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桥:胡锡进跟纽时记者的饭局很重要

作者:乔桥

2023-09-25

北京时间周日晚,胡锡进跟《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站站长柏凯斯吃了顿饭。之后,老胡发微博罗列了自己在饭局上的谈话要点。他在微博最后还说,柏凯斯祖上有亲戚跟中国有不解之缘,中美关系的基础的确是在民间

胡锡进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布,他周日晚上跟《纽约时报》驻京记者站站长柏凯斯共进晚餐。他在微博里讲了他都对纽时记者说了什么,没写人家对他都说了什么。

老胡虽然退休了,但也不一定可以随便见老外,这样的晚餐估计是要《人民日报》外办批准的。换句话说,他发在微博上关于这顿晚餐的文字也应该有点官方钦定的感觉。

老胡做《环球时报》主编的时候来过美国两次,邀请单位都是美国卡特中心的中国项目。《环球时报》是美中青年学者论坛的共同主办单位。

笔者认为老胡与柏凯斯这顿饭挺重要,因为能与他交流的中国政府官员或媒体人物肯定很少。

老胡表达的主要观点如下:

1)最近中美关系所有缓和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而是英文美国放低了身段。

2)中美应该也能够找到合作的路径,不应该成为敌人。美国想用“小院高墙”的方式围堵中国的科技发展是不可能的。

3)在台湾问题上,美台不要得寸进尺,逼大陆动武。大陆如果动武,美军不会直接干预。

老胡在微薄的最后还告诉读者,柏凯斯的祖上曾有亲戚在福建鼓岭生活,“对当地医疗和教育做出重要贡献”。

真心希望《纽约时报》有更多的记者住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更希望中国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代表可以跟柏凯斯这样的记者聊天。

延伸阅读

一、胡锡进9月24日发布的饭局微博的全文:

老胡今晚与纽约时报驻华记者柏凯斯和王月眉餐叙,互相了解对方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我说道,中美关系的氛围近期有所缓和,外界有分析说是因为中国经济放缓,所以有了与美国缓和关系的愿望,这是一种误读。中国一直希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这个态度是长期的。但是前段时间美方破坏中美关系的动作太多太密,本来中美关系有缓和苗头了,但今年2月美国击落了中方因失控误入美国上空的气球;4月份美国众议长麦卡锡又见了蔡英文,加上军售,总是打断中美刚冒头的缓和气氛。最近这段时间,美方针对中国的破坏性行动少了一些,多名美国高官又连续主动访华,使得双方的气氛有所变化。

我说,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写道,中美目前相互是什么很难定义,但双方肯定还不是敌人,今后也不应该成为敌人,我相信很多中国人同意我的这个看法,我也相信多数美国人也不愿意中美成为真正的敌人。所以,中美形成正确、积极的互动非常重要。我特别说,美国想用“小院高墙”战略封住中国高科技发展,肯定成功不了。华为的突破只是一个例子,中国人的突破会有很多。

关于台湾的事我们聊了很多。我表达的看法是,美台不要逼大陆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一旦走到战争那一步,我相信解放军能够一举拿下台湾岛,而且我不相信美军届时敢于直接军事干预。当然,军事行动之外,将出现极其复杂的局面,届时整个国际关系都将面临严峻考验。大陆希望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美台不要把台海局势朝战争的方向逼。

两位纽约时报记者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但是我们约定了互不引用对方的观点,如果要引用,须提前将引用的内容知会对方。

值得一提的是,柏凯斯来自一个特殊的美国家族,他希望我把这一点告诉自己的读者。他的家族与中国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母亲曾祖母的姐姐兰马利亚1887年最早来到中国,对当地医疗和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福州于今年6月为这个家族先人等美国人在福州的善举举行了“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柏凯斯参与了其中的很多活动。我在文末带上了福建日报的相关报道。

二、胡锡进在微博转发的《福建日报》记者撰写的柏凯斯祖上在福州的报道

一个美国家族的福州往事

2023-08-17 ;来源:福建日报

在美国人柏凯斯(Keith Bradsher)父母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来自中国的丝织挂画《八骏图》;在福州鼓岭,100多年前,柏凯斯家族先人兰马利亚(Mary Carleton)带着中国养女兰醒球居住的老厝基石上,“兰界”二字依然如新。而在柏凯斯北京的家里,珍藏着一枚福州私立毓英女中的校徽,他的中国亲戚兰醒球在二战时曾戴着它救援了100多名中国女孩。一连串的家族“密码”带人们穿越百年,追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美两国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

礼物

从记事起,一幅丝织挂画《八骏图》便一直高悬于在北京工作的美国记者柏凯斯父母家中最显眼的位置。画中,八匹骏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还绘有松树、仙鹤和蝙蝠,充满浓浓的中国元素和美好的寓意,它显然来自中国,是柏凯斯母亲的曾祖母的姐姐——兰马利亚的心爱之物。

