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刚: 跨国公司与中美关系的变量
作者:鲍盛刚
2023-08-14
之所以说跨国公司是中美关系的变量,这是因为:其一,赢得跨国公司,那么所谓与中国脱钩论,去中国化,去风险化等等舆论,就不攻自破了;其二,赢得跨国公司,就能赢得投资,赢得技术,赢得经济发展,那么所谓中国经济停滞论,衰退论,崩溃论等等,就能迎刃而解了;其三,赢得跨国公司,就能跳出大国竞争与对抗的恶性循环与不断升级,就能赢得和平,那么所谓“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中美注定一战”等等舆论,就不战而胜了。
过去30年,如果没有外资引入,中国没有加入WTO, 就不可能有民营企业的爆发式发展,而这一切又激活了国有企业,使他们焕发生机。企业的发展极大增加了财政收入,外汇储备,还有拉动了就业,中产阶级的崛起,等等。最近,美国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高管纷纷访华,背后其实是新一波“拥抱中国”的热潮。根据数据,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直接投资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仍然保持了对外资的极强吸引力。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9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多家在华外国商会近日发布的报告也传递类似信号。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66%的在华美企表示,将在未来两年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报告说,近6成受访企业表示,未来5年将“适度增加”或“显著增加”在华研发支出。中国澳大利亚商会的调研发现,超过60%的澳企把中国视为全球前三投资目的地。
目前,美国与部分西方国家视中国崛起为威胁,鼓噪“脱钩断链”,拜登政府甚至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推动所谓“友岸外包”等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威逼利诱制造企业回流。但是与此不同的是,美国与西方跨国公司恰恰相反,认为中国是机遇,去中国化就等于去机遇,去利润,去发展。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市场不可代替。”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环顾世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务实的政府、高效的施工、丰富的人才储备、快速又便宜的物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中国是“世界市场”,有着超过120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总量,14亿多消费者,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中国也是“世界工厂”,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最健全的工业体系,连续6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与维护者。世贸组织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预期由1%上调至1.7%,而中国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从未动摇。从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到允许特斯拉、巴斯夫等独资建厂,批准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成为中国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都是例证。中国前任外长秦刚不久前在会见马斯克时,两人在发言中各用了一个比喻。秦刚拿特斯拉汽车作喻,表示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把准方向盘。及时“踩刹车”,避免“危险驾驶”,善于“踩油门”,推进互利合作。马斯克则把美中利益比作“连体婴儿”,彼此密不可分,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双方言语间的指向十分清晰,那就是中美经贸合作是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选择形成的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共赢关系。
所以,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化已经终结,大国关系正在回归相互竞争与对抗,由此跨国公司将面临困难的抉择,甚至可能成为大国竞争的牺牲品。但是,事实也可能相反,跨国公司足以在一个变化的国际政治环境中生存下去。相反是国家正在失去对其国内经济事务的控制,国家必须对经济理性和效率作出调整,就像核武器限制了军事力量的使用,经济关系革命通过提高成本也限制了经济权力的使用。当下,我们生活在24小时新闻实时播报的快节奏时代,经常会忽略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区别,认为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事实上国家并不是贸易行为的主体,既不负责商品运输,也不负责货物储存。决定向市场提供商品的是企业,不是国家。任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都是企业管理者决策的结果。另外,对国家有利的,不一定对企业有利,反之亦然。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已经开启的时代,试图逆势而动,闭关自守,无异于自我孤立,自我边缘化与自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