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早期美国人史德文镜头下的巴塘社会生活与多元文化互动抉微

作者:赵艾东  来源:民族史

  摘要:20世纪早期美国医生史德文拍摄了一些有关康藏地区巴塘人物与风俗的照片,今天它们成为珍贵的巴塘地方历史记忆。将其中两张老照片与相关文字史料结合起来考察,可见20世纪早期巴塘社会生活和多元文化互动等方面生动的场景。
  关键词:射箭,康藏地区,巴塘,史德文,土司
  作者简介:赵艾东,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巴塘位于四川甘孜州西部、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金沙江东岸,[①]历史上不仅是内地出入西藏之咽喉、连接川、滇、拉萨的交通枢纽,也是四川雅安与西藏昌都之间茶马古道南路上的重镇、康藏的腹地。自19世纪中期起,天主教士等西方人不断进入巴塘。1908年内地会传教士、美国基督会传教士也相继入驻巴塘。因而,百年前西方人的镜头中就留下了有关巴塘民风民俗、汉藏关系以及文化互动的珍贵记忆。本文通过美国医生史德文所拍摄的两幅珍稀老照片,即民初巴塘藏族的射箭活动和原德格土司移居巴塘期间的家庭合影,对该时期巴塘地方社会生活与多元文化互动的细节做一考查,展示其生动的历史场景。这对今天认识20世纪早期的巴塘社会生活、汉藏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互动可提供独特的视角。
  一、巴塘藏族“柳林较射”的传统与民初射箭活动


图1:林中较射:民初巴塘的时尚
体育活动(史德文摄于1919年前)[②](照片影像版权属于照片提供者,请勿擅自使用)

  照片展现的是清末民初巴塘8名青年男子在树林中比赛射箭的场景,旁边有几名儿童和成年男子围观。射箭比赛不仅是巴塘藏族的一个传统活动项目,清宣统二年(1910年)该活动连同当地最著名的射箭场地龙王塘,以“柳林较射”的美名被列为巴塘县八景之一。[③]“柳林较射”所指的柳林位于今巴塘县城外约1.5公里处的巴曲河西岸的龙王塘,因该地历史上曾有座龙王庙而得名。龙王塘依山傍水,开阔平坦,林木丰茂,清代以来的春秋季节是巴塘官僧百姓从事多种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一是巴塘寺庙僧人常常演出藏戏的一个场地。[④]二是巴塘藏族土司头人邀请清廷派驻当地文武官员检阅藏兵骑射之处,如官修旧志《巴塘志略》记载:“柳林台北二里,濒临溪平芜浅草,春时土司请台站文武校阅番兵骑射于此。”[⑤]三是春秋季节当地藏民常常扎帐篷、避暑娱乐、欢庆节日的场地。清末民初,徐珂在所编撰的汇集清代朝野各种遗闻的《清稗类钞技勇类》中对“巴塘夷人柳林较射”介绍道:“巴塘清真寺下有柳数百株,夷人于秋收后往往移居林内,终日较射赌酒以为乐。每值八月既望,夷人辄支布为鹄,于五十步外以木箭射之,连中三次者,群具酒饮之。惜其箭过笨,不若内地所造巧也。然亦有连中三次者。”[⑥]“巴塘清真寺下有柳数百株”。那么,这是否是巴塘另一处柳林呢?对巴塘清真寺历史比较熟悉的当地回民马家第四代彭涛先生指出:“巴塘伊斯兰教始于清嘉庆三年(1743)。当时都司马正品(回族)与在巴塘落户经商的马、摆、罗(祖名失传,第二代是马宝山、摆天才、罗玉贵)三家在架炮顶买了一块小地,修建了一座小小的清真寺。”[⑦]因而,清真寺坐落于架炮顶,即巴塘县城外东南方向的山坡上。这一清真寺一直维持到清末光绪年间马维麒(回族)率兵到巴塘平定凤全事件时,马见清真寺破旧甚小,捐款在原址进行了扩建。[⑧]故清末民初,清真寺一直坐落于架炮顶。据2010年笔者在巴塘调研时了解到,当地人有个口头表达语,即是将架炮顶以南、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的某处地点,如距离巴塘县城5公里的桃园子、龙王塘等处,泛称为“在架炮顶下面”。龙王塘距离架炮顶较近。因而,上述“巴塘清真寺下有柳数百株”很可能指的是距离架炮顶不远、地势低平的龙王塘柳林或地势低于清真寺的附近其它柳林。总之,清代,龙王塘和柳林成为巴塘人民的一处娱乐场所;柳林较射成为每年春秋季节巴塘藏人休闲和娱乐的一种主要方式。
  清末赵尔丰川边兴学时,曾设“关外学务局”,委任吴嘉谟[⑨]为总办,即教育总长。吴氏对川边兴学极为热忱,将关外学务局移至金沙江(长江上游)边的“极西”之地巴塘。吴嘉谟曾作“柳林较射”一诗,反映了当时汉族文人眼中巴塘“柳林较射”这一传统的消失:“讲武当年事已迁,一湾流水千株树,空留迹址忆前贤,来绘溪边把钓图。”[⑩]民国初期,巴塘代理知事刘赞廷将吴嘉谟的诗词稍作修改,变为:“讲武当年事已迁,空留迹址忆前贤,一湾绿水千珠(按:原文如此)树,避暑人为九夏天。”[11]从二者的诗词中可见曾为清代土司“请台站文武校阅番兵骑射”之柳林较射传统已随巴塘改土归流、时代的更替而时过境迁。
  然而,上述吴、刘两人并未留意和描述的是,民国初期,巴塘百姓的民间射击比赛保留了下来,从射箭者的服饰看,他们中既有藏人,也有汉人。因而该活动是巴塘汉藏人中的一种大众娱乐和体育活动。从几位青年头人盘着长辫的这一习俗和该照片摄于1919年前的信息,可以推断,照片的具体拍摄时间当为清末民初尚未兴起普遍的剪发运动之前。总之,该照片不仅蕴含巴塘“柳林较射”这一传统活动的历史变迁、清末民初汉族官员与文人的认识和感叹,也展现了民初这一传统仍为藏族民间“时尚”体育活动的史实。其中,清代“土司请台站文武校阅番兵骑射”的柳林较射还体现了巴塘历史上汉藏文化互动的情形。
  二、改土归流后原德格土司在巴塘的生活、家庭及与西人的交往