日前,参加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的柏凯斯再次来到福州——兰马利亚曾经工作生活了37年的地方。到中国工作后,柏凯斯的手机里一直存着这张《八骏图》。他认为,这应该是来自闽清人民的礼物。2020年,柏凯斯曾专程去拜访了100多年前兰马利亚创建的福州闽清县六都医院(前身为六都善牧医院)。至今,院内依然能看到兰马利亚主持修建的那座两层高的医生宿舍——恩兰楼。

1925年,恩兰楼还未建成,兰马利亚因病要回美国治疗。她的继任者、同样来自美国的海门薇医生在回忆录《海门薇医生在中国》一书专门记录了这次离别:“她作了告别讲话,吃了送别宴。她收到的礼物从鸡蛋到鸡、到写着钦佩和尊敬的话的卷轴和名人画卷,30多年来的病人和朋友都来看她……她的生命因闽清而有意义,这里有她的朋友。”

37年,从青丝到白发,兰马利亚一直坚守在福州。1887年,刚刚从美国雪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兰马利亚受教会派遣来华,初驻福州,在马高爱医院(即福建省协和医院前身)任职多年。海门薇在书中回忆,她曾问兰马利亚医生为什么选择到六都来。兰马利亚说,有一次,她陪同年迈的纳坦·塞茨医生(Nathan Sites,即薛承恩牧师)到闽清来讲道,随后的几天里他们被许多寻求医治的人包围了。闽清县缺医少药的情况让人惊讶,于是,她放弃了福州的工作来到闽清乡下。她下定决心要把一生都献给中国的医疗事业。她先在闽清坂西村道科厝租了几间小屋用作诊所,不过条件太差了,房顶漏雨,下雨时要用伞遮住病床。

据《闽清美以美会之研究》记载,当时兰马利亚的助手只有女传道毛氏一人,而全年就诊者约有2000人。在兰马利亚的苦心经营下,诊所得到了福州卫理公会的拨款及地方热心人士的捐助。1897年,兰马利亚又筹建医馆于坂东村,取名六都善牧医院。翌年,扩建,当时医院已设有男女、小儿病房,门诊等多个科别。《海门薇医生在中国》一书这样写道:“病人从全县各处被滑竿(竹子做的简易抬轿)抬来,甚至还有外县的……那些坐不起滑竿乘不起船的人,就由强壮的亲戚背来。人人都想得到治疗,多数人得到了。”

2023年2月,柏凯斯参访了当年兰马利亚曾居住过的鼓岭。尽管房屋早已不复存在,但写有“兰界”二字的界石仍立在旧址。(柏凯斯供图)

传承

这次来福州,柏凯斯还参访了当年兰马利亚曾居住过的鼓岭。在福州时,她曾买下鼓岭一处住宅。福州的夏天酷热难耐,100多年前,很多在福州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在鼓岭购置了房产作避暑用。兰马利亚的英文名叫马丽·卡尔顿(Mary Carleton),她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兰”。如今,尽管房屋早已不复存在,但写有“兰界”二字的界石仍然立在旧址(即1925年出版的鼓岭地图显示的兰马利亚房屋所在处)。今年2月,柏凯斯徒步穿过竹林,惊喜地在鼓岭找到了这块界石,那是一块花岗岩,当地一家旅馆曾把这块石头上的字涂上了蓝色。柏凯斯告诉记者,自己坐在石头旁边,思考着历史有时是如何以一种神奇的不可阻挡的势头回到同一个地点。

当年,海门薇也曾经在兰马利亚的鼓岭家里短暂住过。到闽清不久,她得了疟疾,兰马利亚带着她到鼓岭休养。兰马利亚在闽清的近30年时光里,鼓岭是她难得可以歇口气的地方。据《约克每日记录》(《York Daily Record》)记载,她在闽清20多年的时光里,她创建的医院收治了约33.7万个病人,而在她的一生中,一共只休了5次假。

从1924到1925年,兰马利亚手把手地带着海门薇熟悉医院的每一个环节。海门薇写道:“她现在既老且病,但一直坚持着等年轻人来接班。我非常感动,她身体这么不好,却在这里坚持工作了这么多年。”

闽清六都医院原院长刘守光为《海门薇医生在中国》一书的译稿做过校阅,并曾在1999年主持举办过六都医院建院百年庆典活动。他告诉记者,兰马利亚给闽清带来了近代西方医学科学,除了为民众施医治病,还在当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服务:她采取巡回门诊的方式,经常带领医务人员深入乡间为民众治病,有时连续多日在村子里过夜,开展家庭访视,对孕妇进行指导,检查胎儿等。为解决民众卫生知识匮乏的状况,她还在乡村义务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对于提高当地民众对西医的认识和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那时,闽清的条件非常艰苦,甚至常有土匪出没,烧杀抢掠时有发生。而医院在兰马利亚的主持下,创办了护士班,培养了不少医务人才。医院规模也得到发展,设施不断完善:1924年起建的恩兰楼是当时闽清县最先进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楼顶装有一座十多米高的自来水塔供全院用水。院内配有取暖的壁炉和新式抽水马桶,还安装了1千瓦的汽油发电机供照明用电,是福建省最早出现的电灯。如今,闽清六都医院已是一座拥有300多张床位的二级乙等医院。“兰马利亚在闽清乡下一待快30年,把一间小小的诊所慢慢发展成了一所全科医院,为闽清现代医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刘守光说。

