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凌教授谈基辛格。使基辛格得名与获利最丰的,可能是他的中国关系和知识。不过,他2011年出版的600多页专著《论中国》,虽然流传广泛、颇为可读,却被许多论者视为狭隘、肤浅;书中对中国的认知颇为欠缺、过时,观察立论与分析结论也相当偏颇、失真。查看全文
Tags :美国中国通
在今天这个历史大变动的时代,中国和世界都处在道路选择的十字路口,在悼念基辛格时,这也许是人们最应当记取的他的历史遗产之一——并以此为出发点,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并深化以市场化为核心和底蕴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并继续促进服务于全人类福祉的全球化进程。查看全文
亨利·基辛格于11月30日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从肯尼迪到拜登,他为12任美国总统担任过顾问,是上世纪70年代初促成中美关系破冰的关键人物之一。 查看全文
彭博社总编米斯伟对话基辛格,探讨中美双方如何应对总统选举后的双边关系。 查看全文
基辛格在中国发展论坛经济峰会“中美关系风云五十年”环节的发言称“中美之间积极的合作至关重要”。 查看全文
基辛格秘密访华,会见周恩来 查看全文
回顾基辛格50年前秘密访华,作者称当下的中美关系无法回到那种气氛了。查看全文
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 是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中的新星之一。她的学术专著、文章和时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美印象网的编辑最近与白洁曦讨论了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问题。查看全文
中国人判断外国知名政治人物是否有影响力,往往是考虑“他跟本国政府关系如何,政府高官是否还去找他咨询”这类问题。其实,像基辛格这样的人物,其作用主要不在于给本国政府出谋划策,而在于能够穿梭于各国政界和商界之间,运用本人的智慧、人脉、经验,为本国的长远利益服务。他的很多政策想法,都很难想象是得到美国政府的授意或授权的。这种“政治掮客”的独特角色,只有在民间组织有充分的空间、商业市场活跃的社会才会出彩。他虽然是外来移民,但对美国的忠诚却无可质疑。查看全文
本文以美国智库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美国战略界对华政策认知现状与根源,并提出应对之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