武器的部队的通讯联系等。随着半导体制造设备、人工智能、5G电信、量子计算、生物科学的发展,这一战场的硝烟只会愈发弥漫开来。

2月6日,Matthew Lee在OPB上发表题为“‘间谍气球’令美中关系缓和希望破灭”(“Balloon bursts hopes for end to spiraling US-China tensions”)的文章。文章指出,在气球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下,美中双方依旧试图为其关系缓和寻找出路,尽管因“间谍气球”事件失去的机会可能难以重现。例如,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约翰·柯比(John Kirby)表示,布林肯的行程是被推迟,而非取消(“Blinken’s trip was delayed, not canceled.”),但重新安排该行程的前景并不明朗。此外,布林肯和中国高级官员在今年计划参加至少两次国际会议,分别为2月中旬的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和3月初在印度举办的20国集团外长会议(The meeting of G20 foreign ministers)。这些会议可能为美中双方领导重新接触提供场所。文章指出,近年来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南海问题等都成为美中双方保持稳定关系的巨大障碍。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表示,布林肯访华为稳定美中关系提供了途径,但推迟这一计划“大大减少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在美中之间关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美国许多盟友将更加担心美中之间的对抗会令全球经济陷入困境。此外,美中两国领导人也不得不面对国内汹涌的政治漩涡。例如,在共和党和民主党正为在对华政策上何方态度更加强硬比拼不下时,拜登政府遭到对气球出现在美国领空反应不力的谴责。与此同时,北京在最初对气球作出温和回应后,由于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公众反应,转而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立场。这些政治漩涡阻碍了外交上继续对话的可能性,令许多人看衰美中关系近期能够得以缓和的局面。文章引述了达巍教授的观点“…如果我们将‘冷战’定义为世界上两个最大国家以不涉及军事和战争的方式陷入激烈的对抗和冲突…我们正在朝那个方向迅速前进。”(关于是否将美中关系恶化和对抗看作“新冷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孔诰烽表达了不同观点,详情参见本站文章:《专访孔诰烽将冲突引向良性竞争寻求开放与保护的平衡》)

2月7日,文灏在美国之音中文网上发表题为“推特上的中国连续让两个气球‘失控’中国外交部说辞引来批评和揶揄”的文章。文章展示了美国大型社交媒体平台推特上的公众观点。文章称,中国气球进入美国而没有提前告知,也没有因其失控而销毁气球上悬挂的设备,这已侵犯了美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美政府击落气球不是“反应过度”,而在“情理之中”。此外,文章引述了澳洲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布拉德·塔克(Brad Tucker)的推特,指出“不可抗力”难令人信服,因为用于天文学研究的气象气球都有较好的控制能力,若它们从相近地点起飞,其因天气原因而导致的航线偏离未免过大。

2月8日,Laura Kelly在The Hill上发表题为“间谍气球为美中危机加剧埋下伏笔”(“Spy balloon offers worrying trial run for a bigger US-China crisis”)的文章。文章指出,“间谍气球”事件加深了美中两国官员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并导致旨在稳定两国关系的战略会谈的推迟。尽管当前两国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对于中国议题的激烈讨论的党争氛围中,这种危机有可能被激化至危险境地,因为在中国被视作美国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最大敌人的政治背景下,双方都不想在中国问题上“显得软弱”(“…both parties don’t want to ‘look weak on China.’”)。同时,五角大楼在2月7日表示,在击落气球后,美国防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试图与中国的国防部长通话,但遭到拒绝。美政府认为,在危机发生后,美中双方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和畅通极为重要,但中国的反应令事态变得更加难以控制。文章引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系和高等国际研究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孔诰烽的推特,称中国政府的回应令人困惑,包括中国官员所发出信息的不一致性,这种回应的不一致在中国处理其他危机,如应对新冠疫情和政策变动时,也有所体现。此外,布林肯此行目的是在台湾问题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重建沟通渠道,但由于行程被取消且尚未重新安排,若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按照原定计划4月访问台湾,美中之间关系将更加紧张。同时,根据Jenney Leonard于2月7日在Bloomberg上发表的题为“美中紧张局势升级 共和党计划台湾行”(“GOP House Panel Chair to Lead Taiwan Trip as China Tensions Rise”)的文章。受“间谍气球”事件影响,麦卡锡在本周二的一档采访节目中表示,其计划在今年春季率美国两党代表团访问台湾。麦卡锡表示:“我认为有必要向中国表明我们支持台湾是一种威慑,这很重要。”(“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show China that we support Taiwan as a deterrence.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do that.”)

小结

对于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应对往往能反映国家或个人的底线,对于美中双方来说,“间谍气球”不啻为一次“测试”两国关系“弹性度”的紧急事件。虽然双方紧张关系氛围持续存在,但从此次事件的反应中可以看到,尽管其引发了公众热议,且在两国社交媒体上均可以看到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双方并没有爆发进一步的激烈对抗。这一迹象表明此次气球事件引发的危机,至少在表面上,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得到平息,从而令紧张局势得到缓和。但是在表层之下,从美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对历史上气球事件的回顾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这只“间谍气球”成为飘荡在未来美中之间的“幽灵”的潜在可能。无论是中方强硬的指责美政府“反应过度”和拒绝与美政府沟通,还是“气象气球”抑或“间谍气球”的争议,以及历史上与战争和对抗相伴相随的气球情报行动,都可能令美国政界感受到来自北京的“挑衅”和“阴谋”的喻示,进而令美中双方在敏感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上僵持不让、难以沟通的境况进一步恶化。这些负面影响在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关于“让中国意识到美国所支持下的来自台湾的威慑”的发言中得以体现,且其似乎与上文《卫报》2月3日报道中,美国公众认为中国“间谍气球”意在挑战美国政府,并向其明示中国政府持续侦察和获取美国技术的决心形成了阴郁的对照。这种相互猜疑的加深将令美中之间的沟通更添阻碍。虽然两国在全球稳定和追求和平之间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但是双方累加的误会将会令原本紧张的美中关系更难释解。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