《闽清卫理公会史》一书中“兰女医士(即兰马利亚)”条记述道:“兰医士,美国人也。医士已告老,回国矣!计医士在梅(闽清简称梅)三十载,苦心孤诣,医病救伤,僻处山陬,芳踪几遍。乞今吾梅各乡,虽三尺童子,亦莫不知有兰女医士之名者,医士虽去犹存也。1927年4月18日,含笑而瞑;享寿六十有九。闽清各界,闻耗咨磋太息者不知凡几,其感人之深,可以想见矣!”

女儿

在今年6月福州举办的“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期间,柏凯斯特别戴上了一枚校徽,这是一枚三角形的珐琅彩校徽,上书“私立毓英女中”(现为福州第十六中学)。这枚校徽曾经也佩戴在他的中国亲戚兰醒球胸前。1930—1939年,兰醒球是这所学校的校长,而把她抚育成人的就是兰马利亚。

1888年2月4日兰醒球出生于福州,其父郑齐樑是兰马利亚在福州的朋友,1887年逝世。其母又在1890年突遇交通事故去世。年仅两岁的兰醒球被兰马利亚收养。兰醒球在美国完成了中学教育,又先后就读于美国巴尔的摩的古彻学院(Goucher College)和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并获得硕士学位。在那个年代,她所受到的教育,就连大多数美国女孩也望尘莫及。

结束学业回国,兰醒球先到闽清协助兰马利亚工作。海门薇初到福州就是她去接船的。海门薇在书中这样描写兰醒球:“她是一个安静的姑娘,比我大几岁,目光柔和,带着幽默的笑纹。她的嘴唇抿着,说话很直率、很有逻辑,善于判断,很有常识……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却非常谦虚。我知道我交上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长远的朋友。”

柏凯斯告诉记者,当年,兰醒球曾多次随兰马利亚回到美国,他们曾与柏凯斯的外婆,以及他母亲的祖母、曾祖母等一起居住在纽约市。至今,年迈的母亲仍珍藏着一张带自己长大的曾祖母传给她的、拍摄于19世纪末的黑白照片。照片中,5岁的兰醒球穿着中式的丝绸夹克和丝绸裙子,旁边是一个比她大几岁的金发女孩,穿着维多利亚式的连衣裙。“这张照片也是中美友谊代代相传的象征。”柏凯斯说。

1925年,兰醒球随年迈多病的兰马利亚返回美国。在陪伴兰马利亚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后,兰醒球又回到国内。1930年秋天,她开始担任毓英女中校长。这是1859年美国美以美会在东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寄宿学校,曾培养出我国最早留学海外的女医学博士许金訇。

如今,福州十六中的校史馆内专门辟出了一角,还原了当年兰醒球校长办公室的原貌。十六中办公室副主任李萍告诉记者,这是为了纪念兰校长对学校的贡献。她任职期间,学校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设置,分为会考科目:国文、算学、理化、史地、英语;以及非会考科目:公民、卫生、生物、劳作、图画、音乐、体育。

福州十六中校友刘必澄今年3月把母亲郑秀英的遗物——毓英女中的毕业证书,以及时任校长兰醒球送给每一个毕业生的一张亲笔签名照捐赠给母校。刘必澄说,母亲一直到90多岁了还常说起,兰校长把她的毕生都献给这所学校,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毓英女中的教育让人受益终身。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兰醒球在1938年夏天沿闽江而上,把全校112名女孩全部用船转移到闽清六都,这里也是她和养母兰马利亚一起生活过的地方。她为学校租好了新的校舍,安顿好了全校师生。此后,福州城被日军轰炸并占领。据柏凯斯的母亲说,她的家人被错误告知,兰醒球在带领女孩们离开福州前往六都时被杀害,从此他们家便遗憾地与她失去了联系。实际上,兰醒球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但因战时健康受损而不得不辞去了校长职务。1945年,她被福建协和大学聘为西文系教授,后于1949年赴美,居住在波士顿。1950—1951年,兰醒球进入养母兰马利亚的母校雪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年她已经60多岁了。

2020年11月25日,柏凯斯专程拜访了福州十六中,原校党委书记、校长郑其瑞把当年毓英女中的校徽作为礼物送给他。这是一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校徽,也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柏凯斯把它戴在胸前,参加了今年的“鼓岭之友”座谈会。“如果给我一次机会能见到我的中国亲戚兰醒球,我很想问问当年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钦佩的英雄壮举。我为她感到骄傲。”柏凯斯说。(记者 陈梦婕)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