图2:清末民初移居巴塘的原德格土司
家庭合影(史德文摄于1917-1918年)[12](照片影像版权属于照片提供者,请勿擅自使用)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奉旨进军德格,平息了昂翁降白仁青与其兄多吉僧格(右二)争袭土司事件。同年,第五十二代德格土司多吉僧格自请献地改流,清廷允准,后奖赏多吉僧格世袭都司职、二品顶戴以及年享赡养费3000两。多吉僧格夫妇将自己的三座官寨交出后,“无力修建房屋”。清廷遂将巴塘原正土司的官寨及其木器、马厂、水磨、菜园、草场等附属物拨给夫妇俩作为永业。同年12月多吉僧格(右二)和妻子四郎错莫(左二)移居巴塘。[13]这张照片便是他们移居巴塘期间史德文为其拍摄的家庭合影。透过该照片,我们不仅有缘一见原德格土司多吉僧格的家庭成员,还能了解到以下逸闻趣事:
  一是夫妇俩在巴塘的捐资助学。多吉僧格夫妇见巴塘虽在川边改土归流中率先兴办了学堂,但校舍尚未修建,遂于1910年(宣统二年)在巴塘开创了捐资助学的先河;即是,多吉僧格从清廷发给的年赡养费中拿出1000两银,捐助修建男学堂;其妻四郎措姆也将变卖自己的衣物和首饰所得1000两银捐助修建女子学堂。[14]赵尔丰在呈清廷的“世袭都司多吉僧格夫妇捐款助学请奖折”中称赞:“此在蛮地诚属为创见之举。”[15]
  二是多吉僧格一家在巴塘居住期间与史德文的交往。史德文称:“他受到优待,前巴塘土司的官寨变成其新家。夫妇俩常来我家做客。”[16]据史夫人记述,原德格土司夫妇不仅在巴塘享有一定自由,还常常应邀参加当地汉人的宴席,而基督会传教士也就跟随他们一道赴宴。史夫人尤其对籍贯是拉萨的四郎错莫所戴拉萨式样的藏族饰品(如照片中的头饰)感兴趣,描述道:“土司夫妇是我们所有人的好朋友。我们很乐意见到土司妻子头上佩戴的用珍珠链和珊瑚装点的拉萨头饰、手腕上戴的金银手链和玉镯。她佩戴的护身符镶着蓝宝石、绿松石、绿宝石、黄玉。其头饰下方露出的耳坠硕大且太沉重,耳朵几乎承受不了。”[17]
  三是史夫人所披露的一桩家庭秘闻。史夫人所撰有关史德文医生的著作中,对土司夫妇在巴塘期间的家庭情况有所记述,实际上就为我们披露了在国内史籍中未见记载的一段家庭秘史,即原德格土司夫妇未能生育子女,土司之妻四郎错莫便将自己娘家一个亲戚(一位年轻的藏族姑娘)招到身边,让其成为原德格土司多吉僧格的小妻;随后,小妻为多吉僧格生下两孩。1918年前后德格土司多吉僧格携两妻和两孩返回德格,原来的两人家庭遂变为5口之家。[18]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德格土司多吉僧格夫妇押解拉萨软禁。其子泽汪邓登年仅两岁。[19]因而,史德文虽未指出德格土司家庭合影的拍摄时间,但据史德文于1914-1918年驻巴塘、1918年泽汪邓登年仅两岁的两件史实,可推断,照片前排正中年龄约1-2岁的幼子即是泽汪邓登。1926年多吉僧格在拉萨去世,泽汪邓登于1926-1932年继任德格土司。又据泽汪邓登的姐姐卡绒曲珍成年后嫁与林葱土司彭错格列热登的史实,还可推断,该照片中紧挨土司和大妻四郎错莫(左二)的两个年轻女孩中,右一或左一的女孩,即是土司的小妻。抱着婴孩的妇女当为孩子的保姆。又因该照片摄于巴塘,故具体的拍摄时间当在1917-1918年间,即德格土司返回德格之前。
  总之,这张照片不仅见证了民初移居巴塘的原德格土司的家庭变化和结构,反映了改土归流后原土司及其家人的命运;照片背后的故事也反映了民初巴塘藏、汉、西方人之间的彼此往来与互动,展现了当地文化的兼容性和原藏族土司与西方人的交往细节。
  三、结语
  图像史料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生动性以及一定的真实性。图像与文字史料的结合与互证,可以从多维度发掘史实、展现历史上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取得单靠文字史料无法达到的还原历史的效果。因而,有关巴塘藏族风俗“柳林较射”和原德格土司在巴塘的家庭生活两张照片的考证与解读,便展现了巴塘生动的历史细节,对于了解近代巴塘的社会生活、汉藏关系以及东西方文化互动独具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SHELTONF B. Shelton of Tibet [M]. New York: George H. Doran Company,1923.
  SHELTONA L. Pioneering in Tibet: A Personal Record of Life and Experience in Mission Fields [M].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21.
