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重温毛主席做出抗美援朝重大政治决策背后的战略考量

作者:于洪君  来源:蓝血战略家读书会

  作者|于洪君,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原中联部副部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授权发布/《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党建读物出版社

  导读:因为美国因素的存在,今日的朝鲜半岛局势依然是乌云压顶,波谲云诡,地区局势始终处在濒临失控的危险边缘。以大国欺凌小国,美国人要为朝鲜局势失控负主要责任。中国为了世界和平和地区半岛局势稳定,对美国做了大量苦口婆心的劝说,提出了正确的、合理化的方案,但是傲慢的美国人似乎习惯于粗野的牛仔作风,喜欢骑马闯进瓷器店,野蛮的把手里的棍棒胡乱挥舞,留下一片狼藉。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性,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在入侵朝鲜之前,也是傲慢劲十足,对于中国苦口婆心的多渠道喊话无动于衷,拉虎皮扯大旗,整出一支联合国军,气势汹汹压向中国边境,最终被志愿军打的灰头土脸,退回三八线。于洪君教授这篇文章给一切忘记历史者提个醒,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始终有一根红线在,越线者后果自负。更重要的是,对国内那些犯了软骨病的人,这篇文章有很好的补钙效果。
  1、毛主席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1950年6月25日,正当中苏两国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而进行艰苦的外交斗争时,朝鲜内战爆发。6月26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发表演说,号召全朝鲜人民和人民军官兵动员起来,为朝鲜的自由独立和统一而进行正义的祖国解放战争。6月28日,朝鲜人民军攻下汉城,8月中旬,夺取了南朝鲜近90%的地区。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表态支持南朝鲜政权。杜鲁门总统6月26日命令美国驻远东的海军和空军参战。27日,美军侵入朝鲜,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帮助蒋介石政权协防。6月30日,美国驻日本地面部队投入朝鲜战争。7月7日,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通过决议,授权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入朝作战。朝鲜国内战争急剧升级为民族解放战争。9月中旬,朝鲜战局突变。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乘朝鲜人民军后方空虚之际,登陆仁川,包抄了朝鲜人民军后路,同时组织大规模正面反攻,朝鲜人民军陷入战略困境。自8月下旬起,美国空军开始侵犯中国领空,频繁轰炸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目标和民用设施。9月28日,“联合国军”攻占汉城,29日,其先头部队推进到三八线一带。
  10月1日,根据杜鲁门总统的命令,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10月7日,美军大规模跟进,扑向朝中边境地区,同时发出了要求朝鲜放下武器、停止战斗的“最后通牒”。当日,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通过提案,否决了苏联等国提出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朝鲜统一的“五国提案”,以及印度提出的关于成立专门小组以便重新审查朝鲜问题的提案,怂恿和支持美国扩大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至此,美国把战火引向新中国边境,在远东地区建立霸权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美国侵略朝鲜、派舰队进入台湾海峡。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表达了坚决反对美国侵略的严正立场。他一方面指出,“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另一方面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当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
毛泽东做出了“如美帝得胜,就会
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的正确判断。

