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伟:2016年美国大选的“划时代”意义
作者:刘亚伟 来源:中美印象
2016年美国大选的“划时代”意义
刘亚伟
刘亚伟
2016年的美国大选结果将在美国时间11月8日晚正式揭晓。尽管目前美国的专家、学者和媒体对选举的结果众说纷纭,笔者相信,希拉里·克林顿将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从而成为第一位美国女总统,也是首位从总统配偶摇身成为总统的人。尽管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不亚于2008年奥巴马作为有色人种第一次当选美国总统,但是2016年的总统大选还有很多其他“划时代”的特征。
首先,一个从来没有担任过公职、并且三天两头口出狂言的商人不仅能获得一个主要政党的提名并且有可能赢得选举,这对所有美国政治的观察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唐纳德·特朗普所犯的错误对任何一个其他总统候选人来说可能都是致命的和不可挽救的,但对特朗普来说反而是错误越多,拥戴他的人越狂热。比如,特朗普是最近历史上第一位没有公布自己的缴税记录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公开把占美国人口近15%的种族称为以强奸和贩毒著称;虽然有录音和12名证人的指责,特朗普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那些说他调戏和猥亵妇女的人都在造谣和撒谎。这种反常的政治发展说明美国的政治生态发生了严重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还有待继续观察。
第二,特朗普在预选中的所向披靡使得已经建党160多年的共和党面临巨大的分裂,这个党的一翼主张冲出“黄蜂”茧(黄蜂在英文是WASP,指白皮肤、盎格鲁·萨克逊人后裔、信仰新教的美国人),与时共进,力图代表更多的族裔,接受和弘扬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和价值;共和党的另一翼则要千般百计抗拒美国人口在种族和宗教方面的变化,试图保住“黄蜂”的统治或优势地位,拒绝接济穷人、反对社会福利、抵制流产、鄙视同性恋、支持公民持枪。这个两翼距离越拉越大的共和党在2016年大选后能不能作为一个团结的政党继续存在是该党的领导和草根都在思考的问题。
第三,因为最高法院的一系列决定,美国富人阶层的钱可以以“言论自由”的名义直接介入选举,使得选举变得越来越昂贵,也使得一些本身没有做总统资质的候选人可以“赖”着不走。特朗普作为生意人,也在自己的竞选经费出现短缺时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新罕布什是一个只有130万人的小州,但今年该州联邦参议员的选举就已经花了1亿2千万美元,平均对该州每个居民花近100美金。希拉里·克林顿在竞选中明确表态,一旦当选,她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选人必须要反对最高法院关于竞选经费的决定。
第四,美国的竞选比的是口才和长相,比的是钱多钱少,但在这几个条件都均等的时候,他们比试的是对政策的熟悉和发动选民的能力。特朗普对外交和国内政策的了解与希拉里·克林顿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在发动选民工作方面也做得更扎实、更细致。希拉里竞选团队于选前最后一个周末在影响选举结果的几个摇摆州部署了200万志愿者,他们不是给选民打电话就是走门串户,动员自己的选民去投票。而特朗普动员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乘自己的专机走南闯北,二是用自己的推特联系选民。如果他果真赢得这次选举,那美国的整个政治竞选机制和运作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五,尽管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选里对外交政策的辩论不多,但是外国政府和人民对这次选举的关注是空前的,有迹象表明有些国家甚至通过黑客试图干预这次选举的结果。欧洲国家担心特朗普当选会解散北欧;俄罗斯希望特朗普当选因为他喜欢普京,更可能因为他可以把美国搞乱的本事;连朝鲜都发表社论支持特朗普,说只有他可以把美国从朝鲜对美国构成的核威胁中解脱出来。平时一贯对美国选举漠不关心的中国人今年在微信和社交媒体中倾注了无数笔墨和兴趣。在美国的华人历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这次居然组织了“川流不息”粉丝团,支持特朗普打倒所谓“建制派”。
最后,这次选举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民主本身。美国是世界上最老的民主国家,从华盛顿1788年以众望所归当选总统到2016年两个主要政党的总统候选人都有极为严重的瑕疵和问题而使得很多选民只能“瘸子里面挑将军”,于是有了这样的民主不要也罢的感叹。
希拉里·克林顿当选总统要做的第一件事不仅是反思为何那么多选民对她“深恶痛绝”,更要思考美国的政治究竟怎么了,为什么美国那么多选民决定只要能改变现状,什么样的候选人他们都会拥护?
如果特朗普出乎意料当选总统,我们只能说这届美国选民有问题,但是,天也塌不下来,因为美国整个政治制度的设计是:选一个笨蛋当总统国家不会瘫痪;选一个野心家或独裁者进白宫他也无法随心所欲。这就是民主无数不好中的一个很好的部分。
2016年的美国大选是“划时代”的,它或许是美国政治的分水岭,也可能是美国认真思考自己的民主究竟“病”在哪里的开始。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当选的总统和今后想要进入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办公室的人,她和他都必须思考,在21世纪,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打烂和重组传统的规制和格局的时候,怎么才能在授权过程中获胜,如何才能领导这个民主历史悠久、但与时俱进不够的超级大国,使其永葆活力。【作者是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网主编(www.uscnpm.com)】
来源时间:2016/11/8 发布时间:2016/11/8
作者
-
刘亚伟是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中美印象》创始主编。