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伟:中美阿拉斯加会谈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作者:刘学伟  来源:欧洲时报

举世瞩目的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的第一次面对面会晤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就美国新总统拜登治下的中美关系走向做进一步的解析了。

先来简单描述一下会议状况。最吸引世人眼球的,其实完全不是会议本身的三次会晤,而是会前的唯一的一次记者会。原定的双方四人各两分钟的介绍性发言,意外地演变成了时长超过一小时的激烈交锋。时长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中方对美方已经习惯成自然的套话的激烈反应。中国现在已经完全不打算再接受美国一贯的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以人权为名,对它国内政的干涉言行。这种气势,才是值得关注的重大新情况。

在美国换政府以后,中方曾对被特朗普搞坏的美中关系能得到一定改善寄予厚望。拜登上台两个月来,的确一直处于对中美关系如何重置的审慎观察思索和与盟友磋商的阶段,无论是放松还是收紧,还是维持现状,都还没有看到决定性的动作。

但在近日,已经开始有一些动作,方向是维持特朗普的严厉对华政策。比如特朗普建立的中企黑名单非但没有被缩短居然还有再延长。比如公开宣布要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打抱不平。特别是本月17号又宣布对24个涉港官员的新制裁,和美日联合发布的对中国诸多指责的声明,都给这次会谈设置了十分不和谐的前奏和背景。

中方显然是有备而来。从事后国内的反应看,中国不打算忍,不会是意外。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外长说了不少以前没有说过的重话,这里从简摘录几句:

杨洁篪:“中方遵循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国家所鼓吹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不承认美国所说的普遍价值、不承认美国的言论就是国际舆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王毅:“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至于三次正式的会面,根据双方事后的披露,都是中规中矩,没有出现意外。在会谈结束后美国的官宣中,在罗列一系列分歧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承认“在伊朗、朝鲜、阿富汗、气候方面,我们有利益交集。”国安顾问沙利文说:“美方将评判局势,与盟友磋商后决定下一步。”中方的评语是:“双方对话坦诚,但仍存重要分歧。”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分权制的西式民主国家。总统虽有最大的行政权,但政策的制定权的确并不都在他的手中。不仅国会两院要审议所有的法律,参院要认证所有的政府高官,就是白宫的主要官员都对政策的制定有明显影响力。且不谈议会的掣肘,就是白宫的官员经常都会与总统不能步调一致。笔者现在的感觉是,在这个多元博弈的对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拜登的主导力量似乎不足。他好像有心要让中美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却难于引导各个相关系统形成他希望的这种共识。多数方面的意见似乎是,要延续特朗普的对华强硬路线。

为了证明拜登内心可能真有一条中美关系比较缓和的路线,笔者在这里打算引用较长的完全公开可查的,但被世界各大媒体刻意忽略的一段资讯,内容是今年2月16日,拜登在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市政厅接受CNN采访的录像,其内容是拜登在转述他与习近平主席的电话通话部分内容。为免以偏概全,这里引用该采访在CNN官网上的地址,各位可以去那里阅览上下文。https://edition.cnn.com/politics/live-news/joe-biden-town-hall-02-16-21/index.html

拜登说:“我向他(习)指出,如果一个美国总统不能反映美国的价值观,他就不能连任。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不会公开反对他在香港所做的事情,他在中国西部山区和台湾所做的事情……。他明白,从文化上讲,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范,各国领导人应该遵循不同的规范。”

这段话一共分三句。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各人不妨自己体会。

关键的第二句话讲了三件要事:他不会公开反对(speak out against)中国做的三件事。第一件、严管香港;第二件、严管新疆维吾尔人;第三件、绝不放任台湾人的独立意愿。

第三句话他似乎表示认可:普世价值并不能普世,各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并按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如果把这段话视作拜登的真实内心独白,我们可否合理推断,拜登似乎并不能良好控制美国现政府的对华政策形成过程。事态可能正朝着他并不愿意看到的继承自特朗普的强硬路线演进。

在国内,拜登其实对美国亚/华裔还算相对友好。比如近日发生的亚特兰大8人(其中6个亚裔)凶杀案后,他下令全国政府机构和军队下半旗致哀,甚至亲自前往亚特兰大参加悼念活动。

笔者(当然绝不限于笔者)还发现,拜登在心智和体能方面似乎确有一些问题。除了上面所引之外,还可以举出好些实例。比如他违背百年惯例,上任如此之久,还未到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也未举行一次正式的记者会。(一些人猜测,是不是为了防止“多说多错”?)比如他日前去上文提到的亚特兰大,在登上总统座机空军一号的短短一段舷梯时,5秒钟内居然连续三次跌倒。官方的说辞是“风太大”。他毕竟78岁高龄。笔者和美国人民一样担忧,他会不会因为身体原因而做不满这届总统任期。如果他辞任而贺锦丽接任,美国会出现什么局面?毕竟本人感觉,他的为人处世,比特朗普的莽撞冲动,还是老练成熟许多。

最后,笔者发表一下对近期中美关系走向的新的预测。比起上次的“会有一定或明显改善”的判断回调一点,去掉“明显”,保留“一定”。这个“一定的改善”嘛,现在都已经有一些,不过还不确定。因为其基本上都表现在说辞态度上,(比应该不会再听到“中国/武汉病毒”之类的说法。)而不是表达在真正的政策上。(比如削减特朗普关税/缩短对华企业制裁的黑名单。)

中美关系看起来还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直到实力对比的演变,达到更均衡的某一天,美国才可能放弃它已经用了太长时间的“居高临下”,自认美国/西方而不是联合国代表国际的一贯态度。中国要真正取得被美国/西方平等相待的地位,道路尚阻且长。

(本文作者:法国历史学博士刘学伟;本文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报立场)

来源时间:2021/3/23   发布时间:2021/3/21

旧文章ID:2457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