  面对朝鲜战局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毛泽东做出了“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的正确判断,指示全党,“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7月上旬,中央做出了成立东北边防军的重大决策。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审阅修改的周恩来国庆讲话。周恩来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周恩来紧急会见印度驻华大使,请他转告美国:美军果真要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要管”;“我们要和平”,“朝鲜战争应该即可停止,外国军队应该撤退”;“有关国家必须在联合国内会商和平解决的办法”。可以说,中国为维护地区和平,防止战争扩大尽了最大努力。
  遗憾的是,美国低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意志和决心,对中国的警告置若罔闻,肆无忌惮地扩大战火。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反复听取了各方面意见,毅然决定出兵朝鲜。10月8日,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拉开序幕。入朝后,志愿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尊重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其它民主党派以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等重要指示,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很快扭转了战局。到1950年底,所谓的“联合国军”被打回道三八线附近。此后,双方在三八线一带各有所得,互有进退,朝鲜战争进入胶着状态。
  2、中国毅然出兵朝鲜打败美国
  新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争取世界和平、维护地区安宁,既是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先进属性使然,也是新中国修养生息、展开建国大业的现实要求。因此,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为防止局势升级,恢复半岛和平进行了艰苦的外交努力,后来又为结束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7月6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曾就联合国通过支持美国武装侵略朝鲜的决议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及安理会各成员国,严正指出该决议的非法性。8月27日和30日,当美国飞机频繁侵犯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沿海和公海不断挑衅时,周恩来分别致电美国国务卿、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主席,对此提出严正抗议,要求联合国采取行动,制止美国的侵略行径,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
1950年底,中国边防警察从中国边境城市安东(今丹东)观
望对岸朝鲜新义州遭遇美军空袭而燃起的大火。

  在争取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外交斗争中,中国得到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苏联,无论战争之前还是战争之中,中苏两国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信息沟通与立场协调始终未断。1950年春,朝鲜战争尚未打响,两国领导人就已经开始就朝鲜半岛局势及相关问题交换意见。5月14日,斯大林曾电告毛泽东,苏联已经“同意朝鲜人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但同时表示,“这个问题最终应该由中国和朝鲜同志共同解决,如果中国同志不同意,则应重新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1950年7月2日,朝鲜战争爆发一周后,周恩来总理会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通报中国对战争的看法和已经采取的措施,询问苏联能否在中国军队参战时提供空中掩护。斯大林通过罗申转告中方,中国拟由“志愿军进入北朝鲜作战是正确的”,同时承诺“苏联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8月4日,苏联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呼吁各方立即停火,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同时建议联合国邀请新中国代表参与讨论。8月20日,周恩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对苏联建议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
  1950年10月1日,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遭遇重大挫折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致电毛泽东,建议中国立即派出至少5、6个师到三八线,帮助朝鲜保卫三八线以北地区。当晚,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出面约见中国驻朝鲜大使,急切要求中国出兵援助。10月2日,毛泽东答复斯大林: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援助朝鲜同志”。10月5日,中方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同时决定派周恩来、林彪到苏联,与苏方商讨苏联提供空军支援和武器装备等问题。鉴于斯大林当时仍心存疑虑,毛泽东10月13日再次告之:出兵朝鲜“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
1950年底,在“保家卫国”的宣
传鼓舞下,中国某农村,农民青年集体参军。
中国军队从1950年10月19日起大规模进入朝鲜,加入战争。

  中国领导人的坚强意志感动了斯大林,苏联迅速调整了对中国抗美援朝的消极态度。虽然在出动空军的方式和作战区域、为中方提供武器装备的时间和数量等问题上,中方对苏联有过不满,但总体看,苏联作为中国盟友,还是履行了两国同盟条约规定的义务。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军事援助,规模巨大,是中国军队不可或缺的。由于战争的需要,两国的经贸关系当时也得到了显着加强。
  1951年6月,朝鲜战局发生重大变化,朝鲜问题出现了和平解决的可能性。这是,苏联在联合国提出和平倡议,中国与朝鲜大力支持,美国不得不于当年7月坐下来谈判。1952年8月,周恩来访问苏联,与斯大林共商对美谈判的策略和立场。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中苏在朝鲜问题上继续合作,在对美谈判中保持政策沟通。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打破了美国支持南朝鲜武力吞并朝鲜半岛的战略图谋,粉碎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承担了巨大压力,付出了巨大牺牲,援助朝鲜各类物资总共560多万吨,花费战争开支60万亿(人民币旧币)元,死伤志愿军指战员36万余人。但是,这场代价高昂的战争,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守住了中华民族的家园,保卫了地区与世界的和平,新中国从此国威大振。全世界都看到,中华民族任人欺压、任人宰割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

来源时间:2019/10/14   发布时间:2019/10/13

旧文章ID:1981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