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不仅仅是一场会议,更是对全球共同应对生存威胁的努力的反映。对于美国而言,这是重新承诺全球领导力并证明其作为气候变化斗争中可靠盟友的机会。未来之路不仅需要言辞,更需要行动的一致性和合作。查看全文
Tags :美国外交
9月初,在2024全力以赴峰会(ALL-IN SUMMIT 2024)上,著名国际关系专家、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构建者、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和“休克疗法之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就美国政治发展、俄乌战争、对华关系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一轮高强度对话。查看全文
纵观美国百年全球霸权,可以判定,它在未来不可能放弃独特的理想主义,也不可能放弃具体利益,也必将对未来世界的格局变化更为敏感。然而,当今美国似乎正在违反全球共同逐利与自我逐利的基本原则,正制造着“自我拆台”的危险前景。这种危险前景是否会在将来真实显现,不仅取决于美国,也取决于世界。查看全文
美国全球霸权蕴含着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社会等丰富的规律,其基础是其无可超越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美国是百年来国际秩序演变中最大受益者,也必将对未来世界的治乱兴衰更为敏感。然而,美国似乎正在违反着全球共同逐利与自我逐利的基本原则,无疑正制造着“自我拆台”的危险前景。这种危险前景是否会在将来真实显现,不仅取决于美国,也取决于世界。查看全文
奥布莱恩一度曾表示有意竞选202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美国保守党人》的一篇文章说,奥布莱恩提出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不过是为了自己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出任国务卿或国防部长打基础。奥布莱恩与特朗普关系相对密切。查看全文
近日,《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 杂志在今年五、六月刊发表的题为为《胜利无可代替:美国不应该管控与中国的竞争,而是赢得它》(No Substitute For Victory: America’s Competition With China Must Be Won, Not Managed) 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编译译这篇具有争议性的文章的主要论点,并综述了坎贝尔的回应以及《南华早报》一篇时评的批评观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当前美国社会中关于中美关系的不同观点。查看全文
唯一可能使美国团结起来的外交政策问题是非常极端和直接的来自境外的威胁。从历史上看,我们看到在珍珠港事件或 9/11 事件等对美国的直接袭击之后,美国全国的精诚团结。但这种类型的直接攻击,或者非常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迅速加剧,显然不是我们希望在这个国家遇到的事情。因此,最终,我认为最好不要依靠国际政治来解决我们的国内问题。查看全文
近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节目“60分钟”(60 Minutes Overtime)节目组受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的邀请前往北京和上海,并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采访了伯恩斯。采访中,他重点阐述了中国经济现状,中美的经济连接,和美国企业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在最后谈及如“过山车般”的中美关系时,伯恩斯表示, “我认为中国最终希望超越美国,成为主导全球的国家。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不想生活在一个中国人占主导地位的世界” 。这段话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查看全文
大卫兰普顿是中美关系中非常权威的美国学者。他最近出版的新书《经历美中关系:从冷战到冷战》(Living U.S.-China Relations: From Cold War to Cold War) 从近六十年的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了中美关系作为两个社会而非仅仅两个国家之间的故事。查看全文
美国政府的对手在权衡华盛顿的承诺或威胁时,可能会考虑到一年后他们将与一个截然不同的美国政府打交道。今年预示着一个危险的年份,因为世界各地的国家都在以一种结合了不信、着迷、恐惧和希望的心态观察着美国政治。他们知道,这场政治剧将不仅选择下一位美国总统,还将选择一位在世界上对他国事务同样颇具影响力的领导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