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基辛格50年前秘密访华,作者称当下的中美关系无法回到那种气氛了。查看全文
Read about climate discussions between President Biden and President Xi at the 2023 San Francisco summit.查看全文
郝志东教授认为,澳门很有可能扮演一个中美之间的桥梁的角色。而成功与否,取决于澳门是否能坚持一国两制, 以及中美关系在旧金山会面之后的走向。查看全文
从2022年的“巴厘岛共识”到2023年的“旧金山愿景”,中美关系终于出现了企稳的态势。如果双方处理得当且运气不错的话,这一态势或许会在明年得以持续。如果2025年新一届美国政府还能延续当前对华战略的基调,那么这种相对稳定的态势或许还能延续到2025年之后。如此,中美关系可能会逐渐进入一种新常态。查看全文
未来两个月全球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台湾选举,蓝营获胜意味着和平,绿营获胜意味着战争,这是战争与和平的抉择。美丽的宝岛,究竟是成为和平的桥梁,亦或是21世纪的萨拉热窝,就看岛民的选择了。查看全文
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将是一个长期的多方复杂互动过程,却是一个应该坚持的目标,因为明确这个边界将为管理日趋棘手的中美关系提供有益的框架,它赋予处理具体问题的分寸感,并增加整体关系的可预测性。查看全文
郝志东教授认为,其实任何一种关系的发展都和实力、利益、价值观相关,比如婚姻关系,更遑论国际关系、中美关系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被看作是由于这三个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竞争,进而造成了紧张。查看全文
本文为澳门读大学荣休教授郝志东从对华政策三原则,即该竞争时就竞争,能合作时就合作,须对抗时就对抗,的角度阐述对中美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查看全文
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查看全文
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复杂动荡。我们要根据现有情况和条件约束来谋定而动,继续在民间和地方交流合作上久久为功。其次,减少“狭隘”的意识形态对中美关系的干扰,努力营造中美合作才能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品的舆论环境。正如习主席所提到的,“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样子。”中美两国都要考虑到自身作为大国的责任,要为世界的和平繁荣,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并通过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第三,尽力杜绝“泛安全化”对中美地方和民间交流的干扰。最后,双边关系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沟通对话渠道的畅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