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应对中美技术竞争的白热化

作者:姚洋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简报》2020年6月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自2018年12月孟晚舟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开始对中国实施全面的技术围堵。实体清单是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技术禁运的主要手段,清单上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最近又将一些大学列入其中。美国政府还收紧了中国学生到美国大学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签证,并起诉美国大学里与中国有合作、却没有向校方报备的科学家,以此来威慑美国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中国企业和大学的科学研究以及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动作不是特朗普政府一时心血来潮的举动,而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性转变的一部分。这个转变自2010年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并构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就开始了。在认识到中国没有、也不会变得越来越像美国之后,美国对华政策从“接触”变成了“提防”。特朗普上台之后,进一步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由此拉开了对华新冷战的序幕,而技术竞争是新冷战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早在2004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学术文章里就提醒美国人,如果中国开始在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实现技术进步,那么,美国人的福利会受到损害。然而,萨缪尔森的这篇文章当时没有得到多少经济学家的响应,原因在于,中国当时的经济体量和技术水平尚不足以构成对美国的挑战。过去十几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在体量上越过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这个门槛(二战之后,还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超过美国的三分之二),而且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进入世界第一阵营,在移动通信设备领域更是超过美国。在这个背景下,美国高层已经意识到,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将对美国构成全面的挑战。为阻击中国的这个挑战,美国不惜使用流氓手段限制中国的技术进步。

在短期内,美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以芯片为例。芯片生产包括晶圆材料、设计、晶圆加工和封测四个主要工序,美国的技术封锁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是在设计和晶圆加工两个工序上面。在设计方面,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掌握着最新的辅助设计软件以及大量的相关知识产权,美国的技术封锁对于实体清单上的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如华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晶圆加工方面,荷兰的阿斯麦(ASML)掌握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受《瓦森纳协议》的约束,不能把最先进的光刻机卖给中国的晶圆加工企业(如中芯国际)。而像台积电这样的晶圆加工企业,因为使用了美国的技术或零部件,也无法自由地接受华为等实体清单上企业的订单。芯片是信息时代的基础产业,美国的技术禁运就是旨在压制我国在这一领域进入领先地位。

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对华技术禁运将刺激中国以高昂的代价大力发展自主技术,最终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这是过去几十年里被反复证明的真理,因而,美国对华技术禁运在长期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美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赞同特朗普政府的技术禁运政策。从我国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应该尽最大可能避免和美国进行无序的技术竞争,而是要构建一个开放共融、且基于确定规则的国际技术竞争环境,以最大可能地降低我国技术进步的成本。

由于特朗普身边围绕着一些极端主义谋士,目前和美国缓和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就目前美国的国内政治形势来看,特朗普输掉11月份选举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民主党人拜登当选,则缓和的余地就会增加。尽管美国不会轻易开放对我国的技术输出,但是,取消实体清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毕竟,我国目前的态度是非常克制的,没有采取任何报复措施。我国应该为两国基于规则的技术竞争做好准备。

来源时间:2020/7/6   发布时间:2020/7/5

旧文章ID:2222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