  赵艾东/ZHAO A,朱晓陵/ZHU X. Far, Far Away in Remote Eastern Tibet: The Story of the American Doctor Albert Shelton and His Colleagues from the Disciples of Christ 1903-1950 [M]. St. Louis: Lucas Park Books, 2014.四川省德格县志编篡委员会.《德格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白尚文等辑.《巴安县志资料》[Z].巴塘县志办公室翻印(1989年),1942.
  刘赞廷.《巴安县图志》[M].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复制,1960.
  彭涛.《巴塘清真寺的兴衰》[J].《巴塘志苑》,1991第2期.
  四川省德格县志编篡委员会.《德格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泽央娜姆.《关于修建“龙王塘林卡公园”的建议》[J].《巴塘志苑》,2001年卷总第39期.
  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1978年翻印.《巴塘志略》[M].巴塘县地方志办公室影印:《巴塘县旧志集成》,巴塘:巴塘县地方志办公室,2014.
  [①]巴塘,古为“白狼国”之地。康熙五十八年清廷设巴塘宣抚司、正副土司各一员。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巴塘改土归流,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巴安县,同年升巴安府,1912年(民国二年)废府为县。1951年10月巴安县改为巴塘县。
  [②]照片引自赵艾东,朱晓陵.Far,Far Away in Remote Eastern Tibet[M].2014:52。照片影像版权为美国基督会。感谢美国基督会同意本文中使用该照片!
  [③]巴塘县治八景,或称巴安八景,包括巴山积雪、温泉沐浴、古桑抱石、暖石回阳、老柳夹槐、桃园赏花、板桥垂钓、柳林较射。参见刘赞廷.《巴安县图志》[M].1960:84-86.
  [④]参见泽央娜姆.《关于修建“龙王塘林卡公园”的建议》[J].2001年卷总第39期:66.
  [⑤]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1978年翻印.《巴塘志略》[M].2014:3.
  [⑥](清末民初)徐珂.《清稗类钞技勇类》[M].“巴塘夷人柳林较射”在线阅读:http://www.my285.com/gdwx/xs/bj/qblc/428.htm,取用日期:2017-02-02。
  [⑦]彭涛.《巴塘清真寺的兴衰》[J].1991第2期:49.
  [⑧]同上:49.
  [⑨]吴嘉谟,字蜀尤,四川井研县人,丁亥进士。参见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M].1984:97.
  [⑩]白尚文等辑.《巴安县志资料》[Z].巴塘县志办公室翻印(1989年),1942:48,59.
  [11]泽央娜姆.《关于修建“龙王塘林卡公园”的建议》[J].2001年卷总第39期:66.
  [12]照片引自赵艾东,朱晓陵.Far, Far Away in Remote Eastern Tibet[M].2014:109。照片影像版权为美国基督会。感谢美国基督会同意本文中使用该照片!
  [13]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M].1984:309-313,262-323.
  [14]李明忠.《德格土司多吉僧格在巴塘轶事》[J].1994年1-2期(合刊):33.
  [15]吴丰培.《赵尔丰川边奏牍》[M].1984:309-313,262-323.
  [16]SHELTONA L. Pioneering in Tibet [M].1921:113.
  [17]SheltonF. B. Shelton of Tibet [M],1923:99.
  [18]同上,1923:99-100.
  [19]四川省德格县志编篡委员会.《德格县志》[M].1995:15-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互动下的川藏地区巴塘社会变迁研究”(14BZS091)阶段性成果。
  来源:赵艾东:《20世纪早期美国人史德文镜头下的巴塘社会生活与多元文化互动抉微》,段峰主编:《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3》,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9-64页。

来源时间:2019/7/12   发布时间:2019/7/12

旧文章ID:19033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