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中国不怕特朗普”的观点有误

编者按:中国知名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2024年12月20日在美国《外交事务》撰文指出,中国并不惧怕特朗普。特朗普再执政,中美关系紧张局势可能加剧,但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倾向将帮助北京。美中之间不太可能在特朗普第二任内爆发冷战或热战。北美知名时政评论人KS Liu认为阎学通的观点对中美关系目前的性质认识不足。两国谁怕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保战略认知不走偏”。点击这里阅读阎学通的文章。

笔者同意“中国不惧怕特朗普”的看法,但是对于特朗普2.0只是特朗普1.0的简单“重复”(虽然要“加倍推行”)的观点持不同看法。

不错,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的四年内发动了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当时的初心是用关税和增加出口来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但是今天的情况和四年前相比,可以说是发生了严重的“性质的变化”,看不到这种“质变”,会以为今天美国和中国的矛盾只是经济问题,如同过去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矛盾,最多导致一个“广场协议2.0”而已。

问题的核心是:四年前的特朗普还把中国视为“朋友”,而今天的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敌人”,所谓“竞争对手”只是面上的说法而已。这种看法上的转变,在特郎普第一个四年的末期,已经开始显现。

虽然特郎普还没有上任,虽然现在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然很严重,我们从特郎普及其团队的近期言论中可以看出,已经很少或不再听到“贸易逆差”的提法,主要矛盾早已经不是“贸易”,而是中国对美国的“威胁”,这包括地缘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等各个方面,已经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对抗性高度。

拜登的中国政策已经开始显现“脱钩”,首先是高科技的“小院高墙”政策,例如将全面禁止对中国芯片和AI技术的出口,又例如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税100%,而特朗普及其团队却认为拜登对中国太软弱,特朗普扬言要对全部中国商品征税60%,这哪里是贸易战?如果说这是“特朗普2.0”,倒不如说是“拜登2.0”。

如果说特朗普更加重视美国的国内问题,那么他近期扬言要对威胁美元国际地位的国家征收关税,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营运权,要购买格陵兰的主权等等,听起来似乎荒唐,其实都不是简单的“贸易战”,而是针对中国的全面“围堵”。

阎教授认为“特朗普对美国盟友的可疑承诺将鼓励其他国家两面下注,与北京建立联系以抵消华盛顿的不可预测性。”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只要中国继续支持俄罗斯,欧盟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而“北约”必须依赖美国的支持,不能没有美国,这早就是“北约”国家的共识。也就是说,在中、美之间,欧盟国家不得不站队美国。

综上所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全面的对抗性矛盾。这不是“谁怕谁”的问题,而是认清矛盾的性质至关重要。

很多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是台湾,只要特朗普不去冒险踩踏这条红线,中美关系就不会坏到哪里去。

今年11月16日,在中美元首的利马会晤中,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中方的红线有四条,它们是:“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这是中方对特朗普的警告。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